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 条
-
课外文言文自主学习的实践
-
作者:
邹东芬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自主学习
现代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
古代诗词
审美情趣
课外
实践
-
描述:
众所周知,新时代语文以其特有的人文性、情趣性、生活性不断叩击着我们的心扉,新课程语文的实施,更激活了师生的双边活力,别说现代文教学的五彩缤纷,单是文言文领域,求异求新也层出不穷。《新课程标准》中文言文
-
三个人的天空——评罗丹、布朗库西、摩耳的雕塑
-
作者:
陈进文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雕塑语言
抽象
造型手法
-
描述:
造型艺术。摩尔更擅长于理性思维和抽象形式,开创了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独特表现艺术,进一步把雕塑语言向前推进了一步。最后文章对三位具匠在雕塑史中的地位进行了简单评述。
-
从配偶称谓变化谈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
作者:
江敏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配偶称谓
语言规律
社会变化
-
描述:
语言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语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能最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配偶称谓的变化即是例证。
-
漫谈现代陶艺
-
作者:
曹明亮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点
现代陶艺
艺术语言
-
描述:
现代陶艺具有现代艺术的所有重要品格和意义,它不仅从形式到内容都抽象化了,而且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工艺、绘画、雕塑的艺术语言,一种为人类所共识的国际化的现代艺术语言和一种原始性与现代性综合的时代风格。中国的现代陶艺虽起步较晚,却倍受国外关注,我们有信心迎接中国现代陶艺的再度繁荣与复兴。
-
现代陶艺的第三境界——极限陶艺的语言解析
-
作者:
张景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形式语言
境界
陶艺家
现代陶艺
艺术家
中国当代陶艺
技术极限
陶艺创作
极限性
-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当代艺术新潮的冲击下,陶艺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型风格,那就是极限陶艺。这种陶艺是实验性的、探索性的,我们视之为现代陶艺发展的第三境界。这种新的艺术语言从一开始就走出了对传统陶瓷自身语言样式的反叛,以及个性精神对材料的介入阶段,进入了
-
材料、观念、工艺和艺术
-
作者:
梁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建筑
雕刻
紫砂艺术
传统观念
浮雕
艺术创作
雕塑家
紫砂陶
艺术语言
陶材料
-
描述:
在创作大型紫砂陶浮雕过程中,材料和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形成大型紫砂陶浮雕艺术的主要风格.我所谈的大型紫砂陶浮雕艺术作品指的是规模较大,并且已经应用到室外大型建筑或独立建设的艺术墙体之上,不仅拥有几百到几千平方米的面积,甚至还拥有几百吨以上的重量,并且是用紫砂陶材料创作烧成的大型浮雕艺术品.它是具备建筑感和占有广大空间的环境艺术,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创作工程.比如坐落在深圳的《万福壁》和《胜利大营救》等大型紫砂陶浮雕作品.……
-
从《睡童》到《老子》——吴为山新意象雕塑的中国文脉(节选)
-
作者:
翟墨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雕塑语言
文化内涵
思维方式
《睡童》
中国
文脉
吴为山
-
描述:
从《睡童》到《老子》——吴为山新意象雕塑的中国文脉(节选)
-
吴为山作品选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形式语言
表现手法
人性
灵敏
精神形象
鲁迅
处理手法
吴为
雕塑
-
描述:
吴为山作品选
-
陈鸿志:政治寓言
-
作者:
王鸿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寓言
绘画母题
金字塔
有机玻璃
空间形态
标志性
程序
互文
作品
雕塑
-
描述:
上海某展览居然邀请陈鸿志参加展览雕塑展,当鸿志传告这个信息的时候,我有些正中下怀地高兴,策展人的眼光是敏锐的,他看出了陈鸿志作品的空间价值,既然具有空间价值的可能性,进入雕塑范畴是自然的了。
-
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中国油画的雅化
-
作者:
李海旺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现实主义风格
雅化
六十年代
绘画语言
苏联模式
绘画题材
中国油画
-
描述:
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中国油画的雅化
<
1
2
3
4
5
6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