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80后,你能炫出点什么
作者: 希洛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市场   上海青   艺术家   时代特色   青年人   美术创作   精神气质   获奖作品   美术馆  
描述: 经过三个月的作品征集与评选,由刘海粟美术馆等主办的“炫·2011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日前揭幕。一个月内,展览将分别在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和明圆文化艺术中心展出。 上海青年美展两年一度,办到今年已是
尤伦斯“撒娇”?
作者: 金姬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市场   上海青   艺术家   时代特色   青年人   美术创作   精神气质   获奖作品   美术馆  
描述: 出货成功 中国当代艺术品在4月3日晚迎来一场盛宴。 在香港苏富比2011春拍专场“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现场,张晓刚的油画《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7906万
历史长河中的那点“漆”
作者: 郎红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市场   上海青   艺术家   时代特色   青年人   美术创作   精神气质   获奖作品   美术馆  
描述: 这是一个富有贵族气息的艺术展——沈克龙艺术展。这里所谓的“贵族气息”,指的是艺术气质上的矜贵与精神品格上的脱俗。自古以来,这两种中国诗人的基本素养,在当下钱潮汹涌的态势下,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了。而在沈克龙身上,还被当作易碎的珍瓷那样保留着,并通过他的作品传递给公众。这个艺术展在北京大学赛克考古与艺术中心举办,展期长达整整一个暑期,这使得北大学生有机会细细品赏对他们而言还相当陌生的艺术品种——其实所谓“陌生”,又是一种天大的误会啦。大漆的光泽与温润,其实是他们的童年歌谣。 展出的作品都是漆艺家沈克龙近年来创作的以中国天然大漆为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极富当代艺术理念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漆艺。在中国文化欲向世界产生更大影响的急切诉求中,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大目标下,沈克龙从油画创作转向大漆艺术的探索,似乎也适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但是事实上,他却想得没那么复杂,他只是孜孜以求地回归中国漆文化的本原,然后通过自己的感悟将中国漆文化的精神传承与光大。正如艺术家所言:“这些年我把所有精力都投在漆上了,希望通过对漆的意义理解来创作一批作品。因为漆不仅是福建的文化资源,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物质形态之一
碰撞“乡愁”:当刘小东遇上侯孝贤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市场   上海青   艺术家   时代特色   青年人   美术创作   精神气质   获奖作品   美术馆  
描述: “也不是说我牛或啥的,看了就看了,没看就没看。”3月16日傍晚,当笔者追问侯孝贤是否看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1993)与《侯孝贤访谈录》(1997)且有何观感时,这位台湾导演表示,没有看过日本青年导演是枝裕和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向自己致敬的这两部纪录片。可能担心别人以为自己故作清高,侯孝贤进一步解释:“他们也没寄个碟给我。”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杂志3月的创刊号上,恰好刊出导演贾樟柯的长文《侯导,孝贤》,但侯孝贤也没看过,他希望机缘成熟时看看这些致敬之作。 这个夜晚,侯孝贤一顶帽子一双白球鞋地出现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是因为这里正播出其团队为艺术家刘小东个展《金城小子》拍摄的同名纪录片。在侯孝贤和刘小东对话时,他们共同的朋友、侯孝贤武侠新作《聂隐娘》的筹备编剧之一阿城坐在影院最后一排,默默地捧场。 3月19日至4月9日的每周六晚,72分钟的完整版《金城小子》将在UCCA轮番上映。 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城里人 《金城小子》是刘小东近期最重要的个展,它在去年11月17日至今年2月27日的展期中共吸引了5万余名观众。展览包括刘小东的20余幅油画、200余篇生活记录以及侯孝贤监制、姚宏易执导的同名纪录片。
张培力:确切的快感
作者: 路涌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市场   上海青   艺术家   时代特色   青年人   美术创作   精神气质   获奖作品   美术馆  
描述: 上海的民生现代美术馆于7月16日到8月14日举办张培力回顾展。作为中国录像艺术史上的关键人物,此次艺术家张培力个人回顾展,收集并展出他自1988年至今的23件作品,其中有多件是首次在学术机构展出。他的作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电子媒体领域提供了多样化背景,并给实验艺术家中的年轻一代带来新视角。 张培力1957年生于杭州,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1984年毕业于该校油画系。他毕业之时,正处于中国大陆文艺思潮汹涌澎湃,审美观巨变的风口浪尖。被称为“85新潮美术”的这场运动延续了“星星画会”的政治热情,但却赋予了它一种严肃和宏大的哲学使命,要么参加,要么走开,这几乎是那时运动现场的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张培力是这场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张培力创作的《仲夏的泳者》、《休止音符》、《今晚没有爵士》、《X?》等一批具有超现实风格的绘画作品,给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珍贵档案与真诚思想。并且作为“85”新潮美术运动的核心人物,张培力还参与筹建了“池社”等团体,是“理性绘画”学派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88年,他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30》,然后全力投入录像及相关摄影、装置艺术和电子艺术的创作中
