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记】搜索到相关结果 77 条
-
白建涛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中有诗”
书法线条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表现力
中国山水画
中国文艺
-
描述:
白建涛油画作品
-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禅宗意蕴
-
作者:
黄河涛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心理状态
张彦远
《笔法记》
水墨山水画
社会审美心理
《图画见闻志》
“无”
“淡”
禅宗
-
描述: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吴指唐代吴道子,二李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张彦远所谓“山水之变”,乃指中国画由人物为主向山水为主之“变”,而此时之山水,系指着色山水,亦即青绿金碧山水,而非水墨山水。所以,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亦说到此点:“李将军理深思远,笔迹甚精,虽巧而华,大亏墨彩,”称“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亏墨彩”恨无墨”都是指非水墨山水画。
-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小考
-
作者:
尹德翔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福成
全景画
《观巴黎油画记》
-
描述:
晚清驻外公使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所说的油画,为法国19世纪知名的全景画《围攻伊西要塞》,一名《围攻巴黎》,由画家菲利波托父子合作创作。晚清到过法国的许多中国人曾观赏此画并记录感想,他们对此画不约而同做的民族主义的解读,是一种文化误读。
-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俄罗斯博物馆读画记
-
作者:
林梅村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彼得
油画艺术
列夫·托尔斯泰
泣鬼神
克拉姆斯柯依
美术发展史
画记
青年学生
缅希科夫
巡回展览画派
-
描述:
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俄罗斯巡回展览派画家在19世纪异军突起,高擎民族化和现实主义大旗,突破西方艺术宗教与神话题材,创作了大批惊天地、泣鬼神的油画作品。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形成,始于1863年彼得堡发生的14位美术学院的青年学生反对学院的抗议事件。他们拒绝参加美术学院的命题竞赛以对抗学院的保守势
-
谈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
作者:
丁国铭
来源:
旅游纵览(行业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家
崔白
中国工笔画
恽格
陈洪绶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工笔花鸟画
黄筌
边景昭
-
描述:
源远流长的中国工笔画,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种类,在众多艺术绘画门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就工笔花鸟画而言,无疑是中国工笔画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成就。
-
解读“写意”
-
作者:
马振声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众妙之门
粗浅体会
真假难辨
米友仁
石涛
张彦远
绘事发微
写意画
吴道子
-
描述:
当前,写意画风靡中国画画坛,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至于何为“写意”,更是思想混乱、概念不清,可谓仁者智者各执一端。有的把水墨等同于“写意”,有的把“写意”对应于“工笔”,更有把涂鸦视为笔墨,把“不似”当做传神。写意之真谛,不是用语言容易说清的。仅以本人的学习、实践的粗浅体会,梳理成文,试作解读。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
-
回望张彦远: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整理与研究(下)
-
作者:
罗世平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中国画论
整理研究
翻译
日本学者
张彦远
冈村繁
汉学家
篇章结构
画学思想
-
描述:
三、海外学者的译介与研究 <历代名画记>流传到海外,距今天已很久远了,日本的收藏即有明清的刻本和抄本多种.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皕宋楼藏书流失日本是最近的一次,保存在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的明刻本<历代名画记>就是其中的一部.这些珍本的传入,为日本学者的译介和研究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
戴逵“善铸佛像及雕刻”质疑
-
作者:
殷力欣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化
佛像雕塑
佛教雕塑艺术
《历代名画记》
《晋书》
秀骨清像
《世说新语》
元嘉十四年韩谦造像
佛教造像
戴逵
-
描述:
戴逵(约326——396年)、戴颙(378—441年)父子在东晋、刘宋时代以佛教雕塑知名,在使佛教雕塑艺术汉化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第一批留下姓名的雕塑家,这差不多已是美术史论界的定论。如王子云先生著《中国雕塑艺术史》、林树中先生编著《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雕塑卷》等,均持此观点。林先生更明确指出:以戴氏父子为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雕塑的影响“遍及南朝,也影响于北方龙门石窟等处的佛像雕塑。”这种观点还散见于其他研究者对云冈、麦积山等处雕塑的研究著述中。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尚存可商榷之处。现将笔者的看法陈述如下,谨呈方家教正。 一、分析现存文献资料,戴逵“善铸佛像及雕刻”的说法并不可靠 据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人。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
-
浅谈德化瓷塑人物造型的艺术特征
-
作者:
黄鲁坤
张婷婷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人物造型
许兴泰
何派
中国陶瓷
陶瓷雕塑
人物形象塑造
瓷都
画记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德化作为中国古“瓷都”之一,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陶瓷雕塑,具有很髙的艺术价值。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中,德化瓷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瓷塑中人物造型在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人物造型的表现手法入手来分析德化传统瓷塑的风格特点;通过对瓷塑作品的个案分析来探讨德化瓷塑人物艺术造型中的艺术特征。“形真而圆,神和而全”曾经在白居易《画记》中提出过。意思是形象写实而圆润,没有雕刻过的痕迹,既形象又传神,形神兼备,描绘得十分透彻。
-
冯晓东画记
-
作者:
苏文婧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级美术师
油画学
山东师范大学
画院副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
全国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画记
曲阜师范大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描述:
冯晓东,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泰安市美术馆副馆长、泰山画院副院长、泰安市油画学会副主席。199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199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康恰连柯油画研修班,2007-2008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色彩研修班,2012-2013年研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文化部首届全国画院油画高研班。2012年油画《火红的日子》入选山东省全国十届艺术节并获优秀奖,2014水彩画《凝》入选“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水彩画作品展并获最高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