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时代:新中国城市雕塑回顾与展望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吴为山
【刊名】建筑与文化
【关键词】 纪念碑 三十年 艺术发展 艺术家 改革开放 艺术创作 雕塑公园 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 城市雕塑
【摘要】雕塑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从历史的角度讲,它还凝固个人记忆、民族记忆、情感记忆和时代记忆。奥地利沃尔道夫的《维纳斯》、中国红山文化的女人体,均以夸张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诉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心理:希腊米洛斯的《维纳斯》和四川大足石窟的供养女,则分别在神话与宗教题材之外表现了艺术的理想美。而作为公共性很强的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则不尽按艺术家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时代审美以及公共意识。更具体一些,可以讲是当时当代统治者的意愿起着
【年份】2012
【期号】第8期
【页码】43358
【作者单位】全国政协;中国艺术研究院所属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中国雕塑院;国家建设部所属全国城雕委艺术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夕颜·玲珑 年份:2007
- 2、中纪委在哪里“双规”贪官? 作者:小月 年份:2011
- 3、与曹云金一起下厨 作者:赵杏儿 年份:2013
- 4、一边草间战斗,一边弥生哀伤 作者:王泰白 年份:2014
- 5、一座为音乐而生的城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年份:2015
- 6、望外 世上最完美雕塑 可能被一条裂缝毁了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