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温】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9 条
-
降低隧道窑燃料消耗的途径
-
作者:
赖福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升温速度
燃料消耗
冷却带
匣钵
烧成带
陶瓷制品
窑车
烧成周期
陶瓷工业
-
描述:
隧道窑的燃料消耗在通常情况下,每公斤陶瓷制品约需28,000~40,000千焦的热量,约合0.67~0.96公斤重油或1~1.5公斤的标准煤。占陶瓷制品成本的15~20%,因此降低隧道窑的燃料消耗
-
隧道窑排烟孔分布长度的探讨
-
作者:
战仁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分布
隧道窑
余热回收装置
预热带
内压力
烟道
升温曲线
热利用
排烟机
集中排烟
-
描述:
焙烧陶瓷的隧道窑的排烟孔的分布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窑头集中排烟,另一种是分散排烟。集中排烟的优点是:热利用好。集中排烟的缺点是: (1)由于气体分层克服并不显著,上、下温差较大。 (2)不能调节预热
-
烧瓷隧道窑的自动控制
-
作者:
董来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学高温计
隧道窑
烧成制度
烧成温度
热电偶
气体介质
最佳温度
气体分析器
高压电瓷
瓷器
-
描述:
,温度发送器用得最广泛的是热电偶或测量碳化硅管底部的辐射高温计。但是,实验证明,尽管采用这些可移动的光学高温计在料垛表面检测是频繁的,却保证不了烧成温度的高度准确性。这是由于热电偶的热端或碳化硅管底部与窑体十分临近,因而受窑体
-
隧道窑测温车微机测温
-
作者:
宋椯
刘夫坤
骆成
关悦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测温车
隧道窑
测温
微机
-
描述:
复杂,需要实测各种热工参数,才能作出可靠的分析与判断.首先应测量窑内的温度曲线及其分布.一般隧道窑都有温度测量仪表.这些仪表所反映的是某一车位窑顶或侧
-
浅谈克服隧道窑上下温差的体会
-
作者:
阮承浩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喷火口
隧道窑
下部
横截面积
燃烧室
上下温差
火焰
-
描述:
大型隧道窑窑道较高,横截面积较大,易出现窑之上下温差,温差大使窑下部产品生烧,影响产品质量,对此,谈谈本人的浅见。隧道窑设置有氧化风膜和冷却风膜。它的作用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作用是减少隧道窑的上下温差。风膜半封闭窑的上部火焰,火焰在上部受阻被迫流向下部,因而火焰便可把热传给窑下部的制品,避免欠火生
-
小型电热隧道窑
-
作者:
马占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热元件
高温烧结
电热隧道窑
有效高度
电阻炉
日用瓷
云南个旧
紫砂陶
结合剂
碳化硅
-
描述:
云南个旧瓷厂建成一条30米长的电热隧道窑。它适用于日用瓷烤花、面砖釉烧、紫砂陶或地砖的烧成。碳化硅棒是该窑的发热元件。它是以SiC为主要原料,有机物为结合剂,经高温挤压成型,予烧后再经电阻炉高温烧结
-
隧道窑氧化炉温度偏低的弊端
-
作者:
陈金根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工艺
隧道窑
温度高
气体温度
还原气氛
转换炉
预热带
烧成带
氧化炉
温度偏低
-
描述:
除了在烧成带首端设置气氛转换气幕外,还设置1~2对氧化炉(气氛转换炉)。其作用有:一、协助高温炉向预热带提供热量,提高预热带温度。二、给制品在氧化后期中火保温,提高窑内下部制品温度,缩小
-
唐山陶瓷厂的98.1米油烧隔熖隧道窑
-
作者:
王锐铭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电加热
隧道窑
油加热器
测试结果
总烟道
能耗
唐山陶瓷
循环水箱
重油
-
描述:
本文介绍唐山陶瓷厂的98.1米油烧隔焰式隧道窑,自1985年建成投产以来,其产量、质量及各项节能指标均达到预计效果。
-
隧道窑预热带增设燃烧室的体会
-
作者:
陈爰芬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气温度
隧道窑
最大温差
燃料消耗
预热带
蓄热
烧成带
上下温差
窑车
流体温度
-
描述:
%是在予热带积蓄的。如此之大的热量要靠烟气的换热,这样势必使予热带底部的烟气温度更加降低。传统隧道窑予热带上下最大温差400℃是屡见不鲜的事,即使窑车进入烧成带始端时,上下温差仍大于150℃。这样大的温差必然在烧成带造成底部温度急骤上升,碳素、有机物因没有充分氧化,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