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语言信号】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在泉为珠,着壁成绘——兼谈诗中有画
-
作者:
蔡伟潭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语言信号
诗与画
长河
构图
王维
诗歌创作
画面
单车
线条
-
描述: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向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既是杰出的诗人,又是著名的画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此二者融合为一。故唐代殷璠评其诗为:“在泉为珠,着壁成绘。”北宋苏东坡赞其诗画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语即为定评。 唐代自开国以来,北方蕃夷部落不时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塞防守,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扩张领土。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奉命出使边塞,宣慰将士。这首诗为赴边途中所作。单车欲向边,属国过居延。这一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使者”的代名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苏武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名词。“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职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名词。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首联写奉命出使,征途遥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写出塞。“征蓬”非“孤蓬”,给人以豪迈之状而非忧悒之色。“出汉塞”、“入胡天”,字工句健,意象阔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二句,写王维使至塞上所见边地奇特壮丽的景色,画面宏阔,气象雄奇,近人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绝唱。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载香菱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直’字似无理,‘圆’字也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找不出两个字来。”这一段话表明:此联具有显著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因为,香菱没有边塞生活的体验,可是这么一“想”,仿佛也见到了真实的塞外风光。这“想”的过程,实际是诗中的语言信号唤起了香菱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在她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画的过程。她在读诗,也似在观画。所以,“诗的妙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 香菱的话,正说出了诗与画这两种极不相同的文学艺术样式的沟通和联系。绘画以色彩、线条、构图等为媒介来反映生活,具有诉诸人们视觉的具体形象,故可被观者直接感受到。而诗歌则是以语言为媒介来反映生活,这些语言虽是一群有组织、有声音的信号,但这些信号本身并无可供人们直接感受的具体形象。因此,要达到“诗中有画”的艺术境地,就必须突破语言信号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诗歌语言的启示性,以此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其在自己脑海中形成具有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的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虽然不是实在的、可视的,但它们却因不同读者的不同修养、素质、经历等诸种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情景。简而言之,同一首诗在不同读者的脑际中形成的画面均不相同,有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幅不同的“画”。因此,就这个意义而言,“诗中有画”的丰富多彩,是真正的绘画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样,色彩、线条、构图等本来属于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便全面融入诗歌创作,诗与画在一个特定的意义上沟通了,从而产生了“诗中有画”的优美境界。在这方面,王维无疑是典范性诗人,《使至塞上》无疑又是典范性诗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无疑是典范性诗句。 在这一联中,诗人选取了边塞的四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浩瀚的沙漠,笔直的孤烟,奔腾的黄河,浑圆的落日,这四种景物最能反映边地风光的特征,它们本身就能给人以雄伟、开阔的感觉。诗人捕捉了这些景物最动人的一刹那,即时间和空间配合得最好的一瞬间,使画面产生了时空的永恒感和苍阔感。 这四种景物的组合具有线条的表现功能。线条是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中国传统画中尤其占有重要地位。