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虚】搜索到相关结果 62 条
-
中国画的虚实美
-
作者:
汪晨东
张接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相生
潘天寿
虚实相间
绘画艺术
荷花
中国画
空白
作品
国画家
美学原则
-
描述:
的早晨之"露气",又使人们联想到荷花的洁白,对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油然而生敬意。作品采用虚实相生张接安作品
-
对话安东尼·葛姆雷:成为虚无
-
作者:
卡琳·德容
胡雪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空间
虚无
记忆
装置
安东尼
身体
环境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安东尼·葛姆雷(Anthony Gormley)认为人的身体是记忆和变化的载体。他早期大部分作品是以自己身体为基础创作的。身体是他作品的主题、工具和材料。在近期的作品中,他采用抽象或间接的方式来处理人体,并关注人类所处的环境。这些大型的作品对集合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在个体与集体,抑制与扩展,所见和所感之间寻求调和。这些作品超越了观念与方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它们扩展了人体雕塑的疆域,跨越了人体雕塑的物质边界,将人体雕塑与周边世界的相互作用涵盖进来。所谓的周边世界,既可以是社区、空间、能量、记忆,也可以是某种建筑形式。葛姆雷的雕塑和装置,考验着雕塑这种表达方式的法则和极限。他的作品一直在寻求更高的参与度,并探讨人的自由。
-
威姆·德尔瓦
-
作者:
李笑男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器
欲望
哥特风格
艺术家
运用
宗教
虚妄
作品
雕塑
红色
-
描述:
德尔瓦似乎是一位"臭名昭著"的大牌艺术家,喜爱运用极为猖狂或精致的玩笑调戏生命。在1999年的作品《肛门之吻》中,利用红色印章的方式在纸上印出肛门的形状与褶皱;2000年至2001年的一系列用X光露骨的展现性交。而他最为人熟知也最受争议的作品则是《泄殖腔》,艺术家制造了一台模拟人类消
-
林荣的诗
-
作者:
林荣
来源:
诗选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陷落
空间
虚拟
简约
细腻
碎裂
纹络
回答
油画
-
描述:
林荣的诗
-
弗洛伊德方式
-
作者:
杨鹏艳
来源:
时代报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虚孤独
弗洛伊德
人体绘画
-
描述:
,画面上的一切,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物内心所呈现的空虚与孤独.这也正是我们对他画作所表现出独特与深刻的钦佩之处.本文仅以“弗洛伊德方式”来缅怀这位大师的逝去.
-
变象中的真实
-
作者:
陈子君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可能性
不确定性
冲突
虚无
元素
思想
绘画
心理矛盾
作品
-
描述:
这里所提到的变象中的真实是指在绘画中,在虚无迷离的不确定的表象下传达的一种真实的情绪、真实的体验、真实的气氛。不管你采用哪种艺术形式,当你能进入自由的创作状态时,作品与思想、心灵是共融的、是相通
-
星月夜
-
作者:
刘雪鸽
来源: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若虚
风习
《春江花月夜》
出家
-
描述:
一个凉风习习的傍晚.我走出家门散步.突然发现今天的月亮特别大,特别圆,恰似一个玲珑剔透的玉盘。天地间的一切好像都静止了.都在欣赏这美丽的月色。柔和的月光倾泻下来.给世间万物镀上了一圈圣洁的光芒。我而由得低声吟起了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
-
话语油画“中国性”——论赵无极绘画的“虚静”与“文气”
-
作者:
李晶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油画民族化
抽象绘画
中国化
抗战时期
中国性
历史话语
文化出路
无极
虚静
-
描述:
一、追溯"中国性"话语源流不论从历史的逻辑演进还是从语义内涵的变迁来看,"民族化"这一话语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与30年代"左联"提出的文化"大众化"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①"民族化"作为一个历史话语,虽然是在抗战时期的文艺大论争中形成的,但就其历史语义而言,它反映了一种内在的文化逻辑,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探索历"
-
砚边琐记——工笔花鸟画创作散记
-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相生
工笔画
虚实关系
需要解决
画面
工笔花鸟画
层次关系
营造
表现语言
感染力
-
描述:
画好一张工笔画需要解决画面的虚实关系和层次关系,要注重虚实相生。在抓住主题的基础上,要注意整体大氛围的营造与小局部的刻画,即主体与背景的融合。作画时对于画面的营造需要追求一种恰到好处,即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过则生硬,欠则柔弱,感染力不够。工笔画技法语言只是绘画表现语言中的
-
浅述西方现代公共景观雕塑虚空间的形式拓展
-
作者:
王浩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空间
西方现代公共景观雕塑
拓展
-
描述: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西方现代公共景观雕塑愈发注重对自身结构中虚空间的探索。雕塑家们发现虚空间的拓展可最大可能性地承载创作理念,传递更为民主的公共意志,主动营造出可供人们参与的内部空间与环境空间,让观众通过看、触、穿行、坐卧等多种观赏模式共享雕塑的空间魅力,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