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细】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胎内感染疟疾一例
-
作者:
吴辉云
刘隆萍
来源: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垂直传播
胎内感染
疟疾
网织红细胞计数
江西省
间日疟原虫
实验室检查
景德镇市
消化道症状
配子体
-
描述:
/L,Hb:60g/L,WBC:14.8×109/L,中性44%、淋巴48%、单核8%,网织红细胞计数:3.8%。其母主诉:怀孕前有疟疾病史,经治疗暂时得以控制。怀孕6个月时,疟疾复发,有间日疟症状
-
水彩画亦有“厚重”、“深刻”的属性
-
作者:
俞进军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得
表现手法
水彩画
工笔重彩
写实油画
处理手法
特殊效果
表现技法
效果论
细部处理
-
描述:
,希望水彩画在变,不再是一些老技法的重复,这些观念的变化,带动了水彩画的变革.水彩画从材料到技巧的表现都有自身的特性,水彩画可以表现写实,细部处理丰富,它可以借鉴工笔重彩的技法,颜色可以一层层地往上罩
-
湿法刻蚀对全息微光学元件表面性质的影响
-
作者:
曾红军
郭履容
陈波
庞霖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影液
自适应光学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
国家重点实验室
湿法刻蚀
信息光学
微细加工
作用位点
表面性质
微光学元件
-
描述:
湿法刻蚀对全息微光学元件表面性质的影响曾红军郭履容陈波庞霖(四川大学信息光学研究中心成都610064)浮雕型全息光学元件(HOE)在红外光学、自适应光学、光互联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全息记录材料曝光后,其潜像要经过显影等后处理(湿法刻蚀)才能获得浮雕。...
-
说明文中的四种描写方法
-
作者:
贾书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石拱桥》
集中与分散
工笔细描
说明文
渗透式
重庆
描写方法
语言色彩
点缀式
架空索道车
-
描述:
说明文中的描写灵活多变,或集中与分散安排,或与说明紧密结合,或渗透在说明中。这种描写的语言色彩浓淡皆宜,或轻描淡写,或浓彩渲染,或简笔勾画,或工笔细描。下面就说明中的描写方法介绍几种。 1.白描式
-
无创性肺毛细管血管楔压测定研究的进展
-
作者:
乐美成
江兴玉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测定
无创性
肺毛细血管楔压
-
描述:
无创性肺毛细血管楔压测定研究的进展乐美成江兴玉(综述)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医院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是判断左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及对其严重性的评价,也可用于指导对危重患者的抢...
-
国外信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粉末冶金工业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波辅助
金属间化合物
隧道窑
超细粉末
工业化生产
金属注射成形
粉末冶金工艺
铁基粉末冶金
等离子放电
316L不锈钢
-
描述:
国外信息
-
CYX31—1007型高频振动细筛的应用
-
作者:
龙霄
吴伯增
来源: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寿命
振动电机
GYX31—1007型高频振动细筛
高峰锡矿
选矿厂
给矿器
筛分效率
硫化矿
处理能力
锡石过粉碎
-
描述:
型高频振动细筛后表明,该细筛处理能力大,筛分效率高、生产费用低,设备运转率高,减少了锡石过粉碎,为选别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
移动式煤泥脱水设备
-
作者:
李泽普
来源: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细粒煤
工业用水
设备处理
滤板
滤饼
最终产品
脱水设备
离心脱水机
耙式浓缩机
给料
-
描述:
方便,适用范围广,处理能力大等特点,是一种可供我国借鉴的新型煤泥脱水设备。该设备第一部分由快速过滤卧式螺旋卸料离心脱水机、耙式浓缩机和絮凝剂定量给料装置组成,具有05mm分级、粗粒煤泥脱水、极细粒煤泥
-
略化·纯化·美化
-
作者:
童加勃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罗马假日
人物关系
细描
创作模式
类型片
《廊桥遗梦》
爱情片
叙事手法
爱情纠葛
-
描述:
我们把最近放映的《情归巴黎》以及前些年的《出水芙蓉》《罗马假日》《云中漫步》《廊桥遗梦》等好莱坞名片放在一起考察可以看出,它们遵循着相近的创作模式。 比如,影片把社会背景简略,不重在反映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是工笔细描两性之间的浪漫爱情纠葛,社会背景仅充当
-
老树新枝——记文物修复新秀 胡礼芳
-
作者:
钱雯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文
青花瓷器
修复后
修复前
上海博物馆
釉里红
新秀
嘉靖年间
仔细看
文物修复
-
描述:
数年前,我去采访上海博物馆高级文物修复师胡渐宜先生,在他家里曾经看到一件明代嘉靖年间的青花釉里红大碗。 “这个碗,是我女儿胡礼芳修复的。”胡先生一边向我展示这件弥足珍贵的文物,一边介绍说。其自豪、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我看了修复前拍下的破损的碗的照片,再仔细看了这只完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