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接近灭绝的物种 华盖木
作者: 蒋宏   覃海宁   来源: 科学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科植物   华盖木   木莲   珍稀濒危   植物标本   云南省   物种   邮票   灭绝   自然之美  
描述: 如果你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一定还记得1986年我国发行的那套珍稀濒危的木兰科植物邮票:1个小型张和3枚邮票。其中小型张上的华盖木、大果木莲以其巧妙的构图、精湛的工笔和鲜活的色彩完美地再现了木兰科植物的自然之美,至今它仍然是我国植物题材邮票中的精品之作。20年过去了,能有
梁从诫:“自然之友”是心灵的家园
作者: 孙冉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   环保工作   中国   知识分子   梁从诫   环境宣传教育   环保NGO组织   “自然之友”  
描述: 1993年6月5日,在北京郊外一座荒废古塔下,40余位知识分子席地而坐,忧患地讨论着中国环境的恶劣现状。这是中国民间首次自发组织的环境研讨会,即"玲珑园聚会"。9个月后,"自然之友"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家民政部注册成立,的民间环保团体诞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担任会长,从此开始了他12年之久的环保工作生涯。如今,"自然之友"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环保NGO组织之一,但是在地方希望小学,依然有人把来进行环保教育的梁从诫和工作人员当成兜售图书的骗子而拒之门外。直到与希望工程合作,开展"绿色希望行动",这个局面才得到改变。
艺术创作与“道法自然”:读“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
作者: 高雨辰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自然和谐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艺术创作   精品   艺术形式   道法自然   自然之美   中国国家博物馆  
描述: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推出的第一个大型的国际交流展,堪称艺术盛宴。展览以"自然"为主题,展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近130件世界顶级艺术珍品,展现古往今来西方画家、雕塑家和装饰艺术家如何描绘心中的自然。"自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结
从“写境”到“意境”
作者: 王平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写境   传统山水画   主观精神   中国绘画艺术   意境   精神境界   自然之美  
描述: 在悠久的中国绘画艺术长河中,山水画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山水画由六朝发端到唐代的繁荣,再由北宋至元初,可谓六法齐备,境界全出。它源于自然却能超越自然之美,它是依赖于个人主观精神,将自然升华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之中,运用笔墨谱写自己的生命创造,营构自己的心灵世界,画家将客观物象与主观心象相融,是一种充满情感因素的意象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心性融入。
顺其自然(三章)
作者: 俞强   来源: 绿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蝴蝶   河流   韵律   自然之道   蓝色   亲亲   静寂   发刷   节奏   两岸  
描述: 自然之道一缕清晨的光,穿过群星与大地边缘的静寂,触摸蓝色与旷野的怀抱。一架小桥在河流的两岸支起田野的空旷,守护着一年四季的流水与沧桑,一架犁,以轻盈的韵律与节奏,翻开黑黝黝的泥土,酝酿新的一日与希望。一把玲珑
渴望晴明
作者: 查干   来源: 绿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日丽   山川大地   自然之理   人口集中   一叶障目   煤炭燃烧   希腊哲学家   远走他乡   知者  
描述: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学会享受清风明月》。友人刊发时,出于好心,将其改成《把清风明月珍藏于心》。美是很美了,只是忽略了我写此文的初衷。在标题里,用"学会"二字,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您想,老天赐予我们每个人清风明月,可是我们不懂得享受,或者没条件去享受,是不可惜?有些人有了金钱,就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远离了清风明月。而有些人则忙于生计,两头不见天日,顾不上去享受清风明月。这是人类的悲哀。而现在,清风明月正疏离于我们,远走他乡,不愿回头。趁机而入的是霾。霾,何物?是空气中的魔。它来自煤炭燃烧、汽车尾气、扬尘等。我们感到了它的恐怖和龌龊。觉醒之后,才懂得什么叫做不寒而栗。但,为时已晚。接踵而来的是讽刺挖苦、怨天尤人,连校园里的雕塑,都戴起了口罩。口罩罩住了一
< 1 2 3 ...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