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711 条
-
心迹.行迹.画迹
-
作者:
李小康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人生价值
艺术道路
艺术家
漆画
艺术表现
基本功
学术氛围
知识结构
中国美术
-
描述:
地闯。”(林风眠) 政治、商业、文学、艺术……各类人适合以各类方法来认识人生、阐释人生、升华人生。国画、油画、版画、漆画……,具象、意象、抽象,要尊重和理解差别,尽力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各自把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做“绝”。
-
政治激情的图像表达——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人美术作品”
-
作者:
陈占彪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尘
政治理想
一幅画
印象主义
画中
图像表达
历史背景
司炉工
美术作品
写实性
-
描述:
掸去时间的微尘,翻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历史画卷时,我们会在历史的角落里发现一类叫"工人美术作品"的艺术留痕。粗略地看,这些美术作品的取材已不是传统国画常常描画的山水人物、花草虫鱼,而是钢炉天车、机床吊车。它们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有中国画、有油画、有版画……。更特殊的是,创作者看上去又根本不具备艺术家的素质,如"车工",如"漆工",如"司炉工"……然而,他们又不自卑,反而豪情激越地宣称着:"卑贱者最聪明"。
-
吴其树工笔国画《雨林》
-
作者:
金鹏钧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画
绘画技法
传统
表达
工具
工笔国画
绘画效果
突破
雨林
最佳
-
描述:
(168CM-132CM)其树作画,力图从传统的绘画技法中寻找突破。凡现成的笔墨不易表达时,必另觅工具、材料、技法,以求达到最佳的绘画效果。
-
韩添任-雕塑陶艺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黄金海岸
中国陶瓷
语言表现
艺术大学
纽约大学
学会会员
现代艺术馆
大都会博物馆
大学美术
-
描述:
韩添任简介:韩添任,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受聘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
名画再读有感
-
作者:
纪伟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黄金首饰
色彩
印象派
画面
代表作品
背景
日本绘画
油画
日本画
-
描述:
一、黑田清辉其人其画黑田清辉是继浅井忠和山本芳翠之后日本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留法十年,深受印象派的影响,创造了外光画派,(引进印象派绘画理论,重视运用光影变化,画面鲜艳明快)组织了白马会绘画
-
从再现到意象
-
作者:
彭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绘画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抽象绘画
意象绘画
再现
意象理论
表现主义
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在西方再现理论遭遇全面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意象理论。由于机械复制技术的发明,再现对象外形的任务已经无需绘画来承担。西方绘画由此走向了超现实,走向了抽象。随着数码技术的完善,制作超现实的图像也不再是画家的专利,当代影像技术制作出来的超现实景象,足可以让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叹为观止。抽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如果去掉在抽象艺术背后做支撑的精神层面,仅就装饰性的抽象而言,画家并不比电脑更有优势。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向中国美学传统,绘画的危机就没有这么严重。从传统上看,中国绘画也有强大的再现传统,也有宏大的再现制作,就像我们在各种宗教壁画中所看
-
睡在画布上的山冈……
-
作者:
王焕青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董永
画布
写实绘画
表现主义
图像
作品
人与自然关系
油画
场景
-
描述:
这些睡在画布上的山冈,寂寥,疏远,寒气和萧索的诗意混合在一起。想想那些画北方山水的古人,他们的宣纸和丝帛上也曾荡着寒气和令人诧然的意境。要不是看到董永健的《东正坡》这一系列作品,我以为那种古典图像所独有的意境是不大可能复活在
-
缤纷色彩的律动:安素惠作品印象
-
作者:
曹剑新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律动
灵感
高
凡·
色彩表现
作品
美术
特点
福田
油画
-
描述:
引起了我的注意。直到她请我为她的画册写序时将她的全部作品展现在我的眼前,数量之多,行笔之流畅,作画之豪迈,画境之丰富,我震撼了!画家喜欢用色彩或线条表达情感,行文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欣然应诺是被她的艺术执着而感动,此文能否达意,只能让读者见仁见智。
-
以表象的方式
-
作者:
袁广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对象
绘画语言
抽取
表达方式
艺术品
具象绘画
作品
符号化
自然表象
表象主义
-
描述:
关注艺术品中的非艺术品特征当作品以所谓艺术品的身份呈现时往往是一种自我中心式的,貌似高高在上。我现在越来越看淡这样的所谓艺术品的面貌,如果我们不用艺术品的眼光看待它时是不是更自然呢?我倒是想让我的作品就像我们家中的一个窗户,当你注意它时它就存在,而不注意它时就根本看不到它的存在一样。当然它不该仅仅是个契合了环境的装饰品,也不仅是窗外的一个风景,而是在你需要它时为你敞开的心灵与情绪的这样一扇窗。画面中
-
西方绘画中的肌理
-
作者:
姜中立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绘画作品
西方绘画
画面
肌理
不同时期
弗洛伊德
审美价值
表现语言
颜料
-
描述:
什么是肌理?肌理是物体表面形成的物质性纹理,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我们看到西方不同时期的绘画,虽风格不同,表现不同,或具象或抽象,却都是依靠不同媒介和材料所呈现。材料作为绘画
<
1
2
3
...
33
34
35
...
70
71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