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三奇三宜话丹霞
-
作者:
尤今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站在山边,仰头上望。惊艳。巨大的岩壁,宛如一块旷世的宝石,层层叠叠地浮现着五彩色泽,艳红、灿黄、墨绿、浓褐,中有凝脂般的晶莹白色纵横交错。乍看之下,好似晚霞不小心撞在岩壁上,散出满壁的璀璨,那
-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纪念熊秉明先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熊秉明(1922-2002),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其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其生命和艺术融贯东西。1992年吴为山品味其所著《关于罗丹——日记择抄》,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后经杨振宁先生介绍,二人相识。熊先生对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赞赏有加,二人惺惺相契,成为忘年之交。2001年,为庆祝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熊秉明先生将自己的作品《孺子牛》赠送给南大,并请吴为山主持放大工作。
-
我这个老人美在哪里:追忆敬爱的费孝通先生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达生(1903-2005),费孝通的二姐,蚕丝专家。1995年,吴为山为费老雕塑了一尊铜制头像,二人由此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忘年交。2005年4月24日,费老逝世,吴为山满怀深情地撰写了本文,追忆他与老人的交往,为费孝通、费达生塑像的艺术创作经历。 “费老走了……”当我接到费孝通先生的家人电话时,脑子里一片茫然。
-
古法塑孔子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吴为山先生,一位颇具才华的艺术家、著名学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为中国乃至世界级文化大师塑像。为山先生善于瞬间抓取人物的“微神”,尚意,尚气,由表及里、由形入神地展现所塑人物的精神特征,将其文化精神,以及中华文化隐现的精神之脉,定格于、凝固于、永恒于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 作者出生于诗书之家,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其雕塑独树一帜,成就斐然,于书法、绘画创作及佛教、艺术等学术研究上也多有建树。
-
游走帖
-
作者:
习习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一 先前,有关莫高窟,写过一本薄书,是对手头资料的整理,通常的介绍文字,人云亦云,自己都不想再看。一堆硬硬的语言,板结着,久了,竟几乎全要忘了。去莫高窟时,又隐约记起那本薄书里的内容,藕断丝连,结合不成一个体统,便想定,不加人身心的文字,总是易逝,且在记忆里是容易篡改的。 第一次去莫高窟,是四年前的一个夏日,洞窟里,人头攒动,虽是一再为壁画、雕塑震撼,但跟着摩肩接踵的人,每出一窟,总是失落。 这次去是冬天,季节大好。游人稀少,空气清冽,视野空旷。想那些壁画里形形色色的人,也可以按着画里的方式,清清净净过上一个冬天了。 河西风大,随处的树木,叶子落得精光。真是一场透彻的酣眠。莫高窟九层楼前的杨树,树干像刷了层白漆,阳光下,白得刺眼。那杨树,冷冷静静棵棵直立,只是满树干大睁的眼睛,泄露着万般心事。这种树,大约很适合在于涸处生长,那一年,在酒泉夹边沟,也见过大片这样的林子,是夏天,树叶兀自浓绿成一片,但树干又白又硬骨殖一般。合了那地名,热辣辣的阳光总也晒不烫它们似的。 这清廓肃静的季节,最适合感受一窟一窟的华丽和热闹。 那日,出了一个洞窟,总想着那幅壁画。
-
澳门的艺术感觉
-
作者:
许淇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在山
丹霞山
语言叙述
三奇
上望
雨纷飞
三宜
醉了
一朵花
-
描述:
在澳门,我经常去的地方是澳门文化中心——包括艺术博物馆和综合剧院。我离家出发,沿着孙逸仙大马路,或靠右边的海滨独步,悠悠荡荡,椰风呼呼,十来分钟就到了。 艺术博物馆门可罗雀,倘没有更换新的展览项目,我便到地下室图书馆去,有些内地难觅的进口原版画册,我翻到不曾见过的大师的名作,定睛反复学习每一笔触每块色彩,直到图书馆管理员催促收摊为止。 有一次,澳门引进毕加索原作画展,光怪陆离的大师,使我领悟艺术即创造的同义语。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并非不曾展览过世界各国大师的名作,但往往无法静下心全神贯注去读。那年达利画展隆重开幕,我排长队买门票,夹肉饼似的,前后队伍时尚青年穿着翘胡子的文化衫,现实主义的姑娘崇尚伪超现实主义的作秀;一批批先拥到影视室观看达利自拍的小电影拷贝,个个一头雾水……即使普通展览也是个挤,哪有这里的从容舒坦?作为长展品的“澳门当代绘画展”,虽然总是那么几幅澳门画家的代表作,艺术思想比较“前卫”,形式也多样:有综合材料——将树枝截断粘上画面的;有拼贴——如旧街的市招构成;也有新写实——波普时尚青年象征性的动势;布本压克力——像中世纪的璧画西洋景;还有木板和纸和铁丝制作的雕塑……后现代成主流,在澳门堂而皇之入艺术殿堂。
-
乡记
-
作者:
春日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麦香
说不尽
木瓢
闲居赋
天未明
上系
小伙伴
负霜
沾湿
告诉我
-
描述:
看电视了。乡下人没有杂志和报纸,可是他们的谈资生动有趣,简直能把方圆几里内的故事说尽,却又每天都变着法儿,好像每天都有新鲜事。他们的谈资也许就是他们的杂志吧。我怀念那些巷子里说不尽的山野俚事。尾声生活
-
百卉园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汾阳市
生活中
社会批判
五彩缤纷
马克·吐温
人到中年
散文诗
原始林
短篇小说
-
描述:
生活因你而五彩缤纷编辑老师:曾经无数次在书丛中寻觅,从来没有哪一种刊物让我如此心动情迷。当《散文诗》的芬芳诗篇如一股涓涓泉流漫过我久渴的心田,如同一只采花的蜂儿,我一头扎进你甜蜜
-
椰风:黎寨情韵
-
作者:
倪俊宇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凤尾竹
大山
季节
农事
海南五指山
黎锦
山花
传说
民谣
-
描述:
垦荒,在大山播种的季节让那人用牛缆牵着,一级一级向上,攀入云深处。他用犁尖追着农谚,把黑白日子串成一线一线。一线一线,折叠成梯田的田埂,折叠成丰收谣的谱线。那耕山的帕曼,远离凤尾竹影下的悠悠鼻箫,远离熙攘集市中的缤纷五彩。
-
百卉园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散文诗(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羊
编辑
激情
散文诗
读者
人生
长篇小说
自然
作品
云南
-
描述:
一见如故尊敬的编辑老师:在一个春风如醉的夜晚,我原定与朋友约会,不料因故取消。在城市的街道上百无聊赖地逛着逛着,就到了一个夜市。一向爱书的我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书摊,无意中,我发现一本小巧玲珑的杂志:《散文诗》!这是我心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