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214 条
-
清代水粉水彩画《亲王肖像》研究
-
作者:
胡艺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绘画材料
西方绘画
葛元煦
西方古典
水彩颜料
通商口岸
沪游杂记
南方沿海地区
五口通商
-
描述:
在西画东渐的过程中,广东通商口岸的西洋画家成为了领军人。清代葛元煦1876年著成的《沪游杂记》中,就记载了上海的开埠油画:“粤人效西洋画法,以五彩油画山水人物或半截小影。面长六、七寸,神采俨然
-
彝海结盟(雕塑)
-
作者:
滕霄
靳博石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防后备力量
预备役
好武
县委书记
光荣传统
鲁西北平原
民兵训练
县政府
经济工作
平原县
-
描述:
彝海结盟(雕塑)
-
“美丽河北 走进太行——河北美术作品展”开幕
-
作者:
董清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厅
党组书记
作品展
学术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
河北省
行为主题
-
描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勇力,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祁海峰等出席开幕式。祁海峰、李翔、王离湘先后讲话。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主持开幕式。展览集中展示了河北省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以太行为主题进行创作的国画、油画、版画
-
存形类象
-
作者:
陈琳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雅》
《尔雅》
晋人
陆士衡
中国艺术家
《历代名画记》
摄影术
张彦远
表现自我
历史典籍
-
描述:
得以"载其容""备其象"。可见张氏将保存、记录世间万物的形象视为绘画的要义。这一记录自然至分毫毕现的理念在宋代达到了极致。然而自元代开始,中国艺术家即从再现自然走向了表现自我,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感受作为绘画的内容。在摄影术出现以后,绘画记录自然
-
注入传统文化基因 公益广告更富生命力
-
作者:
贾新宇
来源:
广电时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位角记录
记录密度
铁氧体磁头
高质量
录像磁头
数字技术
磁带格式
磁带录像机
行视频信号
视频磁迹
-
描述:
广播电视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公益广告。从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京剧到太极拳,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公益广告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创作
-
求索不倦独步画坛的画家吴厚信——评油画长卷《中国记忆与中国梦》
-
作者:
倪震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历史
传统技法
张图
中国梦
中国记忆
历史人物
对我说
杨靖宇纪念馆
最佳影片奖
告诉我
-
描述:
2012年春天我去拜访同窗老友厚信,看见他正在把一张张图画纸接起来,在上面画一幅长长的素描稿。画面上是浩瀚的历史场面和林则徐、李鸿章、慈禧等历史人物。他告诉我,他要把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用油画长卷的形式画出来,我吃了一惊。我的感觉是这是一项浩大工程,非一日之功,我担心他的身体,告诉他曾经有位画家倒在了自己的长卷前,千万要保重身体。
-
于建伟访谈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写实绘画
当代油画
写实油画
纯粹客观
课程班
记录功能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作品
个人性格
-
描述:
《当代油画》:您是在怎样的学习与创作中形成自己写实绘画的语言与美学的?于建伟:这个时代,图像的记录功能已经不是绘画的首要任务了。影像的记录功能更真实,也更方便。我选择现实主义的写实绘画多多少少
-
保密筑城防 太平益万年——读《红色往事: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有感
-
作者:
魏楚娇
王发建
来源:
保密工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筑城
保密
信仰
党旗
故事
红色记忆
革命先烈
-
描述:
读完《红色往事: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打动。翻开那段红色记忆,镌刻在党旗上的保密故事似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穿越历史与我对话,娓娓道来革命先烈们的信仰、情怀与担当。尤其难忘伍若兰
-
墨韵悠悠写春秋——记徐芳教授和她的工笔花鸟
-
作者:
黄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画论
韵悠悠
《历代名画记》
一幅画
张彦远
寓兴
笔墨精神
写意画
徐芳
-
描述:
徐芳教授的作品,画面没有浓烈的色彩,而五色俱现,没有精勾细酌的物象写真,却甚得其意。正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云:“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飏,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
-
清初民窑瓷画“焚香图”释读
-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一时
底款
尧舜禅让
仿款
博山炉
相关记录
观画
内底
明代瓷器
了凡四训
-
描述:
清初有一款民窑青花瓷画很别致(图1):净素的器物内底上画着一张香几,香几上安放一只香炉,香炉中有一两缕青烟在袅袅燃升(见图2-图10)。这幅看似简单的瓷画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流行一时,表明它的内涵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