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87 条
-
面向卓越计划的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作者:
徐星
柳炳祥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语言
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
卓越计划
-
描述: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结合C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提出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式等五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
试论翻译补偿法的界定与分类
-
作者:
谭利军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补偿法
语言
文化
翻译
-
描述:
英汉互译后,译文较之于原文,很多情况下难免出现文本信息、功能及效果的丢失,但巧妙的译文会在某些方面进行补偿,使之尽量接近于原文效果或者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梳理了翻译补偿法的研究脉络,并对其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重新分类,以实例分析了补偿法的妙用。
-
重拾乌托邦的情怀:读张慧敏的《想象与叙事》
-
作者:
肖琦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言
童话
乌托邦
史诗
-
描述:
张慧敏的《想象与叙事》,从童话、史诗、寓言入手,力图阐明想象在叙事中的枢纽功效。作者重温了"诗比历史更哲学"这一古老命题,探讨了中国人缺少终极关怀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寓言化转向,其着眼点始终落实于超越当下的理想主义精神。
-
舞蹈语言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探讨
-
作者:
马艳红
来源:
音乐时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语言
电视综艺节目
特征
应用
-
描述:
通过话语和文字来实现,只能以舞者的肢体语言来展示。而要想将舞蹈表演融入电视综艺节目中,使其得到更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舞蹈语言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本文将以舞蹈语言及其艺术特征为切入点,阐述其与电视综艺节目的关系,并就舞蹈语言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和探究。
-
论陶瓷山水画意境的营造
-
作者:
余明洲
刘茜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欣赏
陶瓷
绘画语言
构思
情感
构图
意境
立意
-
描述:
意境是构成陶瓷山水画艺术美的语码元素,其实质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自然和谐交融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营造作品意境在似与不似之间形象的思维过程。
-
谈粉彩花鸟装饰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异同
-
作者:
刘伟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传统
题材内容
相似之处
陶瓷艺术
工笔花鸟画
轮廓线
艺术语言
表现技法
粉彩
-
描述:
粉彩花鸟装饰,是运用粉彩工艺技法来表现花鸟题材的陶瓷装饰,粉彩花鸟装饰的题材十分广泛,其题材内容有花卉、瓜果、飞禽、昆虫、走兽等,且这些内容均带有吉祥寓意,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地。一、粉彩花鸟装饰与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相似之处粉彩花鸟装饰在表现技法上较多借鉴了工笔花鸟画技法中的勾线、设色,在创作中结合粉彩装饰材
-
李小贵作品欣赏
-
作者:
李小贵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传统
题材内容
相似之处
陶瓷艺术
工笔花鸟画
轮廓线
艺术语言
表现技法
粉彩
-
描述:
李小贵作品欣赏
-
原型效应对具备特定范畴特征的同义词群归类的应用性研究
-
作者:
杨丽坤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畴
同义词
归类
原型理论
英语语言
英语语义
-
描述:
本文将英语语言中的同义词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词的义位、词义的范畴展开讨论,立足于原型理论,探索性地将现代英语词汇中极其活跃的、使用异常广泛、数量上越来越多的同义词的成因,在哲学范畴、心理学范畴给出了一定的分析。
-
江南烟雨梦
-
作者:
黄洁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文
语言
读后
指数
江南
唐朝
生动形象
写人
论理
留香
-
描述:
文采斐然唐朝诗人皮日休说:"百锻成字,干炼为句。"语言文采决定着作文的人气指数。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身临其境;写人时惟妙惟肖,让人如见其人;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总之,文采斐然的作文可以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读后让人齿颊留香。
-
冷峻的视角 独特的幽默:钱钟书语言艺术探析
-
作者:
张文婧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词语
出版发行
语言
幽默
多国文字
钱钟书
批评家
方鸿渐
小说
-
描述: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自1946年问世以来,备受世人关注,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也成为批评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它的魅力到底才从何而来,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关注呢?客观地说,在结构上《围城》并不是一部值得夸赞的小说,它的结构是类似游记的单线结构,并没有突出的重点,也没有匠心别具的详略安排,仅仅是以主人公方鸿渐的行踪为序,对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一一录来。
<
1
2
3
4
5
6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