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有多少种面包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宁二 

【刊名】南风窗

【关键词】 面包 意识形态 俄罗斯人 领袖 苏维埃 理想化 斯大林 先锋性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展览

【摘要】这幅名叫《苏维埃面包》的油画已经随着“太阳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辉煌”艺术展游历半个中国了,此时此刻正在重庆三峡博物馆里供人欣赏。当记者8月份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看到它时,很自然地想起《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的名言:“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如果是瓦西里站在此画面前,他会不会神色凝重地细数一下,社会主义究竟有多少种面包?一个已经抛弃社会主义的国家,选送彻底成为过去式的社会主义艺术作品,到另一个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展览,并刻意命名为“辉煌”,这多少有些吊诡——同样的展品2005年在欧洲巡展出时就不曾“辉煌”,而是被命名为:“理想化的现实主义:另一种俄罗斯先锋派”。对西方人讲“永远时髦的先锋派”,对中国人讲“社会主义的辉煌”,俄罗斯人显然懂得“政治正确”的秘密所在。反讽的先锋性先锋性和社会主义结合并不简单是俄罗斯人同时讨好东西方的说辞。虽然来中国的展品只是欧洲展览的一部分,可以借此怀疑俄罗斯人并不愿意把大师经典带到中国,但是仍可以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看到“先锋性”的影子。马施科夫的《苏维埃面包》画于1938年,画面的内容很现实主义,各种形状和口味的面包堆叠在一起,众星捧月在也是面包做成的苏联...

【年份】2006

【期号】第22期

【页码】92-93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