线条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就是画面的空间、物体的质感、动势乃至人物的精神面貌,都可借线条的曲直、长短、浓淡、枯润、舒缓的巧妙运用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不同的线条和线条的不同组合方式都可以引起不同的感觉。王维将绘画引进诗歌创作,大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这幅画本身就是由线条组成的。孤烟是一根直线;大漠边缘是一条横贯画面的地平线;落日是由弧线构成的图形;长河的两岸则是两条圆转的曲线,即“蛇形线”,西方美学称为“最美”、“富有魔力的线条”。沙漠上的景物本是苍凉、单调,“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便有了一种浑圆、温暖而柔和的感觉。同时,孤烟与地平线垂直,天上的落日与长河两岸的两条“蛇形线”蜿蜒伸向远方,与地平线相接,又给人以深远、辽阔的空间感。 同时,这幅“诗中之画”景物的布局又合乎中国画的构图理论。景物的布局,即绘画中的构图,它强调造型,讲究空间构图和勾勒方位。石涛《画谱·境界章》曰:“分疆三叠两段,似乎山水之失。然有不失之者。如自然分疆者,‘到江吴地近,隔岸越山多’是也。……为此三者,先要贯通一气,不可拘泥。”他的意思是说,山水画的布局不妨分割成三叠或两段,但必须结合景深的变化去表现,才符合自然。他引的两句诗里,江水江岸便是分割画面的疆界,近景是吴地,远景为越山,而山势的高低起伏又构成纵深之中的立体感。这样,整个画面达到错落变化、贯通一气。王维此联也完全符合绘画的构图规律,具有浓郁的画意。 此联中的大漠,广浩无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深邃的感觉。但这仅仅是平面的构图。接以“孤烟直”三字,便有了立体感。“长河”的形象横亘其间,把画面分割成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抹上一层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两句诗,十个字,四种景物,布置得多么恰当,多么巧妙: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抓住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表示天气平静,无风无云,也是沙漠的气候特征。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尾联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的骑兵,一问,才知道都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然山呢。萧关在今甘肃省固原县,唐时是防御吐蕃的军事重地。燕然山,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时大将军窦宪征伐单于,曾进驻燕然山,在山上刻了纪功的铭文。都护是汉代官名,西域都护是守卫天山南北两路的最高军官。诗以途中喜闻我军战胜敌人的捷报,以及首领正督战前线的消息收束,此处的燕然,含有将都护比之为窦宪的意思。 王夫之说:“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幅壮美的塞漠风光图正与盛唐气象和谐统一。 【相关链接】 汉江临眺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参考思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
-
校园文学月报
-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语言信号
诗与画
长河
构图
王维
诗歌创作
画面
单车
线条
-
描述:
星辰文学社简介 星辰文学社是浙江省重点中学——黄岩第二高级中学的骄傲。重建于1998年金秋的星辰文学社,深受黄岩文化的影响,以“弘扬桔乡文化,繁荣校园文学”为使命,以“体验生活,抒发性灵,创造思想”为宗旨。我们的目标:使星辰文学社成为中国校园文学最璀璨的一颗明星。文学社组织指导社员鉴赏中外名著,组织开展文学欣赏与写作选修课,开展文学知识竞赛,观赏优秀的影视作品,组织参加校内外各种文学大赛,外出文学采风,在我校乃至台州市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社员作品多次发表于多家国家级报刊,社员参加各类作文竞赛亦捷报频传。文学社先后获“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首届全国中学九十佳文学社”等荣誉称号。 【校长寄语】 我们的校园生活需要文学。《星辰》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你可以为文学狂笑,可以为之痛哭流涕,可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生活中从来都不缺文学元素。愿我们的《星辰》在中国校园文学的星空中永远闪烁! —— 浙江黄岩第二高级中学校长 程 忠 白雪送冬去,痴心待花开 星辰文学社 徐珂嘉 曾经,我熟悉的笑靥如花,穿越似水的流年,成了今生最熟悉的擦肩而过…… —— 题记 街角,我站在街角,听这个城市唱歌,感受着风从身体的两侧穿过时带来的微微摇晃的感觉。闭上眼睛,张开双手,我极力地敞开了自己缀满幻想与快乐的成长。 远远地,一个海洋般深沉的女孩朝这片寂静中走来。霎那间,衣袂飘飘,糅合在那片记忆的清风下,微触即离,迷蒙而暧昧…… 我知道,是她。曾经默默盛开在我生命角落里的蒲公英,随风飘荡,弥漫了我全部的芳华。突然满心的欢喜,我想起了她的笑靥如花,想起了她不时发出的银铃般笑声,想起了她如母亲般温婉的循循善诱。于是,我慌忙转过身去,寻找她留下的背影,幻想她那张飘忽如梦的脸,触摸她留下的温度。也许,等她走累了,会回头望望我,然而她连一个回头都那样吝啬…… 忽然,整个城市灰蒙蒙的一片,让我看不清尽头的石梯是否通向另一个世界。也许是眼花,再也找不到街口……一路走来,或明或暗的时间交替,在岁月轰然塌下的瞬间,我才意识到自己单薄的青春折射出这16年来的点点滴滴,在泪水的透视下放大了一倍。原来,一切都过去了,只是自己依旧停留在最初的记忆中…… 恍惚间,孤寂蔓延,悲伤如藤蔓般竞相攀爬,以傲然的铮铮姿态缠裹住我颤抖的全身。