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精神内】搜索到相关结果 231 条
-
“道法自然”对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启示
-
作者:
饶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陶瓷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
精神内涵
道家思想
艺术作品
创作者
当代
重要组成部分
道法自然
-
描述:
一、引言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陶瓷艺术家们不负历史使命,创作出很多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但是,当代的陶瓷艺术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促进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这是当今陶瓷艺术界所面临的难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道法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仍是当今陶瓷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时可资借鉴的源泉,在陶瓷艺术中注入“道法自然”的思想,能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更深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
釉色之魅与陶艺创作思辨—浙江古窑之行扼真
-
作者:
郑德东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陶艺
釉色
艺术审美鉴赏
-
描述:
基于2006年5月至6月的浙江古窑学术考察之行,将大量珍贵资料整理分析,在釉色的精神表现与创作方式的关系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一种精神超越的要求—这种有强烈的审美关怀价值,提高到釉色的择取与技法的演变高度上来进一步探讨。
-
论陶瓷绘画
-
作者:
韩志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精神内涵
有机融合
陶瓷绘画
实践活动
形式法则
瓷器
-
描述:
陶瓷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在瓷器胚胎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即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所以,对陶瓷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
-
浅谈青花与国画
-
作者:
陈其兵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精神内涵
有机融合
陶瓷绘画
实践活动
形式法则
瓷器
-
描述: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在中国绘画史的演变过程中,景德镇青花艺人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国画的绘画技巧,并融进了自己的思想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风格,青花瓷以其幽靓明净、素洁雅致、娇而不艳的独特风格独树一帜。
-
界首“刀马人”三彩刻花陶艺术的审美特色
-
作者:
高峰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皖北地区
审美特色
装饰纹样
中国彩陶艺术
精神内涵
刀马人
彩陶纹样
文化特征
刻花
戏曲艺术
-
描述:
中国彩陶艺术历经千年演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多种风格样式,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界首彩陶与宜兴紫砂陶、望城铜官瓷及景德镇瓷齐名,是流传甚广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由于皖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俗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其彩陶纹样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
关于壁画“九歌”的创作
-
作者:
姬德顺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青铜浮雕
报社
审美思维
时数
精神内涵
作品体现
《九歌》
武汉
编叶
-
描述:
受武汉晚报社的委托,在武汉晚报社副总编叶圣华和美术主任编辑严其昌的策划下,我和陈舒舒,林宝华、徐鸿四人,历时数月,共同创作了宽15米、高2.4米的巨幅青铜浮雕壁画,这个规格就目前来说,国内还是少见的。
-
艺评家谈傅新民作品
-
作者:
洪惠镇
邵大箴
邱志杰
卢杰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天地大美
精神内涵
根雕艺术
人的因素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品
抽象构成
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傅新民先生的作品使我震撼的原因,是他作品的精神内涵。他的这批作品,都是抽象雕塑,主题大多是根雕艺术的惯性延续,是长期企图参透自然奥秘生命轮回的努力的新起点。所不同的是,在根雕里,他只是拜倒在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用人类的谦恭,像对待神明一般地供奉那些天地大美的精华。而在抽象雕塑里,他加入了人的因素。自然力与人力,冲突对抗或协调谐和成激动人心的生命乐章,两者缺一不可。不管是冲突——钢管穿扎或钢筋缠绕着树根,还是协调——树根与钢管钢板互相贴附,它们都使观众联想与思考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使得这批雕塑,具有了意味深长的精神内涵,不是简单的抽象构成。
-
民国女子美术先驱——张荔英油画研究
-
作者:
陈明园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
形式语言
风景
人物
张荔英
精神内蕴
油画
-
描述:
张荔英作为民国时期又一位“失落”的女性西画家,其艺术成就值得在当代予以关注。本文试图以人物、静物、风景为三个解读板块,深入剖析张荔英油画作品中所特有的形式语言与精神内蕴。
-
民国女子美术先驱
-
作者:
陈明园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
形式语言
风景
人物
张荔英
精神内蕴
油画
-
描述:
张荔英作为民国时期又一位“失落”的女性西画家,其艺术成就值得在当代予以关注。本文试图以人物、静物、风景为三个解读板块,深入剖析张荔英油画作品中所特有的形式语言与精神内蕴。
-
试析吴雅琳师生雕塑艺术的精神内涵
-
作者:
徐霖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吴雅琳
雕塑艺术
-
描述:
吴雅琳师生的雕塑作品,既能守住现实主义语言,又能把精力放在中国古典雕塑的深度研究和对新技术的探索。为此,笔者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注解吴雅琳师生雕塑艺术的精神内涵。
<
1
2
3
...
6
7
8
...
22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