别有意味的置换实验
作者: 晓华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市场   上海青   艺术家   时代特色   青年人   美术创作   精神气质   获奖作品   美术馆  
描述: 自西洋画进入中国以来,贺慕群可说是中国架上艺术的一个特例。 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美术进程中,长期于海外孤军奋斗、终成大器的华裔艺术家可谓屈指可数,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赵无极、朱德群、潘玉良等人。贺慕群出国时间比他们稍晚,虽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她的艺术就在海外获得了大面积的肯定,但大陆美术界对她还是陌生的。前几年她回上海定居,大量作品得以借国内各大美术馆、艺术空间展示而公布于众,于是,对她作品的认知正在逐渐加深。 上周上海美术馆推出了《贺慕群艺术回顾展》,是贺慕群新年里的一次白鹤亮翅,她将自己在艺术生涯各个阶段创作的150幅左右作品展示出来,包括油画、版画、素描、速写等,希望给公众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贺慕群出生于浙江宁波,后至台湾、又出国到巴西和西班牙。1965年赴法,从此在巴黎生活37年之久,60年代的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层出不穷,贺慕群虽然在艺术思想上受到巴黎自由艺术之风的熏染,喜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艺术表现,但她难做到静守一隅,回归心灵,深入到绘画艺术的本质,以独特而凝练的具象表现手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目光所及的各种朴实无华的事物。 在法国,她的作品明显受到“后印象派”和“巴黎画派”的影响,形式构成简洁,自觉追求平面意味,绘画语言介于书写与制作之间,色彩优雅而略带忧郁,情绪敏感而克制,具有早期“表现主义”比较温和的表现性格(通常可以把这类风格归于中国“准后期印象派”)。
家具,是另一层意义的雕塑
作者: 雨前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   艺术中心   烟囱   雕塑   美术馆     艺术学院  
描述: 在欧洲,家具常常被当作雕塑来设计,有些细节是非实用的,它的美学价值大于使用价值。这是古典主义精神在家具设计上的体现。现代主义泛滥之后,家具设计趋向实用与简洁,但这个传统并未被抛弃。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在欧洲宫廷里,有些轻巧而精致的家具,比如圆桌或椅子是可以放在走廊里纯粹当作装饰品的。在一些家庭里,复古思潮正在回归,古典家具作为雕塑也罢,作为投资品也罢,都再次显示其非凡的价值,并给今天的建筑与家具设计提供极佳的范例。 近来年,上海这个大都会里的西洋家具也浮出水面,进入家庭或拍卖行,更多的则出现在人们的回忆中。上海大剧院画廊于日前举办的《19世纪欧洲古董家具艺术展》,就是这种思潮的反映。这批展品全部来自欧洲,就品位和艺术质量来讲,也许可令上海的观众感到惊讶,也许是从未有过这样的展览,也可能感到陌生。但是真正对西洋家具有所了解的观众是并不陌生的,或许还会勾起他们的一波思绪。 从上世纪初起,上海市民中就开始有人使用和收藏,但大都是Art Deco风格的家居实用物或仿制品,对血脉纯正的欧洲皇家古典样式的上乘之作,恐怕大部分还是很难接触到。只有极少数经常出国,并有幸成为欧美名门巨富座上宾或特别关注博物馆的人群才有可能有所涉猎。
幽默通脱的谢之光
作者: 沈嘉禄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上海   通脱   幽默   毕业后   专科学校   美术   海滩   油画   辛亥革命  
描述: 照现在人的说法,谢之光的路子有点野。辛亥革命爆发不久,谢之光就从浙江余姚来到上海谋生,14岁时师从周慕桥学习国画,继后又跟从张聿光、刘海粟学水粉、油画。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漂在上海滩的谢之光没有实力做职业画家,吃饭、住宿
当苏紫紫的裸不再是个政治问题
作者: 欧阳海燕   景志强   来源: 人物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人体写生   陈醉   上海美专   政治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   人体素描   大禧   艺术学科   中国美术馆  
描述: 1965年7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来函的首页批示:"此事应当改变。男女老少裸体Mode,l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坏事出现,也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请酌定。"
浪漫花田之约
作者: 卓言   来源: 英语学习·新锐空间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郁金香   罂粟花   保加利亚   浪漫   爱花  
描述: 人类是爱花的,爱花的娇容,花的芳香,花的色彩……而当花朵汇成海洋时,争奇斗艳、芳香四溢、五彩斑斓,更是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世界各地著名的花田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这里,我们将一起游览荷兰的郁金香花田。日本的薰衣草花田。法国的香水花田、保加利亚的玫瑰谷和英国的罂粟花海。可不要流连忘返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