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钱松由的花鸟画
作者: 刘毅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作品   花鸟画   新金陵画派   艺术审美特征   山水画创作   中国美术史   傅抱石   浪漫主义精神  
描述: 画派”正是由于傅抱石的开创,钱松曲、亚明、宋文冶、魏紫熙等人的实践,完成了一个画派萌芽、发展和成熟过程。钱松曲以“山水画反映时代精神”的系列山水画作品,将现实题材与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
众评朱新建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精致化   里面   感觉   室内装饰   表达   东西   历史时期   作品   线条  
描述: 近日笔者见到以国画见长的著名画家朱新建画的一批油画,从这批作品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笔者预感到他的油画艺术将在未来中国油画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何辉几乎所有的研讨会我都光顾,而这样一些很正规的研讨会,我绝对不会发言。新建这个展览我一定得讲,而且我很高兴把我的一些喜悦之情在这里表达一下。新建的画我老看,因为他是"老革命"了,很多年
艺为何物——钱松嵒的红色系列山水画再品读
作者: 马明宸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主体形象   革命者   革命精神   红色系列   艺术家   改造   中国画   时代精神   写生  
描述: 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文艺主题是社会形态优越性宣传和党的光辉革命历程的再现,相比于油画与年画,中国画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迟缓和艰难,于是"改造"成为画家们自觉意识到的、也是国家文艺机构期待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新成立的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频频举办展览,推出"新国画",全国美术家协会帮助画家深入生活、开展写生,开启了中国画变革的前奏。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保护传统文化"的民间呼声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政策相激荡,国家吸纳清末民国时期美术学院之外的画坛耆宿成
写意画法与写意美学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精神   思维方式   中国美学   意象艺术   写意画   中国画   中国绘画   中国文人画   概念   不似之似  
描述: ,主要是有感于全国美展即国展制作之风过盛,精细描写过多,有失创作激情的发挥。更深刻的原因是有感于西学覆盖,在西学东渐百多年来,中国画的写意概念被埋没、被淡忘了,甚至遭到了批判。回顾“五四运动
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咀嚼吴冠中关于风景画的三句话
作者: 王贵胜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散点透视   光色   山水画创作   构图   吴冠中   内核   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描述: 吴冠中的风景画(包括油画、水墨画),直接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也继承了他的老师林风眠在水墨画上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富于创造性,令人耳目一新。吴冠中关于"笔墨等于零
片言.片段
作者: 方政和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心   艺术   柔软   画面   双眼   天空   柔顺   凝结   渲染   精神  
描述: 一 洒了一片青,又罩了一层蓝,无数次来来回回的水濡与墨染,情境悄然铺陈,场景徐徐展开,清丽的花、繁茂的树就在面前,我眯着双眼,寻找着画面上等待栖枝的鸟…… 鸟把自己当成一片树叶,长在繁荫的密密匝匝中。风吹过树林,它隐成一片落叶,缓缓飘落在树荫清亮的地面上,树荫之上是浩大无边的湛蓝,鸟扇动双羽,毫不费力地上升,它成了苍穹间一朵最小的云,云与鸟是天空的孩子,天空母亲将它们悉心照看。飞渡的乱云与逆风的鸟踏上了开阔的天际,不知它们一路飞行,是否一直相互傍依? 工笔是一种慢的艺术,多年来,我乐于享受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日日渲染,在词不达意与时有煽情之间摇摆。鸟是蓝天的行者,飞翔的身姿总被人们惦记。我爱它们姿态各异的飞翔,画上了一只鸟,我把这当成是与自然的另一种重逢,或是一种可期的相遇,茂密、高高的枝桠上栖身、安顿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掠过天空的鸟,坦坦荡荡,我吃力地仰着头—鸟在天上,它们形只影单,穿过无尽的风尘,在遥远、目不能及的向往中为我们带来了辽阔的景象和宽广的胸怀。风拂羽翅,柔软无声,它们行经千里万里,无意中拯救了我们天生难以言喻的盲目与短视,也暂时遮掩了我们太过平凡的窘态与不安。
人物画“大写意”的精神意蕴及其艺术实践
作者: 陈一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创作实践   似与不似   艺术实践   书法入画   大写意   写意人物画   艺术精神   写意画   中国画  
描述: 在中国绘画史上,大写意人物画是一个晚熟的画种,它是在工笔人物画取得辉煌成就以后,才开始显露创造生机的。五代画家石恪将水墨法运用于人物画,开创了大写意人物画创作的新天地。之后,宋代梁楷进一步拓展了水墨写意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水墨淋漓、气韵生动的大写意作品,成为水墨大写意人物画发展的里程睥。然而在梁楷之后,大写意人物画一蹶不振,几成绝响。明清时期始有吴伟、张路、徐渭以及黄慎、任怕年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山水花鸟画家旁涉写意人物画,但是他们的创作仍缺乏恢弘气象。
东方彩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工笔画、日本画当代精品大展评选活动在京举行
作者: 何非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活动   建交   中国工笔画   东方     当代   精品   日本画  
描述: 2012年6月11日,东方彩韵——中日建交40周年中国工笔画、日本画当代精品大展评选活动在北京雅昌艺术馆举行,来自中国与日本的10位评委对八十多件中国工笔画进行现场评选,并评选出50件中国工笔画作为中方的参展作品。
《维米尔的帽子》与“时代之眼”:一种图像文化史的案例解读
作者: 胡泊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融   绘画题材   社会文化   荷兰   艺术阐释   艺术史   时代精神   维米尔   案例   历史研究  
描述: "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人人身处世界网络之中,社会、艺术、历史亦然。这是卜正民(Timothy Brook):Vermeers Hat: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Global World(2008年7月出版),中文译为《维米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2010年出版)的主旨思想。作者选取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Vermeer)和范德布赫(van der Burch)的绘画作品,以画中出现的景与物品为线索:如《台夫特一景》中的河港、《军官与女子》中的海狸皮帽、《读信女子》中的青花瓷盘、《地理学家》中的世界地图、《持秤女子》中的银币等,为我们揭示出17世纪荷兰与全球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融。
潮州木雕的艺术意蕴
作者: 章慧珍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雕刻   文化底蕴   沿海地区   艺术风格   木雕艺术   精神追求   潮汕地区   潮州   民俗文化  
描述: 、福建龙眼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并称为中国四大木雕。潮州木雕题材丰富、雕刻精细、工艺精湛,最具特色的是层层叠叠、玲珑剔透的多层镂空雕和金碧辉煌的金漆木雕。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
< 1 2 3 ... 48 49 50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