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苏天赐油画艺术论
作者: 章文浩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年发展   苏天赐   中国学派   油画艺术   艺术论   创新之路   中国特色   中西文化  
描述: 中国的油画艺术经过百年发展,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繁荣,是中国几代油画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中国的油画家们也在积极探寻中西艺术的融合、创新之路,努力构建油画艺术的、具有中国特色与气派的中国学派。林风眠、刘海粟、关良、吴冠中、苏天赐等更是其中杰
塑造人文——论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人文   历史性课题   中西文化   时代条件   雕塑艺术   吴为山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文化境遇:一方面,20世纪初期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仍然在延续,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时代条件得以更全面地展开,摆在中国艺术家面前的中西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想象中的博物馆:李世光个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想象   跨文化   西方艺术史   元素   美术学院   象征意义   中西文化   不同文化   中国城  
描述: 他开始接触并且熟悉起欧洲等西方艺术史。2004年毕业后,李世光便来到了上海并在2006年真正的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从中国城墙到Magritte的天空,再到Ingres的土耳其浴等等…这一系列的跨文化元素的结合的使用,以此来展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便是李世光作品的关键。
中国油画的现代性选择
作者: 刘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艺术思潮   西方现代艺术   文化发展   中西文化   中国画   门户开放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油画之所以成为中国画坛上的一个画种,就是因为它既具备西方文化发展的基因,又存活在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气候与土壤中,它是中西文化不断碰撞、融合而生成的。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互补量不是理想的均等状态,西方的强磁场使中国油画进入他的引力范围,形成的现代性同西方现代艺
内心情感的外化 读邹少芳的油画
作者: 俞膺洁   蔡宇航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世界   西方绘画   中国古代   光与色   印象派   内心情感   中西文化交流   画种   油画   审美客体  
描述: 20世纪40年代,黄宾虹先生在写给其学生朱砚因的一封信中说:欧风东渐,心理契合,当无中西之分,其精神同也。他从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现实中,为中西绘画在观照和表现审美客体时心物交融有殊途同归的趋向
鼻烟壶:收藏品中的灰姑娘
作者: 王威斯   来源: 西部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鼻烟壶   成交额   收藏品   灰姑娘   艺术内涵   中国   美元   中西文化交融  
描述: 小小的鼻烟壶,浓缩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中国鼻烟壶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玲珑之态让人爱不释手,如今鼻烟壶的投资和集藏又将迎来历史性的黄金时刻
徐汇区举行土山湾孤儿院旧址揭牌仪式
作者: 徐文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家汇   职业技术学校   旧址   孤儿院   徐汇区   土山   上海博物馆   仪式   史学界   中西文化交融  
描述: 土山湾是上海徐家汇附近的一处老地名,140多年前的土山湾地区曾是沪上西洋派金石书画等工艺艺术的摇篮,也是上海中西文化交融最早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当时在此设置的绘画、雕塑、印刷、木刻、编织、金工、照相等工场,亦被国内史学界称为我国最早的职业技术学校。徐宝庆、徐咏青、杭稚英、张
决澜余波:20世纪30年代中国洋画界的先锋思潮
作者: 杜少虎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艺术   年代   演进与发展   决澜社   台湾美术   社团   中西文化   绘画   西洋画   油画  
描述: 在中国美术的演进与发展中,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现代西画社团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西画是作为新学传播到中国的,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带有新、旧的价值判断意味。清代以来,实学开始勃兴,从1898年的维新运动到梁启超新民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