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关于邓志谟的道教小说
作者: 小野四平   陈桂声   刘红军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志谟   铁树   许逊   明万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道教   中国通俗小说   净明道   吕洞宾   传说  
描述: 一、引言邓志谟是作为三种道教小说的作者而名世的,但其详细生平却几无所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三九称其为饶安人。孙楷第曰:“志谟字景南,号竹溪散人(一作竹溪散生),亦号百拙生。所著书多自署饶安人,今不详为何地(疑江西饶州府安仁县)。尝游闽,为建阳余氏塾师,故所著书多为余氏刊行”。(《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余氏即余泗泉,其在建阳有书肆萃庆堂。邓志谟的三种道教小说,皆是于明万历年间由萃庆堂刊行的。此外,他所编著的书中较为知名的,尚有如下几种:《古事苑》(内府藏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九)、《一握坤舆》(十三卷)、《新刻洒洒篇》(六卷)、《丽藻》(八
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
作者: 李桂奎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动   神秘感   瑰丽   设色   人物   描写   艺术世界   《水浒传》   服饰   小说  
描述: 在传统"五色"文化背景下,《水浒传》以其得天独厚的设色之道,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极富美感和神秘感的瑰丽图谱.首先,它不仅将以躯体与服饰为主的人物形貌纷纷用"五色"描出,而且还将被纳入人物活动场景的物品、动物、地况加以色彩化,使得"水浒"艺术世界"五色"杂陈.其次,小说关于人物出阵的"五彩杂错配对"...
《儒林外史》:一部意在言志的诗化小说
作者: 许建平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化小说   功名富贵   小说诗化   《金瓶梅》   史化小说   《红楼梦》   讽刺艺术   叙事方式   《儒林外史》   意象组合  
描述: 尽管抒情言志的诗,其地位远不及经史诸子,但中国是个诗国,古代文人几乎无人不能诗,诗的思维是文人沉思于创作中的主要思维形式之一.用之于文则赋体、骈体争辉;施之于小说,则比兴对比、映衬、烘托,五彩缤纷,乃至于出现诗化的结
明代传奇小说的重要收获——略论《剪灯新话》、《剪灯余话》、《觅灯因话》
作者: 郑树平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小说   爱情悲剧   聊斋志异   中国小说史略   文言小说   中国小说发展史   剪灯新话   作品   唐传奇   传奇小说  
描述: 明代是中国小说全面丰收的季节.长篇短制,蔚然大观,整个小说百花园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丰姿.瞿佑《剪灯新话》李禹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以下简称"三话")就是这美丽园囿中的奇葩.本文拟把它们放到一起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三话"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认真研究其所体现的主体...
芥子园再探:〔李渔〕
作者: 沈新林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光十一年   十七年   历史名园   牡丹   古籍出版   袖珍本   李渔   芥子园画传   文化中心   再探  
描述: 芥子园不同于其它历史名园的特色是它的内涵比较复杂,这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从李渔草创到辞别芥子园的数年间,芥子园首先是李渔一家数十口人的寓所,这是李渔营构芥子园最直接的动机;其次,园中亭台楼阁,泉石花草点缀其间,玲珑幽雅,诗意盎然,别具风彩,与金陵名园煦园、瞻
芥子园浅探
作者: 沈新林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建筑   明末清初   古城   读书台   癸卯   李渔   芥子   李氏   闲情偶寄   古迹  
描述: 提起芥子园,可谓尽人皆知,它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艺术家李渔在南京营建的一座园林。它小巧玲珑,结构精致,而又富有诗情画意,在中国园林建筑史上有其一席之地;同时,芥子园又是李渔一生从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在这里,李渔不仅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戏剧、诗文、杂著,而且还开设了芥子园书
芥子园再探
作者: 沈新林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光十一年   十七年   历史名园   牡丹   古籍出版   袖珍本   李渔   芥子园画传   文化中心   再探  
描述: 芥子园不同于其它历史名园的特色是它的内涵比较复杂,这是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从李渔草创到辞别芥子园的数年间,芥子园首先是李渔一家数十口人的寓所,这是李渔营构芥子园最直接的动机;其次,园中亭台楼阁,泉石花草点缀其间,玲珑幽雅,诗意盎然,别具风彩,与金陵名园煦园、瞻
新见美国伍斯特艺术博物馆所藏宋代雕像及其与西游取经故事关系考
作者: 郝稷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雕像   图像研究   取经传统   《西游记》  
描述: 美国伍斯特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座雕像,其展出的标签上注明“坐于石窟中的观音,中国,宋代”。然而对该雕像的仔细考察表明,其本身并不仅是有关观音菩萨的呈现。观音头部的上方有两人一马(包括一名僧人及其猴形随从)穿行于崎岖蜿蜒的山路上。事实上,该雕像的艺术呈现显示了与其它早期西游取经故事视觉呈现之间存在的有趣关联。该雕像尚未受到研究《西游记》传统的学人之关注。本文将此雕像与《西游记》图像研究中的敦煌壁画和泉州开元寺浮雕等早期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指出该雕像在《西游记》图像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表明观音有可能在宋代已成为西游故事中取经人的保护神,而且突出强化了早期西游取经故事呈现中常见的类型。此外,这一雕像及其与西游故事关联的发现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早期阶段《西游记》传统的形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