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澳大】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令人心动的期待:上海世博会部分国家展馆巡礼
-
作者:
胡志刚
来源:
东方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可持续发展
主题
建筑材料
设计师
西班牙
澳大利亚
城市观
城市发展
参观者
-
描述:
站在世博轴二层平台上,左边是雄伟的中国馆和演艺中心,右边是恢宏的主题馆和世博中心.不远处是各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黄浦江对岸是各个企业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已是阳春三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已然是一片争奇斗艳:造型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郁郁葱葱的公园,宽敞的世博大道,栩栩如生的城市雕塑.
-
帕普克:留一颗子弹给自己
-
作者:
列风
来源:
拳击与格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赛中
父亲
中量级
记者
大家闺秀
拳击
艾德娜
澳大利亚
加拿大
史密斯
-
描述:
,可以看出他背负的压力之大。但是两个月后,两人还是登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游轮,帕普克有四场比赛要在澳大利亚进行。在船上,记者汤姆·安德鲁斯发现了两个人,并且为读者描述了他所看到的一幕温馨浪漫的景象:“艾德娜在船
-
环球视像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球财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墨尔本
视像
维多利亚
澳大利亚
美术馆
-
描述:
2010年2月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里,游客驻足观看本国艺术家罗恩·穆艾克(Ron Mueck)的雕塑作品——“床(In Bed)”
-
Rice Daubney设计悉尼“方舟”大厦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建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周围环境
大厦
识别性
澳大利亚
信息模式
新建筑
悉尼
-
描述:
方舟大厦(Ark)是澳大利亚第一座全面结合“建筑信息模式”(BIM)的建筑。从设计的开始阶段.Rice Daubney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新建筑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但同时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大厦的墩座利用雕塑、艺术品、景观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
留学中国,见证中国教育对外开放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神州学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市中心
澳洲
约翰
西澳大利亚
学员
工程实验室
英语水平
石油大学
英语培训
-
描述:
9月29日,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由教育部主办的“世纪彩虹·新中国接受外国留学生60周年纪念活动文艺演出”在此拉开帷幕,将纪念来华留学60周年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演出舞台正中,一个五彩线条勾勒出的“60”图案,传递着五洲四海的学子亲密无间、相聚中国的深刻内涵。这是一次跨越不同制度、不同文明、不同国界的欢乐聚会,这是一个各国青年学子共叙友谊的交流平台。
-
“锈”外“慧”中
-
作者:
刘功润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资料
外墙
澳大利亚
特殊钢
自然景观
-
描述:
外表“锈”丽惊艳,馆内美不胜收。徜徉“畅想之洲”,宛如亲历一段神奇的澳大利亚之旅。 特殊钢材料制成的不规则雕塑群外墙,犹如澳洲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更为美妙的是,在目光照射下外墙竟会变幻成不同
-
感受世博园的“各美其美”绕过“千人下跪”的无奈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党课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资料
外墙
澳大利亚
特殊钢
自然景观
-
描述:
怡然 簇新的上海世博园,仿佛缩微版、精华版的地球村。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这里齐集闪亮,古往今来的文明之花在这里尽情绽放。无论徜徉于园区场馆之间,抑或走进各个场馆漫步浏览,时时都会有 种从未体验过的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文化元素举目皆是,触手可摸,尽可以感觉、感受、感悟、感念,并受之感染、为之感动! 在非洲联合馆,42个国家别样风情令人眼界大开,流连忘返;加勒比海国家馆浓郁的异域风光,多姿多彩;欧洲园区风格迥异,造型别致的建筑物:冰壶、青苹果、游戏棒、藤条篮子、种子圣殿、水晶杯、脑细胞……无不是文化创新、艺术创意的结晶;亚洲园区的几多古朴、典雅,几分神秘、高深,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 幅巨型而动感十足的“清明上河图”使观众领略了当年村镇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原生态,并得以窥见城市的滥觞及其雏形,而香港馆造型的通亮剔透、澳门馆的玉兔宫灯、台湾馆的“山水心灯”,各有千秋尽显风流;两万多场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表演团体精彩纷呈的演艺活动,文化含量更是无与伦比……璀璨瑰丽的世界文化、延绵恒久的中华文明,交汇融合于此,舒缓地流淌在21世纪的浦江两岸。 