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顺应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邵毓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选择   英汉翻译   顺应论  
描述: 本文从语用学顺应论视角出发,探讨英汉翻译中语言的选择过程、标准及其策略,提出英汉翻译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语言结构与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
抢占舆论制高点发出时代好声音——从“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平台发展看党报言论怎么做
作者: 万利平   邹仕虎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效果意识   开放意识   受众意识   党报言论  
描述: 的意见性表述——新闻评论,也受到了巨大挑战。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如何做大做强党报言论,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深入人心?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强化"三种意识",彰显党报言论在引导时代风潮和社会舆论中的独特价值。
笔墨写春秋清气留乾坤
作者: 傅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伯年   金石味   张志安   八大山人纪念馆   形式规律   吴昌硕   胡献雅   艺术语言   景德镇陶瓷   画如其人  
描述: 胡献雅先生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但我对先生的思念却日益浓烈。这么多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眼前浮现,他的谆谆教诲亦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斯人虽已逝,可他甘于清贫,献身艺术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先生生于1902年,1996年他以95岁高龄在景德镇逝世。先生中等个子,但看上去高大,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并透着深邃、智慧的目光,在他慈祥又略带消瘦的脸上,常常留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通灵男孩诺曼》中的氛围感:粘土(定格)动画中视听语言运用特点
作者: 唐姣   杨科朋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情氛围   视听语言运用   《通灵男孩诺曼》   粘土(定格)动画  
描述: 黏土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影视动画,它不同于传统的纯手工绘画,具有实体性,是一种集中了文学、绘画、音乐、摄影、电影等多种艺术特征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粘土动画与电影的表像手法也是同出一辙的。本文就粘土(定格)动画《通灵男孩诺曼》的视听语言运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其中感情氛围的营造。
寒夜听风 为诗守候
作者: 夏万奎   来源: 骏马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海燕   呼伦贝尔   诗歌风格   诗歌写作   语言方式   爱情   读者   风传播   日常生活  
描述: 一个人写了诗发表出来,就像花籽被风传播出去,在读者的心里长出或绚丽或奇诡的花儿来,于是这写诗的人便与其他人发生了关系,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而海燕
方言词“南瓜”的文化色彩考察
作者: 余康发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附属意义   文化   方言   南瓜  
描述: 汉语方言中南瓜的称呼带有一定的附属意义,这些附属意义蕴含着与历史、语言学和修辞学、认知心理、生物学等相关的信息,是中华文化财富的一部分。
谈新媒介对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 闫如山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介   视觉语言   网络广告   设计语言   媒介技术   信息传播   平面设计   表现形式   视觉表现   传播方式  
描述: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用视觉符号来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方式;希望更好地存储自己的记忆和知识,使信息的传达更便捷。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等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直到目前电脑网络
论陶瓷绘画中的语言状态
作者: 余明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状态   陶瓷绘画   感悟  
描述: 论述对陶瓷绘画中语言状态的思考与体会,从而揭示创作是艺术家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特有的语言模式与自然物象相交融的一种意象反映。
基于GPU的虚拟人物表情绘制
作者: 徐远纯   刘勇   来源: 福建电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拟表情   Shader语言   GPU  
描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虚拟人物表情绘制方法,该方法运用了GPU运算技术,并且利用Shader语言处理插值数据,从而实现虚拟人物表情动画的快速绘制。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并有利于表情的绘制。
浅谈现代陶艺的欣赏
作者: 邹继艺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过程   欣赏   语言特征   审美  
描述: 现代陶艺欣赏是现代陶艺系统(创作、作品、欣赏)三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创作主体进行现代陶艺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之一,也是创作主体的劳动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必需途径。现代陶艺应现代人的情感及心理需求而走入现代社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一种具有无限潜在的生命活力和文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陶艺欣赏的探讨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对现代陶艺创作、作品、市场、作者与欣赏的关系;现代陶艺欣赏与其它现代艺术欣赏的关系;现代陶艺欣赏对欣赏主体的要求以及现代陶艺欣赏时的审美心理过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 1 2 3 4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