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花瓷   传统历史文化   瓷文化   记忆   元代   国内外   中国瓷器  
描述: 阳春三月,国内外25家博物馆(收藏机构)的73件元代青花瓷汇聚一堂,在首都博物馆即将开幕的“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集体亮相。这不仅是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的一次空前团聚,更彰显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魅力。
悬浮的公共记忆
作者: 杰夫.凯利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体系统   回忆   艺术家   毛泽东时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历史转折   公共记忆   悬浮  
描述: 陈曦油画中的形象是历史的,它们也许是她个人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回忆的一部分,但是它们并不是她脑海中对那个时代的形象的代表。尽管艺术家用科学般精确的手法,用颜料矿物质制造出空间的幻觉,重塑了当时的媒体场面,但这一切并不代表艺术家本人对毛泽东时代以后历史转折的回忆,而仅仅代表了她已经忘掉的“官方回忆”——回忆和历史不同之处正是在此——公共回忆中的形象,悬浮在国家媒体系统的静态烟雾中,似乎变成一个模糊的、半信半疑的梦。 陈曦的新系列油画重复着同一个主题:一台曾经摩登的电视,在一张不起眼的桌子或衣柜上,传播——或许只是从电视框中展示出——大多数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的回忆中徘徊过的、涉及中国历史的场面。在一个从1976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按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而排序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为毛主席开追悼会时,天安门广场的场面;从空中居高临下看到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灾区;“四人帮”在法庭受审的一幕;邓小平在汽车上大阅兵;一排中国体育运动员——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赢得世界冠军一一手举奖杯和鲜花,并在巨大的体育馆里受到大众的祝贺;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婴儿在铺满鲜花的天安门前拍的照片;最后是一个来自电视里的形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黑白电视上看到的第一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走近元青花绽放的背后
作者: 杨俊艳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会贯通   元青花   游牧文明   记忆   伊斯兰文明   成吉思汗   东西方文化交流   蒙古汗国  
描述: 803年前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汗国和738年前由其孙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为亚洲通向欧洲开辟了畅通无阻的道路,使这一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蒙古游牧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传统汉文化在此时融会贯通。
清帝王堂名款瓷器
作者: 刘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清代   圆明园   道光皇帝   故宫博物院   文人士大夫   文献记载   粉彩   瓷器   康熙皇帝  
描述: 堂名、斋名一般是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这种风气在清代尤为盛行。据《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一书记载,当时有据可查的斋名、室名就有数千个。清代帝王也常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冠以书斋、堂名,以明其志、抒其怀
记一件青花五彩螭龙纹碗
作者: 赵磊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壁   龙纹   内壁   装饰效果   纹饰   明代   造型   葫芦   菽园杂记   青花  
描述: 青花五彩螭龙纹碗,口径18.6、足径7.6、高8.1厘米。敞口,弧腹,圈足,口沿呈八曲花瓣状并施以一圈酱釉。与一般盘碗不同的是,为使花瓣状造型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美观,此碗在
我与明代青花瓷
作者: 胡雁溪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收藏家   中国古代文明   纹饰   明代瓷器   新闻记者   重要内容   民窑   中华文化   中国古陶瓷  
描述: 我是个新闻记者,在国内唯一的一家全国性华侨报纸——华声报工作,业余生活中,我爱好中国古陶瓷的收藏与研究。听起来新闻记者和古陶瓷的收藏与研究似乎不相干,其实恰是新闻工作促使我和古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江西高安窖藏元青花与釉里红瓷
作者: 杨道以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收藏家   中国古代文明   纹饰   明代瓷器   新闻记者   重要内容   民窑   中华文化   中国古陶瓷  
描述: 江西高安窖藏元青花与釉里红瓷
“到此一游”古今谈
作者: 王重旭   侯会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家长   如来佛   西游记   孙悟空   少年   涂鸦   小说家   黄鹤楼   埃及  
描述: 有个南京少年随家长出国旅游,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涂写"丁某某到此一游",引来国内广泛批评,据说孩子和家长已经道歉。孩子说,因看《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指上题写"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才有
鎏金竹节熏炉
作者: 李军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家长   如来佛   西游记   孙悟空   少年   涂鸦   小说家   黄鹤楼   埃及  
描述: 1981年5月,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村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器物——鎏金竹节熏炉。这个熏炉精雕细镂,通体为铜铸,外表鎏金,造型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亭亭玉立,富丽端庄。它的制造工艺之精湛,让考古专家们惊叹不已。 在鎏金竹节熏炉的底座上,镂雕着两条蟠龙,蟠龙仰头张口,恰好衔住竹节形柄。竹柄分五节,寓意为节节高升。竹节顶端刻有3条蟠龙,龙头托着炉盘,盘上浮雕着4条漫游于波涛之中的游龙。
生前身后名:明末清初徐渭传记发微
作者: 彭志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渭   编撰者   士人心态   徐渭传记   尚奇重情   笔法  
描述: 渐渐发展成一股风潮。今择选明末清初八种徐渭传记为观察窗口,研习传记文本构成及情感逻辑,着重切入点是编撰者的三类身份。八种徐渭传记有文传、史传之别,刻画传主笔法亦有工笔或白描、叙述或议论、彰显或隐匿之分
< 1 2 3 ... 412 413 414 ... 418 419 4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