渐渐地,我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在窒息的那一刻,我,看见了曾经,我们的曾经…… 第一次,在风里看见你。首次相遇,是所有故事的开始,没有半点传奇的色彩,没有一点谎言的味道,只是平淡的犹如一杯温和的白开水,朴实而醇厚,持久而悠远。在漫天的雾气里,蒙眬中的你,带着一双淡淡发光的明亮星眸,高挺的鼻子,雪白闪动的皓齿,略微有些大的嘴巴,却因此总能微笑得那样甜蜜,稍稍的弧度带动着你嘴角深深的小酒窝,吸引着身边的人一同沉醉在幸福中,不想再醒来,这一切都弥漫在你的脸庞上。等待,你从雾气中来,我往雾气中去。我低头不语,你却停下,轻轻拉住了我的手臂。你说:“你是……初一(3)班的吧!我见过你哦,我们一起走吧!” 原来,不再遥远的你,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高傲女孩。也许,沉默是你最好的诠释吧……可是如此鲜明的个性又怎能遮掩住? 你的活泼,就像晨曦中的第一束阳光,映照着这个大地,映照着我绯红的脸庞。这个世界,因你的热情而炽热。 你的沉默,就像趴在草地上腼腆的绵羊,用你的温顺支撑着所有的尊严。这个世界,因你的柔和而分外温暖。 我知道,这样的你,才是完整的你吧!活泼如猴,温顺如羊,勇敢如虎,聪慧如兔,狡黠如狐……感觉,如梦。人生,是如此的短暂,每个人的际遇总是那样的林林总总。而我,却是如此出乎意料地幸运。此刻,我的心情就像云端的棉花糖,软绵绵的,飘向天外…… 曾经,当我摇摆不定,当我懦弱到只想退却时,你果断地拦住了我唯一的退路,你说:“一切事情,决定了就不要犹豫。”看着你坚定的眼神,我明白,你的勇气是我身后最坚固的后盾。我不该退却,因为,你的支持,我的信赖,使我重新迈开停住的脚步,不再害怕,不再后悔,不再犹豫。 曾经的过往,牵动着泛黄的记忆。弯弯月光下,曾奢望流星划过天际,愿望会不会真的实现?曾许下的永远,终究如此暗淡地流逝在岁月的冲击里。只是,无法忘却,曾经在世界的这个角落里;曾经,你在我的世界里是盛开在暗夜里的凤凰花。在流泪的夜里,溃烂成一地的鲜红,像人鱼凄迷的唱挽,给我哀伤却异常清晰的疼痛。让我随时随地能感受到你的存在和我俩的心有灵犀,不至于在某个夏季黄昏的暖色夕阳中沉痛哀怨。 而今,翘首盼春归,希望故人还。白雪送冬去,痴心待花开。流水已带春光去,淫雨如梦暗飘来。也无音讯,是心衰。 【评语】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书写自己敏感的心灵所感受的点点滴滴,文章华而含情,深厚的文字功底在笔下一览无余。青春的花开花谢,物是人非;人生的兜兜转转,飘忽不定,仍然可以在文字里感受到丝丝韵味。文章看似“散”,实则一条线贯穿始终。青春的张扬与个性,友谊的真挚可贵,在作者的笔调下都能很好地凸现,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 (指导老师 陈 宏) 梦回乡间 星辰文学社 林 婷 梦想,是回报后的满足,是尽责后的舒畅,是恬淡的生活,是最美好的心情……在我梦想之途的远方,那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它带给我健康和欢乐,似多情的江南水乡,给我以美的召唤。 昔日的乡村,那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仅留下缠绵的乡音。顺着一丝凉风,踏着露珠的痕迹,迎着朝阳的气息,我蹑手蹑脚不忍打破这特有的宁静。习习凉风来,吹来了不远处河面上的一群小鸭子,它们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划过层层同心圆。此情此景,我“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这河面好似玉珠盘,冷翡翠,还是仙人境,一时让我不知该如何形容,在太阳万丈华光的散射下,河面被披上了条条五彩的光带,光带又好似被河水所陶醉,脱去层层华袍,仅留下零星的点点光斑。 人与景此时真正地和谐相融,我带着灵感滑动我的笔尖,任款款思绪飘散云间,任点点心雨飞舞跳动,任丝丝柔情融入水中,信笔写下——《桃花源》。 这时不经意的一道残阳铺入水中,在落日余晖的相伴下,田埂上的马兰花凭借着自己的英姿舞动起来了,田里那金灿灿的稻穗,在清风微拂下摆动起自己那苗条纤细的身材。一丝凉风为我送来了甜甜的稻花香,田里还有那辛勤耕作的农民伯伯,正拿着镰刀弯着腰在收割庄稼。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居易《观刈麦》中所说的“右手秉遗穗,左臂悬臂框……”。是他们那珍珠般的汗水滋润了这一方土地,我试图为他们揩去那和着稻香的汗珠。 远处袅袅炊烟升起,依稀可见那蒙眬的烟囱。我无意离去,不知是陶醉在这天堂般的美景之中,还是留恋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 是什么赋予了乡村的神奇力量?是什么让它如此生机盎然,富有吸引力?是大自然还是乡村人?乡村人以友好善良的心,以粗犷的性格,造就了这宁静优美的“桃花源”。乡村,没有都市那种笼子般的套房;乡村人没有都市人那种勾心斗角的心境,乡村人没有都市人那种追求华丽的习惯,他们只是质朴、纯洁、善良辛勤的乡村人。 我爱乡村,爱它的野花斗丽,爱它的古木参天,爱它的野草碧绿,爱它的麦田片片,爱它的流水潺潺,爱它的人心善良…… 我踏着这柔软的草皮,闻着扑鼻的芳香,听着鸟儿歌唱,拎着书包,正如李白所说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人间的天堂,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舒畅。在这神奇的地方,它就是那么的美妙,那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 乡村是如此的令人神往,令人惊叹。乡村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当然也陶醉了那么一个不知名的我。 可是,如今的乡村,一幢幢的房屋立地而起,绿地也早已被新建的工厂取代;天空也已不再湛蓝,河水变得肮脏浑浊,生活垃圾堆得满地都是,臭气熏天;道路错杂,覆盖了往日的乡间田埂…… 昔日的乡村有如一曲东风破,在琵琶声中消逝在远方。 朋友们,我们是否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负责,为属于自己的梦想蓝天而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