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87 条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探索与研究
-
作者:
陈正军
聂文广
邬华
方爱华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C语言
教学方法
-
描述:
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开宗立万创新陶——记宜兴彩陶研究所所长、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
-
作者:
时顺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林
所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新彩
彩陶艺术
艺术语言
艺术设计
作品
工艺美术
研究所
-
描述:
陶:和我们一起,从蒙昧走向文明。 陶:和我们一起,创造了文化和艺术。 陶:记载着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才智。 陶:刻印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梦想。 陶能成为历史的证物,是因为陶工是时代的儿子。
-
誉满中外的青花瓷器
-
作者:
熊顺保
来源:
商业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装饰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透明釉
表现方法
传统工艺
艺术语言
我国古代
颜色釉
生产实践
-
描述:
“青花”,是以呈青翠的色彩装饰在瓷器上,用深浅不同的色调表达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方法。制作的方法是,用含有氧化钴的著色剂绘于泥坯上,复罩以透明釉,然后经一千三百度的高温焙烧而成。因为它彩在釉下,色泽经久不败,不受任何酸碱物质的腐蚀,任凭高温
-
物象与心象的自由律动——周国桢陶艺作品赏析
-
作者:
黄明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陶艺作品
心象
形式语言
品赏
律动
物象
流畅
陶瓷艺术
生命意义
-
描述:
物象与心象的自由律动——周国桢陶艺作品赏析
-
用Visual Basic实现相图在配方中的应用
-
作者:
胡国林
郑乃章
刘光佐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VisualBasic语言
陶瓷配方
相图
-
描述:
相图在配方中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 ,然而却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 ,常因计算、测量而导致很大的误差。本文结合现代计算机 ,在原有相图原理的基础上 ,用高级计算机语言VisualBasic编程 ,实现了相图计算的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避免测量中的人为误差
-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读谢灵运《登池上楼》
-
作者:
刘懋畴
来源:
电大教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灵运
艺术实践
《画山水序》
智能低下
中国文学史
山水描写
玄言诗
山水诗
南朝诗歌
王国维
-
描述:
齐宋时代的山水诗代替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是南朝诗歌发展上的第一个重要的变化. 沈玉成先生《谢灵运评传》说:"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又否定了玄言诗.这两者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在玄言家的心目中,山水本来有'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的一面.山水之中包孕着玄趣,玄言诗中出...
-
吴静钰明年退役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体坛周报(奥运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习得
阅读技能
词典使用
-
描述:
记者梁丽娜报道 中国跆拳道在奥运会能实现卫冕的,陈中是第一人。而随着吴静钰在女子49公斤级以8比1战胜对手,她也在伦敦实现此壮举。 当裁判宣布她是冠军那一刻后,吴静钰和教练王志杰相拥在一起。随后,王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商务报告
-
作者:
邬玲琳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文化
语境
社会语言
商务英语
-
描述:
社会语言学兴盛于二十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从语言使用和语境角度来研究语言,着重描述和观察社会人类所创造的语言行为.语言学家研究商务英语也只是以商务信函,合同和广告作为研究重点.商务报告很少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由于具有独特的文体特色,商务报告值得我们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商务报告.
-
浅析陶瓷设计的艺术美
-
作者:
刘明玉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观情感
设计语言
陶瓷设计
造型美
陶瓷产品
审美理想
艺术美
创作主体
-
描述:
艺术美具有非物质实用性,是形象和情感的统一体,它主要包括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两方面内容。陶瓷设计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陶瓷产品的造型美、装饰美和肌理美上。造型、装饰和肌理是陶瓷产品的客观形象元
-
引起歧义的因素及歧义的消除
-
作者:
赖江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歧义的产生
歧义的消除
言语平面
语言平面
-
描述:
语言的歧义现象是任何自然语言都具有的普遍特征,因而是语言学应涉及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即语言平面和言语平面的角度来研究歧义的产生,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
1
2
3
...
41
42
43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