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兼用三支笔搭建文化传承的桥梁
作者: 郭绍纲   口述   沈飞德   采访   杨之立   整理   来源: 世纪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桥梁   广州美术学院   记者访问   文化传承   兼用   文化自信   中西文化   文化创新  
描述: 2018年3月22日,郭绍纲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寓所接受本刊记者访问。郭先生围绕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美学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关系,畅谈主持广州美术学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中西文化的关系等话题。本文系访谈录
信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旅游世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记号   苏黎世   旅行  
描述: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介会在济南召开12月23日,由江西省旅发委主办的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介会暨赣鲁两省旅游合作座谈会在济南顺利举行,赣鲁两省旅游业界及新闻界媒体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此次推介会以"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为主题,江西省旅游协会秘书长万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江西"杜鹃红、青花蓝、香樟绿、马蹄金"的四色风光。随后赣鲁两省召开了旅游合作座谈会。两省旅行社和景区代表就加强省际间旅行社和景区的联合宣传推广力度。创新旅游推广形
新见美国伍斯特艺术博物馆所藏宋代雕像及其与西游取经故事关系考
作者: 郝稷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雕像   图像研究   取经传统   《西游记》  
描述: )穿行于崎岖蜿蜒的山路上。事实上,该雕像的艺术呈现显示了与其它早期西游取经故事视觉呈现之间存在的有趣关联。该雕像尚未受到研究《西游记》传统的学人之关注。本文将此雕像与《西游记》图像研究中的敦煌壁画
匪夷所思
作者: 苗凤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长   央视   严谨   记者采访  
描述: "匪夷所思"这个词,时下越发热乎起来了。时速千公里的火车日前在成都试验成功后,西南交大校长徐飞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时代就是创造’匪夷所思’的时代。"大赞!什么叫"匪夷所思"?就是土匪都觉得
凤池散记 04 第九卦
作者: 苗凤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记   现代艺术   毕加索   马蒂斯   表情  
描述: 1906年巴黎沙龙展上,马蒂斯《生活的乐趣》,采用圆滑的线条,生动的表情和绚烂的色彩,一石激起千层浪,平时就对他不屑的毕加索一看,心里立马来了主张,他几乎全用单色,画了一幅有棱有角,面无表情,关系混乱的《亚维农少女》。马蒂斯见后大骂这是对现代艺术的嘲弄、亵渎,甚至扬言要“搞垮”毕加索,而毕加索也年少气盛,对这位比自己早成名的长辈心怀嫉妒,把他看作
“塑痕—中国记忆”展与文化交流——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及曹春生访谈
作者: 李继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入访谈   建交25周年   文化交流   记忆   展览   中国故事   文化背景   中国美术馆  
描述: 恰逢中白两国建交25周年之际,谢尔盖·谢利哈诺夫和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的作品同聚中国美术馆。祖孙两代人的展览是一段跨越60年的故事,一段佳话,一段美丽的"中国故事",与展览本身融为一体。让展览更加温情,更具诗意。笔者有机会对艺术家康斯坦丁多次深入访谈。渐渐地他和他祖父的故事更加完整了。我们应有的在不同时空、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好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共识。
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丁方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体记者   爱好者   养心   油画作品展   艺术家   鉴藏   开幕式   艺术空间  
描述: 油画作品欣赏
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徐里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体记者   爱好者   养心   油画作品展   艺术家   鉴藏   开幕式   艺术空间  
描述: 油画作品欣赏
对一块荒石的随想
作者: 郭震海   来源: 杂文选刊(下旬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胎记   真善美   罗马人   麻子   人类   屁股   最初状态   希腊人   雕塑   石头  
描述: 一块天然的,没有加任何人力雕琢的石头,被称为"荒石"。在乡下,荒石是最不值钱的,它妨碍了乡下人的手脚,阻挡了乡下人的步子,为了开一条道路,不得不拿大炮去轰。然而多少年
罗彬的当代水墨艺术方案
作者: 沈伟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阳   解构主义   阅读   罗兰·巴特   记忆   伊甸园   毕业论文   漫射光   悬铃木   游泳池  
描述: 以传统折子戏为题材入画,在罗彬的创作中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最初,是以工笔画的方式获得声誉,但其后,很快又转化为水墨大写意,工笔的画法,反而被放弃了。这种转变,与罗彬对水墨文化的理解有关。在中国传统共同文化的母体中,折子戏与水墨写意之画,并不仅仅是缘于题材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对应,而是因为两者的艺术品鉴方式在内在情理上的相通,甚至在韵意
< 1 2 3 ... 10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