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神内】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对传统文化图像的借鉴
-
作者:
冯学文
刘晗露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
精神内涵
艺术创作
图像
中国当代
油画创作
借鉴
-
描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历代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在艺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不断探索,努力寻求本土文化的支撑,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油画创作中借鉴、挪用传统文化图像,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新的艺术理念,以独特的中国文化身份和视觉形象特征展现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使传统文化图像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赋予新的文化意义,为中国传统文化图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是,在当代油画创作中借鉴、挪用传统文化图像应该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符合当代人的精神向往和理念诉求,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旺盛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
论陶瓷绘画艺术的意境表达
-
作者:
蒋礼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艺术意境
精神内涵
陶瓷绘画
绘画艺术
实践活动
形式法则
-
描述:
陶瓷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是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陶瓷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本文以我个人的创作心得,来谈谈对陶瓷绘画艺术意境表达的体会和心得。
-
谈当代刻瓷艺术精神内核的塑造
-
作者:
江和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精神内核
刻瓷艺术
当代
-
描述:
刻瓷艺术的本体语言是刀味与瓷味的融合,当代刻瓷艺术在创作中需要在本体语言的基础上加强对精神内核的塑造,走出以技法为重的误区,要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
写实油画的出路在哪里
-
作者:
唐羽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写实主义绘画
精神内核
写实艺术
艺术家
写实绘画
陈逸飞
改革开放
思考
油画
-
描述:
有些人将这个展览看作是对陈逸飞去世8周年的一个纪念,但其实是对一个时代的纪念。这个时代就是中国写实油画的蓬勃时期,就近来说,也许就是从70年代末开始,到新世纪最初几年慢慢消退。现在是不是写实主义绘画的末期?从时间上看还很难说,但影响力已经明显弱了,就像一片白茫茫的芦苇,你站在江边,寒风阵阵吹来,几只白鹭飞去,自然会感到一种诗意的苍凉。但这种弱势的呈现,并不是说这个画种、这路风格就真的走到了尽头,而是写实绘画的精神内核能否继续提供一种思考的力量,自省的力量?这一点,是艺术家和观众都在思考的问题。
-
当代工笔人物画与传统笔墨精神小议
-
作者:
陈濯非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西方艺术
传统
精神内涵
改革开放
画面结构
笔墨精神
当代
-
描述:
工笔人物画在近30年来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当代艺术家更好地了解了西方艺术,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画家们脱离生活,淡化感情和缺乏精神内涵,画面意境没有深度,缺少"意"的所指,内涵不够丰富。另外,一种"矫饰"的东西正成为当代工笔画
-
沃尔夫冈·菜普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间要素
天然物质
精神内涵
沃尔夫
象征意义
装置作品
天然材料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菜普擅长以天然材料来创作雕塑与装置作品.如蜂蜡、大理石、木头、大米、花粉等。学医出生的莱普从这些天然物质中发现表象的象征意义,探索生命的本质。他从1977年开始用花粉创作,此后便于每年春夏,在德国南部的小村庄附近采摘花粉。这一孤独的、仪式化的过程,也为其作品赋予更丰富的时间要素和精神内涵。此次存纽约现代艺术馆展出的榛子花粉,是莱普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收集的。
-
陈春作品赏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水墨
中国传统绘画
插画
水墨艺术
精神内涵
艺术家
元素
审美特质
中国水墨画
中国画
-
描述:
陈春江苏淮安人,200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攻读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比较研究方向,2008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女陶艺家协会会员。毕业留校任教以来,致力于陶瓷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在《美术与设计》
-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绘画精神的自觉
-
作者:
赵保林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主体精神
表现性
个性语言
绘画精神
精神内涵
艺术家
表现形式
绘画创作
当代绘画
-
描述:
图式及审美准则,极大地拓展了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精神内涵。"绘画,意味着艺术家的目标已不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用最一目了然的形式画入图中,而是着眼于他看物体时的角度和精神状态。" [1] 从艺
-
浅谈陶瓷山水画的写意与意境
-
作者:
李善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花鸟画
空间范围
精神内涵
构图
人物画
中国画
画种
中国山水画
近景
-
描述:
在中国画界或者说在陶瓷三大画种行当里,人们一般称人物画为传神,翎毛(花鸟)画为写实,山水画为写意。因为各自表现的对象不同,人物画重神态,花鸟画重情趣,山水画重意境。在构图上,人物与翎毛画以近景特写、折技手法居多,即便有背景,主景一般也是放在近景的位置上。相对而言,山水画由于境广景深,空间范围大,有平远、高远、深远三种透视景区,主景不一定是放在近景上。而中、高、远、深之景不可能如近景之物,看得较为清晰,用肉眼看只是大致一些形象。并且,不同的天气、季节、昼夜、晨昏还有不同的差异,写其意也势在必然。因此,中国山水画乃至陶瓷山水画作者往往需要采取一些意象的方法即写意的手法,而这个意象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还须通过自然、含蓄、精练的笔墨形象,更加真实生动,更加典型概括地表达景象的本质特征。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在其山水画中,画中国南方山石、林木、溪流,运用许多看似杂乱、不规则的多种点线面的笔触和浓、重、厚、密等墨色,其实极其形象地表现了江南丘陵山区郁郁葱葱,草木华滋及不同空间和气象的自然景观。当然,三大画种里面都有工笔、兼工带写、写意等画法,但行话里归纳的各自典型的特点,尤其山水画的特点,还是具有经典性和象征性。
-
“道法自然”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启示
-
作者:
饶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陶瓷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
精神内涵
道家思想
艺术作品
创作者
当代
重要组成部分
道法自然
-
描述:
一、引言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陶瓷艺术家们不负历史使命,创作出很多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但是,当代的陶瓷艺术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促进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这是当今陶瓷艺术界所面临的难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道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仍是当今陶瓷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可资借鉴的源泉,在陶瓷艺术中注入“道法自然”的思想,能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更深的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