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江苏油画扫描
作者: 左庄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天赐   油画艺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写实主义   艺术语言   江苏   艺术追求  
描述: 江苏的油画,与她的中国画和版画比较,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稍逊一筹,这似乎已构成行内人不争的共识。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江苏毕竟是鱼米之乡和文人荟萃之地,她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对于孕育文化人才,是很有催发力量的。单就“油画”看,溯源历史,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宜兴人徐悲鸿,常州人刘海粟,苏州人颜义梁等等,都曾经是由江苏升向艺术天空的绘画明星。在祖国艺术及艺术教育的拓荒阶段,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努力;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及其教育思想,或坚定地沿着写实主义道路拓进,或借鉴西方后期印象派、野兽派之长,融汇传统绘画精神构筑中国的油画天地,等等,创作了一大批画,培养了一大批人,并因此而奠定了江苏油画发展的基础。 与徐、刘、颜同时或之后,初期在我省颇有影响的油画家当推吕斯百、黄显之、秦宣夫、杨建侯、朱士杰以及林风眠的学生苏天赐等人。 五十年代以来,江苏的油画也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油画创作
从“印象”到“影像”:兼及新中国六十年油画的当代问题
作者: 郑工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影像   当代问题   古典油画   新中国   印象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艺术创作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一怎么看待或认识新中国六十年的油画?不妨先抓抓头绪。关于"头绪",靳尚谊先生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马训班’培养了最早
挖掘真正的中国精神
作者: 徐里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影像   当代问题   古典油画   新中国   印象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艺术创作   二十世纪   中国油画  
描述: 百余年前,油画传入我国。从上个世纪主动留洋去学习油画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开始,到后来引进西方教学体系的这段时期,我们把西方印象派以前的油画艺术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西方印象派以后的各个艺术流派也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在我国,学习甚至是模仿西方各
社会主义有多少种面包
作者: 宁二   来源: 南风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包   意识形态   俄罗斯人   领袖   苏维埃   理想化   斯大林   先锋性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展览  
描述: 这幅名叫《苏维埃面包》的油画已经随着“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艺术展游历半个中国了,此时此刻正在重庆三峡博物馆里供人欣赏。当记者8月份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看到它时,很自然地想起《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的名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如果是瓦西里站在此画面前,他会不会神色凝重地细数一下,社会主义究竟有多少种面包?一个已经抛弃社会主义的国家,选送彻底成为过去式的社会主义艺术作品,到另一个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展览,并刻意命名为“辉煌”,这多少有些吊诡——同样的展品2005年在欧洲巡展出时就不曾“辉煌”,而是被命名为:“理想化的现实主义:另一种俄罗斯先锋派”。对西方人讲“永远时髦的先锋派”,对中国人讲“社会主义的辉煌”,俄罗斯人显然懂得“政治正确”的秘密所在。反讽的先锋性先锋性和社会主义结合并不简单是俄罗斯人同时讨好东西方的说辞。虽然来中国的展品只是欧洲展览的一部分,可以借此怀疑俄罗斯人并不愿意把大师经典带到中国,但是仍可以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看到“先锋性”的影子。马施科夫的《苏维埃面包》画于1938年,画面的内容很现实主义,各种形状和口味的面包堆叠在一起,众星捧月在也是面包做成的苏联...
潘天寿与博巴——兼论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成因
作者: 潘耀昌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六十年代   苏联模式   教学体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中国人物画   素描教学   中国画   浙派人物   林风眠  
描述: 六十年代,根据文化部文化交流协议,引进罗马尼亚著名油画家埃乌琴·博巴(EugenPopa,1919—1996)和他的夫人艺术史家哈其乌·博巴·吉娜,在浙江美术学院举办博巴油画研修班,向全国招收学员。这个班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不同于盛行的苏联模式。博巴的研修班凝聚、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不随时尚的画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主流派以外的松散的群体;另一方面,在素描教学上,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舒传熹,他有关个性问题和结构素描
山艺术文教基金藏俄罗斯油画巡展到京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界   收藏   俄罗斯油画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前苏联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世纪美术   基金会  
描述: 具有现实主义和充满人文情愫的俄罗斯美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俄国十月革命前和前苏联时期的优秀美术作品,曾对我国20世纪美术有广泛而积极的影响。1g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文学艺术界把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作
写实油画定义、源流与发展
作者: 毛时安   钟涵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西方绘画   源流发展   现实性   批判现实主义   西方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世纪初   油画  
描述: 油画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写实结下了天然的不解之缘。究竟什么是写实油画,它包涵怎样深刻的内涵,在整个画史上的源流发展是怎样?又是怎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这个外来的孩子在中国,又有怎样的一番经历?
俄罗斯油画收藏在中国(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地位   艺术收藏   俄罗斯油画   艺术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绘画艺术   艺术品   艺术文化   继续发展   中国油画  
描述: 俄罗斯油画起源于公元十八世纪的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油画兼有东西方文化色彩,鲜明的现实主义绘画理念,深沉、厚重、大气,有浓浓的理想主义情怀。艺术创作方面,俄罗斯起源于南欧,长足发展于19世纪法国的欧洲绘画传统有着连贯的气脉。又因着文化和历史的机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演绎和创造。由于俄罗斯国内经济和国际政治地位不如从前,这个昔日的强国曾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他在文化、艺术上的厚重积淀和辉煌成就却丝毫没有黯淡褪色。
1968~1999——我的艺术生涯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新中国油画   米开朗基罗   艺术生涯   视觉经验   美术学院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达·芬奇   文革   基础训练  
描述: 1968-1978我小学毕业时, 全国美术学院关闭.两年后, 我跟随中学教我美术的恩师章明炎先生在刷了油漆的大铁皮和水泥墙上画毛主席像, 就此学起油画来. 八年插队, 我向凡是能够遇到的师友努力学习. 同其他文革画家一样, 我画过宣传画、连环画、插图、广告画. 还在农村家具或乡办企业的骨灰盒上画过各种图案. 文革期间的“全国美展”是我们视觉经验的最高归属,七四年秋当我第一次进京瞻仰国内名家的大画展时, 要比后来去到纽约和罗马的心情还要激动. 而我初履西藏时, 简直神魂颠倒. 此刻挂在墙上的三幅创作是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题画, 对我来说, 那并不是真“主义”, 而是青春的记忆, 是新中国油画家对苏联油画公开的追慕与集体情结. 我的私人的.少年的记忆是什么呢? 是我在文革初年邂遭的欧洲绘画, 印在民国出版, 经由红卫兵抄家而流传到社会上的画册里. 我仔细临摹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俄国人哈尔拉莫夫的《意大利女孩》, 那就是我自习油画的“基础训练”.
独树一帜的丹青高手──著名工笔画家陈白一
作者: 杨福音   来源: 湖南党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工笔画   丹青   工笔画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代工笔人物画   传统工笔人物画   艺术形式   中国工笔人物画   中国美术   艺术美  
描述: 独树一帜的丹青高手──著名工笔画家陈白一杨福音陈白一,当代著名画家,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湖南美协名誉主席、湖南书画研究院院长。他的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多次在海外举办画展并受到普遍的赞誉。1985年10...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