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碑】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4 条
-
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回顾与展望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三十年
艺术发展
艺术家
改革开放
艺术创作
雕塑公园
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
城市雕塑
-
描述:
雕塑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从历史的角度讲,它还凝固个人记忆、民族记忆、情感记忆和时代记忆。奥地利沃尔道夫的《维纳斯》、中国红山文化的女人体,均以夸张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诉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心理:希腊米洛斯的《维纳斯》和四川大足石窟的供养女,则分别在神话与宗教题材之外表现了艺术的理想美。而作为公共性很强的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则不尽按艺术家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时代审美以及公共意识。更具体一些,可以讲是当时当代统治者的意愿起着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浅析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伟绩
敌后游击战
鸦片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
碑身
碑座
碑文
浮雕
观察点
-
描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新华社记者周定舵在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后写的一篇参观记。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近一百多年来我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国人
-
油画《为了祖国的统一》简介
-
作者:
沈行工
来源:
江苏党的生活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伟绩
敌后游击战
鸦片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
碑身
碑座
碑文
浮雕
观察点
-
描述:
油画《为了祖国的统一》简介
-
远去的琴声(雕塑)
-
作者:
徐诚一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伟绩
敌后游击战
鸦片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
碑身
碑座
碑文
浮雕
观察点
-
描述:
远去的琴声(雕塑)
-
爱情史的漫步——评《世界最佳情态小说欣赏》
-
作者:
张东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肉欲之爱
艺术
哲学家
专家
小说
逝去的时间
诗人
男女
人的思想
收录
外国文学
学者
墓碑
普鲁斯特
存在形态
中国
爱情
文字
素材
-
描述:
在普鲁斯特看来,艺术仅仅利用人的思想和逝去的时间作素材,为死去的爱情建立起不朽的墓碑.所以法国的普鲁斯特是小说大师.而爱情在柳鸣九则同时被赋预各种各样个性较强烈的存在形态,即他所说的"情态
-
供求信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外资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海参崴市
雕塑作品
供求信息
花岗岩
艺术中心
大理石
金属雕塑
-
描述:
1.俄公司寻求雕塑工厂合作纪念碑艺术中心公司位于海参崴市,主要加工花岗岩、大理石、混凝土、艺术石、铜质、不锈钢等雕塑作品,现寻求中国擅长生产石头雕塑和金属雕塑的工厂长久合作。联系人:БойкоАлександрЮрьевич电话:007-9024853458(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馆经商室)
-
网上标注绘出五彩南宁
-
作者:
杜飚鸿
来源:
中国网友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海参崴市
雕塑作品
供求信息
花岗岩
艺术中心
大理石
金属雕塑
-
描述:
网上标注绘出五彩南宁
-
南宋戏剧俑
-
作者:
陈根远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京梦华录》
景德镇
戏剧
经济重心
商业性演出
西安碑林
杂剧
宋代服饰
艺术形式
早期南戏
-
描述:
南宋戏剧俑陈根远(摄影:罗小幸)在宋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都市有很多称为"瓦子"或"瓦肆"的自发的民间娱乐场所。艺人在瓦子里用栏杆围成一块块场地进行商业性演出。这种场地称为"勾栏"或"游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有勾栏五十余座,...
-
民国时期中国城市雕塑与本土公共“物语”的构建与呈现
-
作者:
王来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城市空间
民国时期
公共领域
民族主义
公共空间
国民政府
公共意识
城市雕塑
孙中山
-
描述:
的纪念碑式雕塑开始进入城市空间,特别是当时的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普遍关注城市视觉形象的建设,对于空间的雕塑艺术造型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雕塑艺术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和平台.
-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城市空间
民国时期
公共领域
民族主义
公共空间
国民政府
公共意识
城市雕塑
孙中山
-
描述: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