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48 条
-
青花大瓶和我的手
-
作者:
朱辉
来源:
小说选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描写
人物故事
主要人物
宗教
系列设计
近作
作品
小说
插入
-
描述:
青花大瓶和我的手
-
从石崇斗奢说开去
-
作者:
田源孝
来源:
城乡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树
我国汽车工业
物力维艰
李商隐
学龄儿童
石崇
《世说新语》
奢侈之风
《咏史》诗
俱乐部会员
-
描述:
据《世说新语》载,王恺与石崇斗富,石崇为压倒王化,用蜡烛当柴烧,周锦缎做成50里长的屏障。王化拿出皇帝赐给他的一株两尺高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石崇随手将之打碎,王化为之惋惜,而石崇则若无其事,令人搬出
-
全国新书发排快递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文观止
邓小平研究
文字说明
定价
总设计师
金圣叹
教育出版社
文学评论
语文教师
中央文献研究室
-
描述:
的图片293幅,配有相应文字说明,集中展示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领袖风采。天下才子必读书金圣叹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定价26.00元本书是《古文观止》的蓝本,是清初才子、著名
-
电视剧粗制滥造等于犯罪
-
作者:
方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历史题材
电视界
陈汉元
话说长江
副总编辑
九一八
话说运河
电视艺术
副台长
-
描述:
陈汉元,浙江乐清人,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大进入中央电视台,历任编辑、副总编辑、副台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60年代以纪录片《收租院》蜚名电视界,80年代先后有《雕塑家刘焕章》、《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数十部作品问世;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后,策划了《苍天在上》、《九一八大案纪
-
大纵湖散记
-
作者:
张坚芳
黄成富
王学言
来源:
治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水乡特色
地面下沉
石狮子
大纵湖
兴利除害
穿红着绿
地方政府组织
大自然
环境美化
-
描述:
大自然的造化常常是神奇莫测的,大纵湖——这个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奇迹,犹如一颗玲珑剔透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苏北平原。 阳光明媚的初冬季节,我们一行应大纵湖畔的老同学之邀,驱车参观盐城市八景之一的大纵湖。老同学介绍说: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
清宫中的三辰公晷仪
-
作者:
刘宝建
来源:
金秋科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造
子午圈
造办处
天文仪器
浑仪
说明书
乾隆年间
清宫
坐标环
赤道
-
描述:
,仪器由地平盘、三维式支架、指南针、子午圈、天常赤道圈、游旋赤道圈、过极游圈、游表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子午圈一面刻周天360°;天常赤道圈上刻时刻度分;游旋赤道圈刻赤道十二宫度。仪器主体为铜镀金,座、木架为花梨木,此外还附锦缎五彩云龙纹的封面、磁青纸烫金字的说明书。
-
人生如棋局——许江的抽象油画
-
作者:
小彦
来源:
花城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色层
色调
对弈
抽象
画面
外延
人生
含蓄
轮廓
茨威格
棋局
技术层面
印象
象棋的故事
短篇小说
-
描述:
对茨威格的最早印象来自八十年代早期读过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因为在小说里茨威格描述了一个极端的故事,或者说他描述了一个人在极其孤独和无助的境地中的可怕状态。从此便对棋局有了奇特的感觉,对棋
-
孔孚山水诗之弊
-
作者:
马立鞭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可否认
天河
太阳
鱼跳
登泰山
鄱阳湖
西门庆
山水诗
小说
诗创作
-
描述:
很近/听得见鱼跳/挽挽腿/去摸一条”(《天街遐想》)。他游峨眉,曾“拉云一起/留一小照”(《万佛顶留影》)。他不说夕照染红了湖水,而说“鄱阳湖着
-
商人著书
-
作者:
胡平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者
作家
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
反映
时代特征
原因
城市
彩光环
都市小说
-
描述:
现在,许多读者爱看都市小说,原因之一是都市小说着重反映了城市中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变化最大的那部分人的生活。这部分人往往是大众羡慕的对象,头上闪耀着某种反映着时代特征的五彩光环。所以,许多作家都希望能够写活这些人,借以描绘时代的
-
《儒林外史》:一部意在言志的诗化小说
-
作者:
许建平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化小说
功名富贵
小说诗化
《金瓶梅》
史化小说
《红楼梦》
讽刺艺术
叙事方式
《儒林外史》
意象组合
-
描述:
尽管抒情言志的诗,其地位远不及经史诸子,但中国是个诗国,古代文人几乎无人不能诗,诗的思维是文人沉思于创作中的主要思维形式之一.用之于文则赋体、骈体争辉;施之于小说,则比兴对比、映衬、烘托,五彩缤纷,乃至于出现诗化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