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瓷器年代的鉴定 三
作者: 李辉柄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作用   印花装饰   刻划花   磁州窑   纹饰   时代特征   釉下彩   吉州窑   瓷器   装饰方法  
描述: 三从瓷器的装饰方法与纹饰特征进行鉴定(一)装饰方法瓷器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而生产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随着社会时尚的变化,瓷器的装饰也不断翻新,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时代特征。
山东聊城地区出土的磁州窑瓷器
作者: 刘善沂   郭争鸣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博物馆   白釉   聊城市   磁州窑   釉下彩   宋元时期   聊城地区   瓷器   出土  
描述: 从1973年以来,聊城地区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征集到一批古代瓷器,其中宋元时期磁州窑系的瓷器数量最多,而且较有特色,现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一)白釉黑花瓷器共20件。器类有盂、灯、瓶、盆、坛
磁州窑窑炉研究及北方地区瓷窑发展的相关问题
作者: 秦大树   来源: 考古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馒头窑   磁州窑   窑床   匣钵   瓷窑遗址   探方   黄堡窑   窑室   考古工作   耀州窑  
描述: 窑炉是瓷器烧成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窑炉结构的变化。对窑内各部位的受热情况,窑室内的温度、气氛以及瓷器的装窑数量等,均能产生影响,从而决定瓷器的烧成质量,瓷器的釉色特点和瓷器的烧成成本。因此,窑炉研究是陶瓷考古中历来都受到重视的一个方面。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对河北省磁县观台窑址进行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清理了一批遗迹,尤其重要的是我们有幸发现并清理了一批窑炉。发掘中,共计发现窑炉遗迹10座,其中全部清理的有6座,其余4座延伸至探方外
五彩活动育童年
作者: 黄丹雅   来源: 少先队小干部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亲耳聆听   六家   亲力亲为   品德教育   磁州窑   乐都   复兴区   志向远大   小编   河北省邯郸市  
描述: 小编在线:自从少先队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来,各地涌现出很多精彩的活动。这不,令天我们就向六家介绍河北省邯郸市和舌海省乐都县的特色活动哦。任团市委、市少工委的积极倡导下,邯郸市各中小学深入落实习总书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要求,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涌现了一批好活动好典型,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先队员心中生根发芽。
艺术弘千载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
作者: 陈平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窑   白釉   绿釉   磁州窑   划花   绿彩   宋瓷   陶瓷研究   白地黑花瓷   世界陶瓷  
描述: 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是罕见和无与伦比的,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研究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磁州窑是我国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窑,是中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磁州窑历史悠久,品种多、产量大,具有鲜明
对磁州窑孔雀蓝釉釉下彩瓷香炉的认识
作者: 张钢   来源: 武汉文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雀蓝釉   白釉   腹内   绿釉   磁州窑   划花   绿彩   五大名窑   原始青瓷   釉下彩  
描述: 笔者淘得一件孔雀蓝釉釉下彩瓷香炉,仿鼎形,柱形三足,两耳。胎体厚重,腹内与足底无釉,高14厘米,口径11厘米。胎色灰白,施孔雀蓝釉,口沿饰有卷草云纹,腹部为
新郑市博物馆馆藏宋代磁州窑系瓷器撷英
作者: 杜平安   王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英文词汇   磁州窑系   划花   原始青瓷   制瓷工艺   博物馆馆藏   胎质   化妆土   窑口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因此china(瓷器)成为英文词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公元前16世纪商代前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萌芽期。这时出现了原始青瓷,它是一种与陶器截然不同,又稍逊于真正的瓷器的新器物。因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外观华美、经久耐用,为人们所喜爱。汉晋以后,瓷器制造业发展迅速,化妆土的应用是制瓷工艺的一项重要成就,此段前期以青瓷为主,黑瓷次之。到北朝末期白瓷的成功烧制,成为我国瓷器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飞跃,是继青、黑瓷以后的一种重要产品,为以后的白底黑花、珍珠地划花、青花、五彩、粉彩等精细瓷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隋唐时期,原以江南为中心的制瓷业向北方迅速发展,窑口南北遍地开花,其产品推陈出新
明清陈炉陶瓷绘画艺术
作者: 侯海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彩瓷   陶瓷品   磁州窑   装饰区域   陶瓷绘画   绘画题材   绘画艺术   明代   化妆土  
描述: 从考古调查中得知,陈炉陶瓷创烧于金代末期,历经元、明、清、民国并一直延续至今。在金元时期,其装饰手法以印花为主,刻花、划花、贴花、捏塑等装饰手法也有运用。在明代受到当时另一北方窑口——磁州窑的影响,绘画装饰手法异军突起,占据了陈炉陶瓷的装饰主流。
河北省博物馆藏磁州窑瓷枕撷英
作者: 武贞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枕   白釉   古代北方   磁州窑   中国古代   省博物馆   河北   釉下彩   装饰手法   瓷器  
描述: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位于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等地,始烧于北朝, 宋、金时期达到高峰,延烧至今。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图案鲜明,黑白对比强烈,刻、划、剔、填彩兼用,其釉
含蕴秀丽 质朴天成
作者: 彭明瀚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磁州窑   艺术   装饰工艺   明代中后期   永和   釉下彩   瓷画   唐宋时期   吉州窑  
描述: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附近的赣江两岸。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镇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
< 1 2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