那天,进入双曲面船形建筑的沙特阿拉伯馆,登上这艘“月亮船”,但见行道两旁棵棵枣椰树影婆娑,大漠风姿若隐若现,沿着“舷梯”盘旋而上,在顶楼步入条循环运行的“空中步道”, 个硕大无朋的环状银幕上映现着曼妙的中东风景,这就是堪称世界之最的三维电影院!突然,天幕开启,举目漫天星光闪烁,俯首则是旋转中的地球,让人恍若置身于浩瀚壮丽的宇宙之间,那份惊喜,那份震颤,那份激越,那份遐思……只怨自己辞穷无能,难以言表。 心弦蓦然间被拨动:地球村的村民,描绘和诠释我们同 个家园,手法千变万化,样式千姿百态,画卷五彩缤纷,图景五光十色,而同 个地球上的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又是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 直以为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孰料墨西哥的“风筝森林”在上海世博园大放异彩,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美洲的艺术风筝,还能在商店里购买或亲手制作、放飞风筝; 直以为剪纸乃中国独 无二的手艺,孰料波兰人带来了他们的剪纸杰作,甚至波兰展馆本身就仿佛是 个巨大的剪纸图案……这些,不正是“文明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元化”的生动佐证么? 大自然气象万千,玫瑰花和紫罗兰芳香各异,翡翠和玛瑙自有光泽。人类社会的文化何尝不是如此?费孝通老先生曾经意味深长地道出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上海世博会堪称这个“美”字的最佳实践区。去世博园看看吧,在那里,能对以文化多元、文明多样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地球的真谛,有个更真切更深刻的体认。 绕过“千人下跪”的无奈 汪长纬 辽宁省庄河市千人下跪求见市长反映村官腐败冷遭拒绝事,有了下文:据中新社报道,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责令对此事负有“处置失当,造成恶劣影响”的庄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明辞职,并要求对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加快调查解决,务必查清查实,做出严肃处理。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透过这次千人给政府下跪的事件,看到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看到群众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时的无奈。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下跪是重大的礼仪,不可轻易为之。庄河上千老百姓之所以要在市政府、]前下跪,实在是种为了保障自身合法权利不受严重侵害的无奈之举。 其次是看到地方政府官员的冷漠和傲慢。庄河市长,区区县官,竟然对上千父老乡亲的下跪无动于衷,实在令人愤慨。封建时代的衙门,老百姓击鼓三遍还要升堂问事呢,身为现代的共产党干部,有什么资格忍看群众下跪?有什么权力拒绝群众求见?这就不能不表明,虽然从理论上讲政府官员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但老百姓并没有决定官员命运、约束官员行为的实际权力。如果孙明头上那顶市长帽子是拎在庄河90多万老百姓手里,让他戴上就能戴上,想给他摘下就能摘下,他还敢这么“牛”吗? 还有 条就是看到了有些地方人大代表的不作为。按照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负有监督政府作为的重大责任,必要时可以弹劾和罢免政府主要工作人员。但是,在庄河千人下跪这样严重的事件中,没有看到这个市的人大代表有什么作为。当然,从庄河千人下跪事件中看到并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人们更加有理由期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渴望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正实现。
-
上海人的“睡衣”习俗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党课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资料
外墙
澳大利亚
特殊钢
自然景观
-
描述:
是“万国博览会”, “万国”,这该有多么大的包容性呵! “万国”,能够不承认差别、强求整齐划一吗?其实,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写在2010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
-
“东方之冠”——灵动的中华元素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党课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资料
外墙
澳大利亚
特殊钢
自然景观
-
描述:
怎样的主题构思和文化理念? 为什么会是那一“冠”中国红? 2010年2月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竣工, “东方之冠”已巍然屹立于黄浦江畔。但这个设计方案的由来,却有一段曲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