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然之】搜索到相关结果 86 条
-
默契天真
-
作者:
叶丽美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艺术家
默契
天地
才能
天真
自然之美
神明
-
描述:
清人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待人之神明才慧而见。”自然之美充盈在天地间,须心明眼亮、才慧聪颖之人才能发现并表现出来。所以,具备“神明才慧”是对艺术家的基本要求。艺术家如何才能获得神明才慧以表现充盈天地间的“物之美”呢?这个问题,宋代的美学思想应该能给予我们答案。社会生活的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宋代盛行“格物致知”的义理学术对宋绘画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这种风靡两宋的文艺思想推动宋画写实之风的演进并达
-
语溪忧思
-
作者:
李元洛
来源:
书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湖南祁阳
杜甫
《红楼梦》
当代台湾
余光中
湘江
元结
《石头记》
自然之美
-
描述:
大自然无知无觉的“石”,和中国古代文化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女娲炼石补天的幻梦,早就飞翔在先民的神话传说里,今天,不知谁还有幸拣到一块剩下来的五彩石?来代名书画家米芾爱石如命,昔人号为“米癫”,当代台湾名作家余光中称他“崇石狂患者”。清人曹雪芹的《红楼梦》故事,据作者说就是从大荒山下的一块顽石演化而来,难怪《石头记》是这部小说的另一嘉名。而列阵于湖南祁阳县城城西五华里湘江之滨的浯溪右群呢?它们则是因为中唐诗人元结的光临,才成为不仅具自然之美而且有人文之誉的胜地。
-
当代中国画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产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
蚌埠市
教研室主任
北京市
作品
安徽省
自然之美
意境深邃
中国美术
代表作
-
描述:
崔开玺,山东掖县人。1935年11月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协会员。主修油画,代表作有《演习之后》、《支前》、《长征路上写生》及《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后者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银牌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虎门沙角三战》、《北京保卫战》分别被广东虎门纪念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多创作表现内蒙古草原牧区风情及水乡农村民俗风貌作品,借以表达大自然之美以及祥和的民间习俗.画家的艺术创作潜藏着一种渴望返璞归真的底蕴,善以艺术家的眼光和整个新鲜活力的生命从大自然普通与平凡的存在中发现固有的美、潜含的美。其作品意境深邃,灵性自然,笔触平缓、内藏简约,时而跳动、激越、洒脱、笔法变化莫测,富于表现力,色调和谐、清新悦目,以写实的手法抒发内心的情感是画家的艺术特色。"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大自然并不断从写生中去探索个人的艺术语言。"这是画家的一贯主张。
-
中国当代美术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产业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
蚌埠市
教研室主任
北京市
作品
安徽省
自然之美
意境深邃
中国美术
代表作
-
描述:
孙向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于1956年.山东济南人。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该系油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美展.并获奖。曾在日本、法国、荷兰、新加坡、土耳其、香港等地展示。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日本富岗美术馆均有收藏。{可建国生于1932年.湖南邵阳人。青年时期就读于华中艺专。1949年始从事美术创作。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中国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东方书画社理事等职。早期他以水彩画、水粉画见长享誉画坛后专攻山水画。其作品被中南海、民族宫、银月}美术馆、荆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收藏。善于将山水的"自然之形’’、’内涵之神.’.融贯于笔端,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
自然色,生命的颜色
-
作者:
郑上保
来源:
环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之子
色彩世界
自然色彩
玻璃
现实生活
人工色彩
广告牌
城市
霓虹灯
生命力
-
描述:
生活在都市中,目及之处常是繁复的人工色彩,比如多彩的霓虹灯、斑斓的广告牌、缤纷的玻璃,它们铺天盖地地占领着整个色彩世界。因此,每逢要踏青,要看看自然的五彩,我们都要跋涉迢迢路途到郊外,甚至到人迹罕至的山林。蛰居在城市中,便是愈加渴望身边多一点自然色彩。
-
中国环保NGO的先行者——自然之友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境保护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保育
公众调查
公众参与
杨东平
国家民政部
自然之友
中国文化书院
教育类
政协委员
王力
-
描述:
1993年6月5日,自然之友的几位发起人举办了中国首次民间自发的环境研讨会——"玲珑园会议"。1994年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在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团体诞生,创始人是梁从诫、杨东平、梁晓燕和王力雄。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任会长,社会文化和教育问题专家杨东平教授任副会长。
-
美从哪里来?
