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全宋词》杨缵小传辑补
作者: 钟振振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缵   订补   全宋词   传记  
描述: 南宋知名艺术家、词人杨缵,《宋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杨氏小传因属草创,故不甚完备,兹予辑补。要点有:缵本洪氏,原籍饶州鄱阳县(今属江西)。宁宗杨后侄杨石之子早夭,遂祝为嗣。曾通判安吉州(今浙江湖州一带)。又知安吉州。理宗绍定六年(1233)四月后,阶官已至朝请郎。仕至司农寺卿、知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一带)、兼两浙东路安抚使。度宗咸淳三年(1267)卒。赠少师。
范仲淹与鄱阳湖
作者: 万萍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岳阳楼记   鄱阳湖   盛业大德   范仲淹  
描述: 范仲淹曾任饶州知州,鄱阳老百姓世世代代怀念他。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是在鄱阳孕育的。范仲淹留给后人多方面的启示。高尚的道德和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才能永驻人心,留传久远。
明代中叶商业札记(2)
作者: 戴文婧   来源: 学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西商人   棉布   明代中叶   松江府   江西   札记   商业  
描述: 棉布是明代长途贩运的另一主要商品,各地均有棉布出产,以江苏的松江、嘉定、常熟三地为多.松江布产量最大.有"买不尽松江布"和松江"以棉布衣被天下"之谚语.松江府出产的"上润光细"的标布"俱走秦、晋、京边诸路",中机布则"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小布运销江西饶州等处.据推算,明代松江布贩销全国达2000万匹之多.嘉定布"商贾版鬻,近自杭、歙、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常熟布亦"舟楫行贾于齐、鲁之境".其他如河北正定府的棉布,则由山西商人版销陕西、甘肃.湖北的汉阳布"四方来贩者,辄盈千累万","远者秦、晋、滇、黔,贾人争市焉".江西清江的棉布"衣被楚、黔、闽、粤".
梦断“崇安道”
作者: 赵建平   来源: 炎黄纵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弃疾   朱熹   分水   南明政权   崇安   记载   靖康之难   武夷山   铅山   隆武帝  
描述: 闽赣古驿道旁有座名日"孤魂总祭"的坟茔,收集归葬在沿途客死他乡而又无法魂归故里的"路倒"。这条古驿道,民国《崇安县新志》中有记载:"经分水关至饶州铅山,秦汉为乡道,宋元为孔道",泛称官马大道。秦时,"书同文、车同轨",统称五尺道。
天下小南海:《鄱湖谣》之一
作者: 陈世旭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生物多样性   岳阳楼记   最大优势   南海   内湖   白鹭   文化遗产   世界   范仲淹  
描述: 公元1036年5月,《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任饶州知州,任上一年多,作为政治家,其远处江湖,与生民共患难;作为文学家,其寄情山水,多有吟咏。立于治下瓢里岛之巅,面对鄱阳湖万顷碧波,浩叹并挥毫题下"小
天下小南海:江西鄱阳湖掠影
作者: 陈世旭   詹炳铨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家   《岳阳楼记》   鄱阳湖   寄情山水   南海   江西   文学家   范仲淹  
描述: 公元1036年5月,《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任饶州知州,上任一年多,作为政治家,其远处江湖,与生民共患难;作为文学家,其寄情山水,多有吟咏。立于治下瓢里岛之巅,面对鄱阳湖万顷碧波,浩叹并挥毫题下"小南海"。岛上建于唐代的黄溪庙因之改名为"小南海寺"。
马廷鸾、马端临与成淳减赋及其思想史意义
作者: 王培华   来源: 历史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记   江东   马端临   作者   自序   思想史   年号   《文献通考》   史料   南宋  
描述: 《文献通考》卷4记载了“宋咸淳六年(1270年)江东饶州乐平县士民白札子”一条史料,文近600字。这份札子的作者,虽标为“饶州乐平士民”,但实际作者是马廷鸾。《文献通考·自序》称,此书记事下限为“宋嘉定之末”,嘉定为南宋宁宗年号之一,咸淳是宋度宗年号。显
南宋铜钱监述略
作者: 刘森   来源: 中国钱币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食货志   钱监   钱币研究   绍兴元年   铜钱   《杂记》   料例  
描述: 南宋铜钱监述略刘森ANOUTLINEOFTHEBHONZECOINMINTOFTHESOUTHERNSONGDYNASTY¥LiuSenAbstract:Investigateanddiscussthesettingup,abolishment,andresettingupofthemints,theinflunceofadeclineinqualityandlosingmoneyincastingoftheSouthernSongDynasty.关于宋代铜钱监的研究,笔者前已有《北宋铜钱监述略》一文①,兹补前缺,草出是文,以便能对两宋铜钱监及相关的问题,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宋室南渡后,由于铜市材严重短缺,铜铸币额较北宋大幅度下降,熙丰年间18个铜钱监岁铸钱500余万缗的盛况,不复再现。无铜可鼓铸,使得铜钱监数逐渐减少,且兴废无常。据史载,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江州广宁、池州永丰、饶州永平、建州丰国四监尚在铸钱②,但其后不久,或有废罢。《宋史·食货志》云:"建炙经兵,鼓铸皆废"。绍兴元年(1131年),南宋粗安江南后,致力于经济整顿和恢复,以改善财政困难局面。是年八月,废江州广宁、池州永丰监,把二监役卒
元·周伯琦·理公岩记
作者: 方爱龙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周伯琦   金光洞   《理公岩记》  
描述: 记载了灵隐寺开山祖师、东晋高僧慧理葬于该岩(有理公塔),以及元代至正中修岩篆石的经过。《理公岩》无纪年,但有署衔“浙省参知政事”云。清人阮元《两浙金石》卷一八著录时考订为至正十八年(1358)二月所作
我的同桌
作者: 龚正   陈世范   梁枫   来源: 中国小学生简快作文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叙文   学生作文   语文   小学  
描述: 我的同桌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