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四进考场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油画家   考试方法   一本   吴冠中先生   艺术主张   中央美术学院   范画   一所   学校条件  
描述: 1端午节前有机会去看了一所中学,是北京的一所普通高中,偏重美术专业,不少毕业生是奔着美术院校准备高考的,他们白天上文化课,晚上安排美术的专业课。所谓专业课,就是“应试”课。这不奇怪,很多年都
洪凌
作者: 江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油画家   考试方法   一本   吴冠中先生   艺术主张   中央美术学院   范画   一所   学校条件  
描述: 洪凌
图像时代视觉审美方式研究——浅谈女性主义艺术家南希·斯佩罗的图像抉择
作者: 许琦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利夫兰   芝加哥艺术学院   视觉审美   巴黎美术学院   斯佩   学士学位   图像时代   艺术主题   女性运动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女性先锋艺术家南希·斯佩罗1926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1949年在获得了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后赴巴黎美术学院深造。斯佩罗是一位反传统的斗士,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发展,以及艺术主题、材料、视角的扩展,艺术家能够始终坚持个性,并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宣示女性价值。她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女性图像有如百科图书式的收集和世代相传的女人故事来表达画面,艺术家从中发掘出超过300个恰当有效的形象,这些丰富的积淀慢慢形成了庞大的图像库,她的艺术所带来的全新视觉感受在图像时代中进发出了辉煌的光彩。斯佩罗的作品表现的不是女性的个体特
自然还是人为?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
作者: 宋扶日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主张   雷克雅未克   埃利亚   拉维   休息区   装置作品   公共空间   艺术语言   作品形式  
描述: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1967年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他拥有冰岛血统,父亲是厨师,同时也是业余艺术家,母亲是一名裁缝。童年时期父亲的影响和冰岛的自然景观曾经深深地影响着他,并激发了他的艺术创想。埃利亚松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作品形式来阐释他对感官、运动、体验、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理解,他在作品中不断地
来自西方的影像
作者: 冯楠   张旻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籍专家   中国古代艺术   拼贴   汇报展   引智项目   宗教传统   外国专家局   文化知识   兰州城市学院   艺术主题  
描述: 2015年7月,在甘肃省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兰州城市学院国家高端引智项目成果汇报展在美术学院展厅成功举办。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是来自美国的Keaton Wynn、Matt Courtney
严友人:他的凝视与他的世界
作者: Toby   来源: 东方电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充仁   高等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美专   艺术主张   全盘西化   艺术殿堂   陈逸飞   上海美术   艺术投资  
描述: 历史,疑视着。诸圣,凝视着。他们,凝视着。请留步,请关注,这里有一位站在边缘观察的雕塑家——严友人。沧海横流,英雄本色。百年来,中国雕塑向何处去?有说回到秦汉的,有说全盘西化的。严友人则秉承和发展了恩师张充仁先生的艺术主张,高张"西法东魂"的气质,在雕塑界独树一帜。
方法论养成——雕塑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 唐勇   聂英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文化背景   学生作品   创作状态   艺术主张   语言方式   材料语言   创作观念   系科   学习过程   艺术语言  
描述: 聂英(以下简称“聂”):唐老师您有多年带毕业生创作的经历,作为任教老师,对本系科的学生作品应该都很了解,您觉得今年的雕塑系毕业展与过去几年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与变化?唐湧(以下简称“唐”):说到雕塑系这几年的创作变化,它所呈现出的面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以看到雕塑系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创作观念上,对传统雕塑中既已界定的语言样式和主题表达都有很大的突破,所以无论是外界还是学院对雕塑
无处安放的灵魂——观电影《梵高之眼》有感
作者: 闫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半生   画商   一幅画   精神错乱   无药可救   艺术主张   阿尔   梵高   雷米   高更  
描述: 影片讲述的是1889年5月至1890年5月间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故事,这年梵高36岁。不是因为他精神病发作,而是接受医生的建议。因为不久前,梵高因为绘画问题与高更产生激烈的矛盾,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1889年5月,在弟弟提奥的安排下,梵高到了圣雷米精神病院。期间,梵高忍受着病痛折磨和精神的压抑,坚持作画。油画《橄榄树林》《橄榄园》《圣米雷精神病院的花园》《晚空中的松树》和多幅《自画像》正是这一时期所作。然而,作品不
荒诞香蕉
作者: Caspar Sun Kim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艺术   拼贴   艺术批评家   美国广告   艺术革新   泰特美术馆   艺术创作   波普艺术   创作方式   艺术主题  
描述: 画廊和博物馆,面带严肃表情的观众,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学会构成了制度森严的西方高等艺术世界。不过,崛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主义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维爆炸,在视觉领域里开启了多元的创意思路。无论是艺术主题还是创作方式,艺术家都竭尽所能希望可以革新艺术,打破陈规。Collage(艺术拼贴)由来已早。早在公元前两百年的中国,当纸张第一次被国人发明的时候,这种技术就得到了应用。不过根据英国泰特美术馆的在线艺术术语词典,真正把collage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却是20世纪的事。在探讨绘画和雕塑之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