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戏剧人生(外一首)
作者: 李君鸿   来源: 辽河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幻   真实   行板   戏剧   黑暗   唱腔   人生   雕塑   生长   刀痕  
描述: 戏剧人生(外一首)
超越优美、崇高和悲剧:《陶醉的圣·特雷莎》与神性享乐
作者: 王虹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雷莎   无限可能性   坐忘   太虚幻境   旨归   狄奥尼索斯   死亡本能   酒神精神   美学范畴   父性特征  
描述: 从《陶醉的圣·特蕾莎》这一雕塑,我们可以发现审美、宗教、受虐三种快感方式的同时呈现,它映射出的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酒神精神。神性享乐(女性的第三种享乐),摆脱了身体被生殖器殖民的现状。这种趋向,将无意识带向了神性的彼岸——全身性的高潮——这不仅将痛感和快感交融,消融彼此的界限,同时也超越两者,超越了优美、崇高和悲剧的美学范畴。
肖颜琴平面设计作品
作者: 肖颜琴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结合   中级人民法院   接待室   玻璃   暖色调   虚实对比   景德镇市   墙面装饰   造型手法   室内设计  
描述: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楼室内设计1.审判厅大堂天花采用虚实对比线面结合造型手法,外墙的玻璃和内墙的玻璃隔断相对应,黑白色彩的搭配明快、简约。2.贵宾接待室圆形的吊顶和暖色调营造出温馨的气氛,木质的墙面装饰大气端庄。
画之虚实
作者: 杨先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用笔   形式语言   虚实关系   虚与实   西方现代绘画   画面   中国画   艺术特征   审美客体  
描述: 绘画的与实,是一对美学概念,为无而模糊,实为有而清晰。绘画语言似乎应该明确肯定、实在、画什么是什么,但绘画语言又往往责在模糊、。绘画有时就需借助模糊、的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以取得特定的审美
非说不可? 非如此说不可?
作者: 四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稻草   实在   解释   艺术现象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价值观   创作   作品   空虚  
描述: 本期所刊文章就眼下一些较为引人注目的展览,个人创作提出了富有见地的看法。本栏目将继续刊登关注当下艺术现象,艺术价值观等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色墨韵味——水墨对我的油画创作的影响
作者: 薛方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照   虚实   色墨   主要问题   处理   画面   营造   绘画   空白   油画创作  
描述: 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信息的广泛传入和交流,当代画家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大批艺术感觉敏锐的画家已进行了很多大胆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文化结构的多元化势必带来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当代绘画已呈现出真正意义的百花齐放,甚至给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幻象。多
茶叶突然五彩缤纷
作者: 李直   刘晓俏   来源: 医药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肤衰老   中国茶文化   花草茶   脾胃虚寒者   保健饮品   三十岁   大便稀溏   养颜美容   胃液分泌   脾虚者  
描述: 最近办公室许多人都开始喝花草茶,就是把一些花放到一起用开水泡着喝,据说能美容和减肥。还有些人把金银花之类的中药也跟花草茶一起泡水喝,据说这样既能减肥美容,又能防病治病。我也可以这样DIY,让自己一成不变的茶叶变得五彩缤纷吗
真实与虚拟间的焦虑与欢娱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虚拟世界   享受生活   焦虑   集体主义   自我   现代艺术   青春期   暴力   油画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早期邓箭今就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他的油画至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题材形象,而在形式语言方面则有着逐渐深入的变化:从焦虑到舒缓,从晦涩到流畅,从刺目到沉稳。值得注意的是邓箭今很早越过了个人化的自我张扬,奠定了自己的艺术的人文关怀的基本取向,那就是关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这种关注不是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而是以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境遇和感受为底色的。也许人们有些奇怪,为什么
静观悲悯
作者: 杨述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享乐主义   布面   虚无   艺术家   现实问题   放弃   天空   静观   土地   油画  
描述: 自从上帝死后,这片天空坠落进虚无。大地和天空丧失了灵性一样,任由理性践踏。期间的人奉行享乐主义原则以满足自身的快感,因而放弃了对现实问题的反思,放弃了对彼岸的向往。随之而来的后果可能是悲惨的。然而像傅榆翔这样的艺术家还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虚拟与真实的交互与对接——黄岩访谈
作者: 杜曦云   来源: 画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摄影   虚拟世界   媒材   交互   艺术家   展示方式   对接   文化问题   当代性   互联网  
描述: 访谈时间:2008年2月3日访谈地点:北京玛斯德比艺术中心杜曦云(以下简称杜):你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当代艺术实践,而且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从当年的版画、油画到行为、装置、录像艺术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