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管齐骏:戏外的情感泼洒
作者: 顺时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密码   记者   观众   后现代   抽象艺术   对应物   作品   大都市   格子布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下个月,巴塞尔将举办一个很有意思的艺术展:粉墨登场——中国京剧展。但这个展览突破舞台艺术的范畴,没有想象中的京剧表演,大约也没有演员赶场子,而是梳理中国京剧的发展演变历史,展品包括戏服、乐器、道具以及在西方人眼里很惊诧的“跷”等元素,当然还有表现京剧的绘画。策展人来到中国,找了不止两百个画家,最后看到管齐骏的作品,马上OK!他认为管齐骏的作品里不仅有演员,还有色彩、有中国强烈的文化元素与符号,也容易被欧洲观众接受。于是管齐骏拿出一小批作品送展,最大的作品是四条屏油画,高达2米,色彩斑斓,载歌载舞,画中有戏,戏里有声。 在中国画坛上,管齐骏是横跨中西两界、独具个性的画家,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画连环画,所以他的造型能力一直是很强的,1995年去了加拿大,并在那里当选为中国画会会长,国际名家联合会加拿大分会会长。十年后回到中国再谋进一步发展,但还是继续出任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他刚去加拿大时,作品就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卡尔加里市市长赏识,遂建议他开画廊的妹妹代理他的作品,同时他还在卡尔加里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管齐骏是幸运的,一踏上异国土地就进入了艺术市场。
节庆辉映在鬓边襟际
作者: 孟晖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会议员   日本政治   政治家   核辐射   新政府   日本人   年轻一代   日本建筑   无家可归者   思想倾向  
描述: 将近中秋节,人们一边抱怨月饼贵且太油太甜,一边争相买月饼和送月饼,同时叹息传统节日的内容日益萎缩,缺乏魅力——年年如此,今年亦复如此。就是没有设计师想到把定陵出土的明代皇后“玉兔捣药”耳环加以复制,让这昔日的妙物于佳节之际垂晃在女孩们的颊际。 祖先的时光中,差不多半个月就会有一个节日,大约是因为没有如西历那种七日一周的节奏,便靠大大小小的节庆来为四季标画出清晰的刻度。妙的是配合着农业社会随岁月循环渐次变化的生活内容,似嫌密集的节日五彩缤纷,彼此绝不重复。到了宋代这个绘画艺术与工艺美术的黄金时代,才华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与巧匠们敏锐地认识到,鲜明多变的节日风俗足以成为“主题”、“纹样”、“图案”的宝库,于是,节俗中最有意趣的细节与片段被他们提炼出来,栖落于服饰与首饰之上。创作的活跃促生了一项新的快乐,即,在每个节日,人们——特别是女性——都必须佩戴呼应节日主题的首饰,衣裙的纹饰也一定要扣合具体的节俗。 因此,昔日,营造华节氛围的不仅是特定的食品、陈设物、祭祀礼仪,人们的打扮以更为活泼与精美的方式宣告着这个日子的特殊性。例如,立春时人人都在钗头悬挂小小春幡,上元节是以赏灯为名目的集体狂欢,端午节不仅有龙舟竞渡,还要制作艾虎符,于是,在这些节日的当天,女性首饰与衣服的纹样便须分别与春幡、灯笼、竞渡、艾虎等内容挂钩。
似是而非,最好! 工笔画家余启平谈中国元素
作者: 李会娜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   东方主义   工笔画   艺术性   当代中国   中国元素   表达   诠释传统   作品   阐释者  
描述: <正>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够做到死,就是莫大的幸福。——余启平相较于文字,余启平更擅长于用画表达他对当代中国的理解和看法。他对"传统"和"现代"天衣无缝的嫁接,被誉为是"新东方主义"的阐释者。"中国元素"于他,不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而是必须也是唯一能用的宝藏,因为他作品的全部,都是活色生香的"中国元素"。他在以艺术之名,用"中国元素"精心创造并经营"余启平"品牌。但他并不过分拥抱市场,而是与商业保
散文诗:在我仇的内心永远温暖如歌
作者: 卜寸丹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埋   成绿色   拓荒者   井水   贵州   命运   杂草   岁月   油画  
描述: 文本研究与创作的光明未来…… 而此刻,我惟一能做的是记下7月6日至8日的那些瞬间,那些故事,像一幅幅油画,苍劲结实,挂在记忆之墙。 这次双乳峰之旅,崇高,神圣,纯真,烂漫。 因为笔会正值“2011中国
散文诗的最终文卷:充分满足
作者: 谭延桐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需求心理   作家   诗歌   生命哲学   生命艺术   散文诗   阅读者   文卷   波德莱尔   满足  
描述: 一直以来,真正屹立、超拔、有大气象、让人心仪的散文诗还是太少,大多还停留在对"玲珑美"情趣美""意境美""空灵美"等等的迷恋上——不是说这样就不好,而是从"接受美学"上来考察,人们的期待疆域已经普遍拓宽、加大,如果仅是这
广西方志馆迎来首批参观者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地方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方志馆   中学地理   广西   南宁市   小学生   图书资料   参观者   早报网   史志  
描述: ,他们当中有市民、中学地理老师、小学生,还有一位年过七旬、正在义务编写本村村史的老者参观者通过图书资料库,史志博物馆中的文字、图片、雕塑
绸缪后卡扎菲时代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世纪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扎菲   独裁者   美国   国防部长   利比亚  
描述: 8月23日,卡扎菲寓所所在地阿齐齐亚(Bahal-Aziziya),这位利比亚独裁者最钟爱的雕塑——一只握碎美国战机的拳头——已成为他口中的“鼠辈们”的唾弃对象。这一天终会到来。不过,当8月16日美
浅谈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
作者: 徐伟丹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发现   新闻敏感性   艺术创造   写作   采访   雕塑家   偶然性   价值   新闻工作者  
描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段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他说的是艺术创造的问题,但也特别适用于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新闻,说到底是对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
没有笔到不了的地方—屠宏涛访谈
作者: 吴蔚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工作者   绘画艺术   屠宏涛   油画  
描述: 吴蔚(以下简称“吴”):人偶很早就成为你作品的一个核心部分,它们以艳丽、破碎、颓废的形象出现,有什么寓意?
投资当代艺术“慎”者为王
作者: 刘佳   来源: 光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收藏   投资者   艺术生态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   艺术品市场   油画  
描述: 西方收藏家花了近10年把仓建好,现在他们需要兑现,他们这样运作是聪明且合理的201 1年元旦,温州博物馆两场当代油画展着实火了一把。开展仅3天便吸引逾1.7万人次观展,开展首日5幅作品即被拍走。一些作品甚至拍出了500万元的高价。据了解,上海
< 1 2 3 4 5 6 ... 56 57 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