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陕西礼泉赵镇出土唐代阿弥陀石像塔铭
作者: 李浪涛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石像   水泥厂   石质文物   石造像   铭文   陕西   唐代   供养人  
描述: 1986年9月,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14公里处的赵镇水泥厂在基建施工时,于地表下3米处发现9件石质文物。其中一件为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雕造的石造像塔铭。该塔铭石高46.5、宽44、厚7.6厘米,为汉白玉石雕凿而成。其正面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二飞天、二供养人造像(图一、二);背面阴刻“大唐阿弥陀石像塔铭并序”铭文(图三)。
应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保护石质文物
作者: 李哲元   来源: 文物 年份: 196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加固   聚合浆料   聚甲基丙烯酸酯   石质文物   石窟   灌浆   直接影响   雕刻品   材料保护  
描述: 一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石质文物所占比例很大。仅已公布的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石窟群就有十四处,属于省级的达几十处。而其它单体石刻,如:雕塑、石碑、石塔、经幢等,更是遍布于全国各地,或者收藏于各个省、市的博物馆内。这些文物,由于多数暴露在旷野中,长期受到自然气候的直接影响,加上解放前遭到帝国主义文化强盗及反动派的盗窃与破坏,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残、断、裂和表面风化等问题。随着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应
石质文物的清洗技术和清洗效果检测
作者: 张秉坚   尹海燕   来源: 石材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质文物   石材   检测   清理   清洗  
描述: 本文简要评价了国际上石质文物常用清理或清洗技术,以及清洗效果评价检测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高档石质建筑和雕塑的清洗和翻新。
文物类新闻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以《大足日报》“寻踪·探寻千手观音妆金之谜”系列报道为例
作者: 阳蝉   来源: 中国地市报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角度   石质文物   千手观音   中国文化遗产   宝顶   崖面   大足   修复工作   高浮雕  
描述: 大足宝顶的千手观音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精华龛窟之一,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在高7.7米、宽12.5米的崖面上,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凿了千姿百态的千余只手,每只手又持不同的法器,令人眼花缭乱,堪称石刻千手观音的世界之最。2008年,对该造像的大规模修复工作启动,并被列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策划及采写过程策划起因——千手观音修复在揭取金箔层的过程中发现,造像表层的金箔多的地方已达到8层,大部分区域有4-5层。这一发现,让人疑问:历史上哪些人或团体对千手观音进行过修复?基于此种疑惑,《大足日报》筹备策划“寻踪·探寻千手观音
孔庙进士题名碑调查研究
作者: 何海平   范胜利   胡媛媛   来源: 首都博物馆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遮雨棚   粉化   石质文物   北京孔庙   儒家思想   清三代   灰尘污染   表面污染   片状剥落   进士题名碑  
描述: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所以孔子在我国古代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作为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场所,北京孔庙的历史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重要的,其建筑规模非常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孔庙内的石质文物较多,有石碑、石亭、石鼓、石刻、石柱、石栏杆、月台,大青石浮雕等,在这些石质文物中最有意义的就是进士题名碑。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
千手观音修复之我见
作者: 孙华   来源: 世界遗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物保护工程   宝顶山   石质文物   千手观音   浅浮雕   摩崖造像   川渝地区   图像记录   高浮雕   在川  
描述: 从2001年开始至今,我断断续续地在川渝地区从事石窟寺考古研究。在川渝石窟寺中,大足石刻可以说是其集大成者。该石窟寺的千手观音造像,在对称中又讲求自由,数百只手像波浪一样各不相同,满壁风动。雕像运用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彩绘、贴金等多种表现方式,造像前还覆罩着传统的保护性建筑。选择这样一个独特的宗教题材的摩崖造像,作为不可移动石质文物的修复案例,是理所当然的。
一道技术和理论的双重难题
作者: 郑岩   来源: 世界遗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际接触面积   石质文物   千手观音   抢救性保护   审美观念   修复工作   金本   环境威胁   它比   修葺一新  
描述: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修复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我一下子想不出比它难度更大的石质文物修复项目。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像本身的结构,二是造像的色彩。就结构而言,830只手臂和数不清的手指,都突破了浮雕的局限,已属典型的圆雕。也就是说,造像在各个细节上与空气的实际接触面积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使得它比大足石刻其他造像遭受的环境威胁更大。石质胎体被历代修缮所贴的多层金
永陵地宫石刻风化原因研究及治理初报
作者: 肖磷   赵振鐻   来源: 成都考古发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陵   石质文物   石刻   治理   成都市   文物考古   生物类群   风化   原因研究   考古发掘  
描述: 永陵是五代时期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是我国20世纪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出的大型陵墓,也是迄今发掘出历史年代最早的古代陵墓和规模最大的地上陵。陵墓内地宫石棺床,棺床两侧的十二天将、石刻浮雕等均为五代石刻杰作。石质棺床四周"二十四伎乐"浮雕是惟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化遗存。石床上王建真容石雕像是我国现存惟一的古代皇帝真容石雕像。永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国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