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碑】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4 条
-
凡尔赛宫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
十五时期
巴黎
纪念碑
建筑师
法国
绝对君权
宫殿
中轴线
-
描述:
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是凡尔赛宫(Versailles),它不仅是君主的宫殿,而且是国家的中心,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王宫。凡尔赛宫位于巴黎以西20公里。1623年,路易九世的父亲路易八世在凡尔赛修建
-
梦之舞:梁明玉的时装艺术赏析
-
作者:
牟群
李江树
来源:
科技与经济画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
十五时期
巴黎
纪念碑
建筑师
法国
绝对君权
宫殿
中轴线
-
描述:
聪慧、高雅的梁明玉是来自四川的时装设计师。自1986年从事服装设计以来,已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她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的梁明玉服饰艺术晚会,在首都时装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一些观看了晚会的国外同行们惊叹: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经过梁女士的融汇、变通与创新,竟然产生出如此神奇的魅力。梁明玉设计的女夏装,突出东方女性端庄静雅的气质,同时又极力表现女性温柔、妩媚的风采。一组名为《沙滩系列》的作品飘逸、潇洒,梁女士把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穿孔借景、虚实相生的手法,同西方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穿洞透空相结合,并成功地运用于自己的时装设计中。她的《盛唐遗风》系列采用唐代妇女高髻长襟和日本和服的特点,充分展示了东方传统服饰文化的底蕴和东方妇女的特殊美感。《南国魂》系列是梁女士最用心、也最得意的作品,它全部采用四川传统的手印花布制成,色彩高雅、古朴,气势恢宏、磅礴。设计师用现代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为了设计这组服装,梁明玉曾多次深入乡村向染工求教,用民问传统染织方法精制面料,并亲手缝纫制作。梁明玉的《南国魂》对中国传统服饰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突破与创新。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魂魄的同时,她...
-
刘开渠雕塑作品及工作照
-
作者:
刘开渠
来源:
群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滑田友
局部
塑像
女青年
刘开渠
浮雕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刘开渠雕塑作品及工作照
-
伸张中华民族正气的虎门销烟
-
作者:
胡绳武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滑田友
局部
塑像
女青年
刘开渠
浮雕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
描述:
今年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150周年。虎门销烟,一举震惊世界,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正气。解放后的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树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即为虎门销烟。这表明中国人民对带头起来反对大举侵略中国
-
巍峨丰碑——瞻望纪念碑,倾听刘开渠的故事
-
作者:
商成勇
来源:
群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中国
刘开渠
故事
雕塑
-
描述:
一座丰碑,承载一个民族对反对内外敌人英勇奋战、前赴后继、图强不竭的英雄的景仰。一座丰碑,记录一代雕塑宗师情系新中国、爱洒天地间的心路。刘开渠,把人生雕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
油画《父亲》与大巴山
-
作者:
凌承纬
来源:
人民文摘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里程碑
中国公众
父亲
北大巴山
美术学院
中立
发展史
艺术史
中国美术
油画
-
描述:
油画《父亲》的完成和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已经是近30年前的事了。其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早已为艺术史论界所认定,但人们未必知道这件作品的背后所饱含的深情。
-
走进切尔诺贝利阴影下的城市
-
作者:
姚望
来源:
人民文摘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纪念碑
核辐射
白俄罗斯
放射性元素
克州
疏散
爆炸
辐射测量仪
城市
-
描述:
在空旷的广场上,一个银灰的球体,顶端刻有三道裂纹。它的红色大理石基座上雕着"切尔诺贝利"几个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的介绍。这就是俄罗斯布良斯克市的切尔诺贝利牺牲者纪念碑。而这个象征核裂变的雕塑,默默地诉说着2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给100多公里之外的布良斯克人带来的伤痕。
-
雕塑大师罗丹15年隐秘情史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文摘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纪念碑
核辐射
白俄罗斯
放射性元素
克州
疏散
爆炸
辐射测量仪
城市
-
描述:
雕塑大师罗丹15年隐秘情史
-
《爨龙颜碑》形制面貌及碑文意义探析
-
作者:
支云华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析
陆良县
大理文化
碑文
爨龙颜碑
少数民族文化
滇文化
文化艺术
云南省
南诏文化
-
描述:
在云南省曲靖地区陆良县城南14公里的贞元堡(薛官堡)处,有一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52米的碑刻,碑阳(碑的正面)和碑阴(碑的背面)都镌刻有文字.碑为长方形,碑首呈半圆形,碑额的下部中央有一"穿孔",穿孔的左上角有一浮雕青
-
刻刀绘历史,泥土写春秋——记著名女雕塑家阎玉敏
-
作者:
石楠
来源:
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安徽省博物馆
花鼓灯
紫蓬山
泥土
创作者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佛像
-
描述: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思维是不会把没有生命的泥土和石头,去与一个女人的手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观赏石窟艺术的时候,也不会想象那些巨大的石雕和泥塑出自某个女人之手。可我认识的一个女人,她却有着一双神奇智慧的手,这双手与石块和泥土终生结伴,给石块以生命,给泥土以灵魂,在她的手里,石块有神韵,泥土有笑容,她能把它们变成有情感有个性的活活泼泼的生命,具有无比魅力的艺术品。她就是女雕塑家阎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