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现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具象回归:浅谈现代具象表现绘画
-
作者:
白玫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层次文化
现代文明
广告业
形象
多元化
西方现代艺术
具象表现
绘画
艺术形式
回归
-
描述:
在现代文明的城市,广告业制造浅薄庸俗的形象,充塞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作为一种代表优雅的、高层次文化的绘画,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强烈冲击和不断演变,如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绘画在经历了古典、印象、表现之后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抽象、波普、达达等,观念越来越多,形象越来越弱,直至观念替代了形象。西方某理论家说,如果还能回到形象,那要用足力气,经过激烈的痛苦抽搐,依靠一种混乱、危险的幻觉才能达
-
装饰绘画美的探索——庞薰琹油画作品分析
-
作者:
张纵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与形
美术教育体系
装饰绘画
决澜社
装饰性
庞薰
西方现代艺术
三十年代
工艺美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庞薰琹(1906-1985)常熟人,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1925年赴法留学,先后在叙利恩学院、格朗歇米欧尔学院学画。1930年回国创办《苔蒙》画会,次年发起组织《决澜社》,先生执教于京沪宁等地多所大学,期间曾任中央博物馆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创立正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庞氏作品风格在三十年代已初见端倪,有着明显的装饰性,强调平面构图的装饰图形化处理,画面均有一些图案纹样作为画中的主要部分,在纷纭密聚的中国画家群体里独占鳌头而与众不同。《决澜社》在中国油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们狂热地诚服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形式,对现代艺术的精神与形式贯彻尤为彻底,由倪贻德起草的《决澜社》宣言提出:绘画"不是自然的模仿","要用狂飚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意志,来创造我们的色、线、形交错的世界",渴望"野兽派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或是"达达派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
-
金钱的诱惑与批评的失落
-
作者:
易英
来源:
天涯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诱惑
收藏家
前卫艺术
艺术市场
画商
评论
艺术家
批评家
西方现代艺术
双年展
-
描述:
1997年对美术界来说,似乎是一个没有新闻的年头。特别是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折腾不息的前卫批评家,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沉默。自1992年由青年批评家组织的“广州油画双年展”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由知名批评家组织的提名展和邀请展,这些活动实际上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润滑剂,它承接了八十年代前卫艺术运动的余波,虽然没有那样激进,但一直以一种学术的姿态把握着现代艺术的走向。在前卫艺术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批评家似乎有一种错觉,好像是“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尤其
-
“源头活水”刍议——第二次西北行归来答《美术研究》记者问
-
作者:
袁运生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西方艺术
西双版纳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民族文化
西方现代艺术
-
描述:
“源头活水”刍议———第二次西北行归来答《美术研究》记者问袁运生问:1981年,您曾赴西北考察3个月。在经历了14年旅美生涯之后,您回到中央美院油画系主持第四画室,重视“从发展现代文明的角度研究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发展现代中国艺术的基础...
-
·世纪风云回首看——略论中国美院的雕塑教学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时期
雕塑语言
教学体系
西方现代主义
社会功能
本土文化
文化背景
教学大纲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
描述:
回首20世纪中国高等雕塑教育的风雨路途,我们看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整整70年的步履。她的教学历史浓缩了一部中国现代高等雕塑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由于20世纪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雕塑教学始终面临三个基本问题,它们是:外来的雕塑教育体系与本土文化以及民族的雕塑传统的关系问题;强调写实技能的学院雕塑教育体系,与雕塑语言的拓展、创新的关系问题;以架上雕塑为
-
构成派雕塑家佩夫斯纳
-
作者:
张荣生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主义
构成派
立体主义
铜雕塑
西方现代艺术
结构主义
空间构成
雕塑家
艺术形象
造型艺术
-
描述:
构成派,亦称构成主义,结构主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现代艺术和美学中的形式主义流派之一,发源于立体主义。其思想在建筑、造型艺术、文学、戏剧和音乐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在雕塑中,构成派雕塑家力求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普遍的、合理的、造型上正确的形式和结
-
·为建设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而努力
-
作者:
潘公觊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主义教育
兼容并蓄
设计艺术教育
美术学院
西方现代艺术
蔡元培
中国画
高等艺术院校
林风眠
学术特色
-
描述:
70年前,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并实现其“美育代宗教”的至诚梦想,选址杭州孤山南麓,指派首任校长林风眠,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国立艺术院”。这是本世纪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的学院格局,以大学本科为主体,又设研究生部,有李可染等6位研究生。有西画、中画、雕塑、图案、
-
《日本现代绘画巨匠作品展》在京展出
-
作者:
周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现代绘画
19世纪后期
美学观念
美术创作
中国画
作品
传统审美意识
日本绘画
20世纪前期
日本画
-
描述:
日本绘画分“日本画”和“西洋画”两种,酷似我国的“中国画”和“油画”之分。这是因为中、日两国在继承自己传统画和接受西方现代绘画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两者交织并存,共同发展。 日本近代绘画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以1945年为界,之前的明治、大正、昭和前期为第一时期,之后迄今为止的近半个世纪为第二时期。第一时期日本全力吸收西洋近代美术,可谓是模仿与创造并存的时代。当时树立典范的是法
-
美术系的第一位台湾研究生──吴和珍和她的台湾风情画
-
作者:
景玉书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家小院
艺术院校
美术系
文化交流
台湾研究
民族民间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美术创作
优势互补
基本功训练
-
描述:
编者按:景玉书先生是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教授,也是吴和珍的硕士指导老师。吴和珍在京求学的三年当中,景先生在其专业上倾注了很大。心血,特别是在专业的选择、定位、提高等方面,景先生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为吴和珍的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吴和珍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吴和珍台湾风情画展”今年暑期如期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今年6月28日,北京电影学院王风生院长在毕业典礼上,亲自将硕士学位的毕业证书授予吴和珍。经过三年漫长而艰苦的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学业。这是美术系毕业的第一位台湾研究生。四年前,我最初见到吴和珍的时候,她兴奋地告诉我,大陆的绘画基本功好厉害,我要来大陆好好学习。她那迫切的心情和自信的神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了她的作品进一步了解了她的经历之后,感到她的画风独特,极具艺术个性和创作潜能。对这颗幼苗,应该热情浇灌,帮助她茁壮成长。在以后一年的考前培训中,我注重基本功的全面训练并使她能尽快与大陆艺术现状接轨。吴和珍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如饥似渴地学习,看展览、翻资料,听课认真作笔记,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张作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十几幅油画创作,在教学观察...
-
执著的追求:记青年画家杨占河和他的油画艺术
-
作者:
牛中奇
来源:
共产党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艺术界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
青年画家
毕业后
西方现代艺术
基本功
学院派
浙江
-
描述:
在宁夏艺术界,大家都知道,杨占河是一个能够冷眼观潮,坚守艺术这块阵地的青年人,这在今天可以说是很可贵的了。杨占河是一位青年画家,1964年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青铜峡市,1988年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银川师范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几年前,当杨占河把第一笔颜料涂上画布时,可能仅仅是由于好玩、新鲜,不想从此竟执迷于此。在浙江美术学院就学时,他师从于黄裳、徐君宣、侯又民等著名画家,刻苦地学习着学院派体系的基本功,并接受着西方现代艺术各流派的影响。在此同时,他也不无例外地被艺术院校表面的风气所染,蓄起长发,尽量追求着个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