-
作者:
曹敏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辑出版
《鼹鼠的故事》
图画书
编辑手记
自然之美
老鼠
代表作
世界
-
描述:
我发现我跟啮齿类动物很有缘分,小时候就喜欢松鼠、花栗鼠,而编辑出版的图书中,更是有《鼹鼠的故事》《鼹鼠姐妹奇遇记》,而这次,我看到的是一群老鼠,而且是14只。这是一套融合自然之美与亲情之爱的世界经典图画书,是日本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的经典代表作,畅销20余年,总销量近1000万册。该书获得日本图画书奖、小学馆绘画奖等奖项。版权销售至德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亚洲的图画书,这套书为什么能够深深俘获全世界众多家长、老师和小读者的心?这套书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我通过反复阅读,总结了以下几点: 画风细腻、过目难忘 “14只老鼠”的第一大亮点就是清雅柔和细腻传神的画风让人过目难忘。作者用工笔的细腻融和写意的传神,用占据全书90%面积的大跨页细腻刻画着大森林里的春夏秋冬、日出日落。小到一只瓢虫、一株小花小草,都能透过画面感受到它的动态和勃勃生机。 作者还善于运用视角和光影的变化来营造气氛,如《14只老鼠赏月》中,画面从地面到高空,从平视、俯视到仰视,从日落、晚霞到月亮升起,光线和空间层次的把握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在作画的时候,就会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主角,用老鼠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
山还是山,恋却不是恋——祭奠中国电影遗失的“纯爱”
-
作者:
铁力
来源:
电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三十年
情感
陶渊明
庐山
遗失
黑暗时代
三叠泉
白鹿洞书院
自然之美
-
描述:
"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东山如雪。"此为庐山百景之写照。在此山中,可观山峦之秀丽玲珑,浑厚雄豪;可赏瀑布之飘雪拖练,碎玉摧冰;更可登含鄱口,望天幕之下,云霞升腾,如梦似幻,宛若仙境。陆静修于此修编道藏;慧远悟道创净土;朱熹则一边聆听着三叠泉的玉龙走潭,一边在白鹿洞书院中大兴理学;而陶渊明和李白们则在这里留下4000多首传世之作,遗刻遍布庐山上下。当然,这座圣山之所以与世皆闻,也不得不感谢一部叫做《庐山恋》的电影。
-
古诗赏析:山居秋暝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林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气
理想境界
生活气息
字里行间
经典
王维
人格
动静结合
上流
自然之美
-
描述: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也被世人看做是王维的经典诗作之一。全诗意境如秋水般玲珑剔透,且在诗情画意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以自然之美来表现一种人格之美,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暗含了对高洁情怀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联整体着眼,大笔勾勒,以一"空"字领起,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空灵纯净的基调。"空山"、"新雨"、"晚秋",几个平实的字眼既交代了季节,也点明了状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清幽之气,其清新宁静之境如在眼前。颔联小处落笔,动静结合。"照"与"流",一
-
建水紫陶 遵循自然之道,充满生活之美
-
作者:
马军
来源:
中国周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粗陶
江苏宜兴
建水县
国礼
自然之道
元明清
古窑
荣昌
意大利米兰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描述:
碗窑村位于云南省建水县城北约1.5公里处。相传在宋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村后的山坡上,静卧着十多条元明清古窑遗址,残垣断壁之中,时不时能挖出属于宋、元、明、清、民国各个不同年代的青瓷、青花、红泥粗陶、细陶等残片。碗窑村出产一种神秘的陶器,这种陶器拥有“国礼”头衔,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驱。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碗窑村的建水陶惊艳亮相。一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