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Melancholia 忧郁症:反浪漫主义的忧郁虚无主义
作者: 于晓东   来源: 新东方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星   反浪漫主义   女主角   忧郁症   地球   婚礼   情绪   影片   特里尔   虚无主义  
描述: 在2011年12月的第24届欧洲电影奖上,由丹麦导演拉斯·冯·特里尔(Lars von Trier)执导的影片《忧郁症》(Melancholia)获得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三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影片片名“melancholia”的原意是“忧郁症”,在影片中既暗喻女主角Justine不可自拔的忧郁情绪,同时也是一颗行星的名字。这颗比地球大很多倍的行星最终撞向并毁灭了地球。 影片的故事情节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因为整部影片分为几乎完全不同的两部分:Part I和Part II。Part I以女主角Justine的名字命名,色调温暖,人物众多,虽然Justine忧郁的情绪贯穿始终,但同时也充满了喜剧效果。Part II以Justine的姐姐Claire的名字命名,色调阴冷,人物则仅限于Claire、Justine等几个人之间。Part I像讽刺的浪漫喜剧,Part II则像一出舞台剧,而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女主角的忧郁情绪和以“Melancholia”命名的那颗带给地球灾难的行星。 影片以一连串油画般的慢镜头拉开序幕,一下子将观众带入到影片特别的语境中,也赋予了影片特别的宿命感。
晴宝儿的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割   地上   丁香   体验爱   太阳风   大雪   母亲   虚构   同案犯   隔离带  
描述: 万事俱备 风收割了绿 风收割了黄 风呼呼吹跑太阳 风刮净了天的脸膛 风赶不走地上的人 入冬后在窗前徘徊 好像丢了东西 风留下窗前的人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一场雪 虚构一场大雪 迟迟未到,我先白了发 窗外空寂,虚构的大雪像椰子糖,味蕾不再出轨 我瘦成浮尘。
灵光·消逝:许东生作品解读
作者: 陈建宏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面空间   精神家园   虚幻   背景处理   人物造型   精神性   视觉效果   绘画   油画   作品解读  
描述: 《雷霆前的遁离》,2009年的作品,为其作者许东生获得了2011年广东省第四届当代油画展的学术作品奖(最高奖)。这幅画表达的是一种迷离虚幻的存在——离散之际。画家本人对这幅画有这样的创作说明:弱化
具象的表达方式和现实虚拟境界:姜中立“凝固系列”油画读解
作者: 邓平祥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错觉   虚拟时间   境界   凝固   中立   具象艺术   具象绘画   光感受   作品   油画  
描述: 姜中立在《自述》中说道:"我渴望我的作品传递出既现实又虚拟的境界。"他的"凝固系列"就是他这一表达追求的实现,按照画家的愿望,他试图在作品中"把现实的生活碎片和岁月痕迹固化下来,营造出逝去的虚拟时间与空间,使观者在视错觉中以历史的眼光感受现实"。
中西绘画意味比较
作者: 文瑶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传统水墨   空间表现   虚实相生   西方绘画   中国传统   中西绘画   色彩表现   色彩观   造型观  
描述: 一、色彩意味中国水墨绘画的色彩观是"墨分五色",指墨经水调配后墨色所产生的丰富层次变化和浓淡效果,如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墨即是色"是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彩的变化,强调自然的缤纷色彩都可以用多层次的墨色概括。从西方油画的观点看会觉得中国的水墨绘画的用色是单纯的,比较单薄,显得"弱"。不像西方的色彩给人既鲜艳又沉
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问题
作者: 段舜婕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媒介   虚拟形象   沉浸式   虚拟现实   媒介形态   全景图   虚拟空间   艺术创作   新媒体艺术   数字艺术  
描述: 新媒体艺术是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虚拟现实并重构世界,强调交互感应。现在有很多介入虚拟艺术的沉浸式作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剧院、电影、摄影,甚至全景图或幻景这类历史性图像媒体
我在人物画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 赵忠奇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形象   绘画实践   人物画创作   虚实关系   创作过程   艺术语言   人物形象   以形写神   绘画创作   系列作品  
描述: 人物画是绘画创作类型之一,画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从不同角度反映人们的生活,给人以真实感和艺术美的享受。油画人物画是我绘画创作的主要方向,特别是油画仕女人物画
浅析中国油画之“意境”
作者: 赵师行   王晓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起源于西方,是具有鲜明西方特色的绘画种类,"中国油画"这一称谓,可以说是西洋油画在中国的新名字,这种新的绘画形式以与之名称相符的内容成为舶来品——"西洋油画"在中国发展的产物。中国画家经历了对西洋油画的学习、摹仿、创新等过程,为中国油画界不断打开新的局面。"意境"一词来源于中国,常被用以形容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而成功的中国油画,则是用西方的油彩诠释了中国之"意境",以独特的面貌展示着这一原本属于西方的绘画种类在中国的风采。
论陶瓷绘画朦胧意境之效果
作者: 邓超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之用   规律   陶瓷美术   现象  
描述: 陶瓷美术与实,主要表现在陶瓷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故事情节及环境场景等方面;其次,也表现在陶瓷题画诗文之中,通过运用陶瓷美术作品与创作事例,探讨陶瓷美术与实,可以认识与实方面艺术辩证法在陶瓷美术中的表现情况,运用规律及运用效果来以便促进陶瓷美术创作。
“雨淋墙头月移壁”:论黄宾虹的夜山水画
作者: 汤正庚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   月影   留白   笔墨  
描述: "我从何处得分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黄宾虹感悟夜山,体会月移壁产生实中,中实的审美效果,通过构图留白、笔墨形式表现出夜的独特时空。
< 1 2 3 4 5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