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情与意的结合-谈《弘一》、《阿炳》两件雕塑创作
作者: 吴荣华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形体语言   思想感情   《阿炳》   艺术精神   雕塑创作   《弘一》  
描述: 意象造型作为与写实造型和抽象造型相对应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独立的造型特征,一直贯穿着中国传统雕塑.霍去病陵墓石刻,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及众多的陶俑都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如何认真挖掘传统的宝贵遗产,充分发挥意象造型的表现力,具有深远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个想法,本人在创作《弘一》《阿炳》这两件作品时,便有意识地走回中国传统造型领域,以意造型,并深有体会.
绘画的心理状态与感触
作者: 吕鸿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现代派   工作室   自由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性   感触   绘画   所有人   油画  
描述: 什么,自由自在的居然画得很好。幸运的是1985年我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是我们国家第一个现代派工作室,工作室要求思想观念的现代和强调当代性,但在形式语言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个性。你想怎么画老师就怎么指导你。这也许是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你可以用任何一种或多种
文化共生与社会寓言 社会生态油画艺术展评析
作者: 岛子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言化   写实主义手法   油画艺术   文化共生   美术学院   社会寓言   地域性   社会生态   自然生态   社会转型  
描述: 文化共生与社会寓言 社会生态油画艺术展评析
城市之中的雕塑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文化需求   雕塑语言   城市空间   城市文化   视觉污染   艺术价值   公共空间   城市雕塑   都市商业文化  
描述: 城市需要雕塑,雕塑也需要城市,这已经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雕塑与公共空间关系的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城市需要大量的雕塑,无疑为雕塑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雕塑如何贴近城市,成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特别是参与建造城市文化新的结构,则是严峻的挑战,雕塑与城市这 篇文章,充满着正反相合的意味。 纪念主题的城市雕塑已不完全满足丰富的社会文化需求,雕塑的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雕塑发展新的文化基础。轻而易举的形式主义作品在城市空间中经不起认真的审视,有时候造成城市景观的“视觉污染”,这个道理也愈发成为明
文言文中的动词性状语浅析
作者: 田英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   辨析   状语   动词  
描述:文言文中,动词或动宾词组在句子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谓语,此外,还常常充当状语,表示谓语动词的方式、情态等。
读董作海的雕塑作品 新语言·新前程
作者: 徐亚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新语   雕塑语言   上海大学   雕塑作品   外设计   南斯拉夫   美术学院   雕塑家   特定的形态  
描述: 居住青岛的雕塑家董作海,二十年前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所以从他以往的作品中,能看到当时的艺术家最崇尚的雕塑语言的特征——那时,不论侧重罗马、罗丹式的语言,还是前苏联、南斯拉夫式的雕塑语言
从韩国现代雕塑中找到一种想过的问题
作者: 文集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韩国   以人为本   雕塑家   艺术语言   消化不良   雕塑艺术   国际经济一体化   艺术空间   现代雕塑  
描述: 土地面积有限,可是处处感觉到它的艺术含量。不论你走到街头或乡村,他们都会极大限度地创造艺术空间。不论用自然界的石头或树木,都会创造出奇迹来。和谐的艺术语言与大自然溶融在一起,把家园变得更加美丽。而这些都归功于雕塑在环境中扮起的重要角色。严格地把握了环境中的尺度、气氛和材质的运用,不生硬,不造作,
形式感的大师
作者: 高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勒   形式感   斯德哥尔摩   工作室   美术学院   喷泉   神话寓言   雕塑家   作品   纪念性雕塑  
描述: ,他还从中世纪本民族雕塑传统中吸取养份。幻想和神话寓言在他的作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幻想帮助他寻求到一种解决雕塑问题的异乎寻常的途径,神话寓言则充当了这种幻想的载体。 米勒斯对于技艺在作品中的作用是从不忽略的,很早的时候他
金属的诗篇
作者: 何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诗篇   展示效果   金属材料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贾克梅蒂   美术馆   金属雕塑   集体作品  
描述: 千禧年伊始,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中国《雕塑》杂志社主办的名曰“元素——金属雕塑五人展”的展览叩开了新世纪的大门,于元月五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在展览开幕式上,《雕塑》杂志主编陶如让、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孙
走近未来——2000年西湖国际邀请展
作者: 迈克·李恩斯   王树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中国古典园林   雕塑语言   中国文化   雕塑作品   西湖   艺术家   环境问题   现代雕塑家   国际博览会  
描述: “20年后,怎么看2000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这是我最近在出席伦敦“巴特西公园展(Battersea Park Exhibition)”演讲时思考的问题,那时我刚从杭州回来六周。演讲很吸引人,它回顾了艺术品、服装的变迁,艺术家声望的潮起潮落和雕塑放置方式的改变。演讲也引起了我观念上的转变,并促使我思考未来。 此次杭州雕塑展是2000年西湖国际博览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来自国内外的55件雕塑作品参展,
< 1 2 3 ...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