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挥洒写意 清丽工细:元代青花瓷“岁寒三友”图赏析
作者: 汪冲云   董亮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磁州窑   最早   艺术风格   方式组合   宋代文人   出现于   元代文人画   岁寒三友  
描述: 岁寒三友图又称松竹梅图或直接称为三友图,岁寒三友图最早出现于宋代文人画中,瓷绘中最早的岁寒三友图则出现于元青花中。宋代磁州窑虽也有松、竹、梅三种植物表现,但是都没有以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表达特定的岁寒三友之意。元青花之所以出现岁寒三友图,笔者认为:元代文人画进入其发展兴
试论青花彩绘技法的演变
作者: 刘建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青花   磁州窑   最早   艺术风格   方式组合   宋代文人   出现于   元代文人画   岁寒三友  
描述: 试论青花彩绘技法的演变
流传海外的磁州窑枕
作者: 董健丽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磁州窑   虎形枕   城镇地区   釉下彩   河北省磁县   化妆土   黄河流域   装饰题材   黑白对比  
描述: 磁州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民窑,其烧造年代始于公元十世纪,一直持续至今。其窑址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其中以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及邯郸鼓城镇地区为中心。磁州窑继承了唐代釉下彩绘工艺
古陶瓷中猴的形象
作者: 龙霄飞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塑罐   撇口   白釉   磁州窑白地黑花   黄釉   褐彩   博物馆藏   装饰手法   小猴   青花釉里红  
描述: 猴子性灵而讨人喜欢,自古就与人类亲近,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人把这种喜爱展现在日常使用的各种器物和陈设中。在历代的古陶瓷器物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猴”的形象。古陶瓷器物上首先出现“猴”的形象还是在陶器上。陶器的烧造历史要大大早于瓷器,且由于陶器的烧造易于瓷器,因而在装饰上也较瓷器为成熟,各类装饰手法和纹样较早出现在陶器上也就不难理解了。陶器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毕竟较为单一和粗简,而瓷器出现以后,其丰富的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法对于猴子形象的表现提供
谈瓷器修复与绘画技艺的应用
作者: 郑姬   来源: 文物修复与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蓝花   磁州窑   珐琅彩   釉上彩   制瓷工艺   制造工艺   缠枝牡丹   白地黑花瓷   釉下彩   彩绘瓷  
描述: 制瓷与绘画,都属造型艺术的范畴,却是两个不同门类。然而,在我国制瓷工艺发展进程中,两者结合得日趋紧密。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代,瓷器的烧造与绘画结合更加紧密而普遍,浑为一体。绘画技艺被广泛应用到瓷器的制造工艺中,使瓷器更加绚丽多彩,鲜艳夺目。这种立体与表面艺术的巧妙结合,构成了瓷文化的典型特征。瓷器易损易碎,这是它的致命弱点。因此,对古代瓷器修复技术的
醉里挑灯看梅瓶
作者: 彭治国   来源: 优品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宋代   磁州窑   桂林   明代   元代   造型   梅瓶   青花   酒文化  
描述: 古瓷中的梅瓶历来都很受收藏投资者的追捧,尤其是一些精品之作,一经拍场亮相,总会有不俗的表现。2012年春季拍卖会上,"萧何月下追韩信"元代青花梅瓶以6.8亿港元成交。这件梅瓶和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类似。而那件则早已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一直是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凝重·浑厚·朴拙——漫谈釉陶壁画与无釉陶浮雕
作者: 刘珂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古代埃及   磁州窑   艺术家   建筑材料   巴比伦   浮雕   陶瓷壁画   釉陶   壁画艺术  
描述: 80年代中国出现了壁画热,而早就成为建筑材料的陶瓷顺理成章的被壁画艺术家选中。粘土与釉料在艺术家手中呈现出璀璨、瑰丽的光彩。一幅幅陶瓷壁画与浮雕镶上了高大建筑的墙面。而它们一上墙就会与建筑共存,优秀的陶瓷壁画还会与历史同在。翻开世界美术史可以看到,陶瓷壁画和壁饰多见于古代埃及、波斯、亚述和巴比伦。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已开始采用陶瓷壁饰。亚述和巴比伦在纪念碑上镶嵌红、蓝、黑色的瓷砖,效果十分华丽。波斯是个陶瓷古国,它除烧造了无数精美的陶瓷器皿外,还大量采用陶瓷来装饰建筑。古波斯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富有人家的墙上都镶着蓝绿色调的陶瓷装饰。其图案以几何纹为主,夹以花体阿拉伯文字。有的清真寺在拱门上端两侧用陶片镶嵌了美丽的孔雀与白虎。整座寺庙被蓝、白、绿相间的陶片装点得华美无比。古俄罗斯也从很早就开始采用釉陶建筑装饰。红场上现在仍可看到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大教堂用红、白、棕、黑等色陶片镶嵌的图案,它们使教堂的檐部明丽而温暖,与棕色的圆顶十分谐调。在我国除了商代的陶水管、西周的板瓦、简瓦之外,陶瓷与建
喜闻宏宇获奖
作者: 袁运甫   来源: 装饰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雕塑   装饰雕塑专业   磁州窑   南斯拉夫   形体关系   毕业设计选题   青年教师   作品   研究生   获奖  
描述: 选题是一组邯郸磁州窑的陶瓷雕塑设计。这次他参加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一届世界小型陶瓷雕塑展览比赛获奖的作品《鸽子》,也就是这组作品中的一件代表作。《鸽子》是一件简约有力的作品。他追求大的形体关系,舍弃细微末节,重视空间的完整,线条的方圆处理有力。
人生百年醉三万六千回:收藏梅瓶悟人生
作者: 张金明   来源: 东方企业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盛酒器   白釉   制胎   整体造型   磁州窑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一枝梅   梅瓶   古玩市场   老窑  
描述: 十多年前,我在古玩市场地摊上买了一只老窑梅瓶。瓶高37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7 8厘米,采用传统拉坯法制胎成型。小口、短颈、肩腹浑圆,腹下渐收。形制丰腴、修长.亭亭玉立。整体造型似觉有点头重脚轻,实则胎体厚重,重心比较稳定。此瓶式样乃宋代流行的盛酒器。之所以称为梅瓶,据说是因瓶口较小,仅能插入一枝梅,故名。由于梅瓶造型俊俏,故一直流行于宋、元、明、清各代,只是明清以后所烧造的梅瓶,很少用于盛酒,主要作为艺术品陈列观赏。
墨彩飞扬气韵流畅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盛酒器   白釉   制胎   整体造型   磁州窑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一枝梅   梅瓶   古玩市场   老窑  
描述: 墨彩飞扬气韵流畅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