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温】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5 条
-
风温与湿温辨治心得
-
作者:
吴承忠
来源:
中医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仁汤
治心
温病学
湿温病
伤寒论
风温
祛湿
薛生白
芳香化浊
热性病
-
描述:
温病是多种热性病的总名称。他是从《内》《难》经和《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温病与伤寒正宜互相结合,互为充实,而不是对立讲派别,总的精神
-
景德镇瓷器四大名旦
-
作者:
郎志谦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郎窑红
四大名旦
景德镇瓷
高温烧成
美人醉
玲珑瓷
粉彩瓷
乌金釉
瓷器
-
描述:
瓷器中的“四大名旦”。 青花瓷和青花玲珑瓷 景德镇青花瓷的英文名称是Blueand White,即“蓝与白”,是指以重还原焰高温烧成釉下蓝装饰的一种瓷器。国外和国内其他地方的同样的釉下蓝产品英文都不用“蓝与白”这个词,而是泛称釉下蓝瓷器。景德镇青花瓷的
-
《天工开物》“陶埏”卷中的几个陶瓷学名词术语
-
作者:
刘秉诚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景德镇
烧成温度
石英斑岩
沁水盆地
粘土矿床
高岭土矿床
花岗岩风化壳
无名异
瓷器
-
描述:
方土效灵,人工表异我国历代各地陶瓷胎(坯)所用的粘土类型,由于四、五千年来地质情况无大变化,因而可根据当前的有关资料加以解释。分布于华中及东南沿海各省的残积粘土矿床,大部分为高岭土矿床,多覆盖在古老的酸性火成岩或结晶片岩之上。如江西、广东产于花岗岩风化壳上,福建产于长英岩脉或石英斑岩的风化带中,山东东部也有可采的高岭土矿床。而沉积粘土矿床则限于古生代及中生代煤系地层内,分布于东北的太子河台凹、复州台凹,华北的内蒙古背斜中大青山一带的山间盆地,河淮台向斜靠近西缘一带,山西台背斜中的沁水盆地,以及山东台背斜范围内与鲁中断裂带有关的一些盆
-
基于PLC的推板式电窑控制系统的设计
-
作者:
文林莉
杨兴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推板式电窑
智能仪表
PLC
温度控制
-
描述:
文中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电子陶瓷生产的推板式电窑的控制系统,介绍了温度控制及PLC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SiC匣钵裂缝高温修复剂的研究和开发
-
作者:
胡海泉
江清镇
黄孝华
王训明
陈淼
陈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修复剂
SiC匣钵
裂缝
-
描述:
SiC匣钵使用到几十次以后,首先在底部出现裂缝和龟裂,既造成落碴污染,并很快破损.如何在高温修复上进行研究而有以及在修复实用技术上取得突破,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先例.本论文进行了系列实验和探讨,成功地研制出 SiC匣钵高温修复剂,使其使用寿命可延长十几次,并解决落碴问题.
-
浴火腾飞的凤凰
-
作者:
韩亚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景德镇
颜色
凤凰
高温颜色釉瓷器
作品
大传统
技术人员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颜色釉瓷是景德镇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之一.铜红釉瓷是颜色釉瓷中最名贵的品种。因其颜色艳丽.品质华贵.成为历代皇室收藏的珍品。铜红釉艺术瓷的制作工艺难度很大.在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中产量是最少的。铜红釉的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色铜红釉.如:钧红釉、郎红釉、祭红釉;另一类是铜红花釉.或称窑变花釉。
-
低成本全熔块低温釉的研制
-
作者:
邹继艺
徐有华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温
釉料
全熔块
低成本
-
描述:
本研究综合了我国陶瓷行业低温内外墙砖釉料的特点,着重从原料入手,通过分析和试验研究,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的低温(1050~1080 ℃)全熔块釉料.
-
略谈中药的曝晒
-
作者:
项育民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中药质量
药材
太阳光
充分干燥
紫外线
贮藏保管
曝晒
干燥方法
微生物
-
描述:
曝晒又称阳干晒,是药库为了确保中药质量和利于贮藏保管所采取的一种天然、有效的干燥方法。通过曝晒可以达到防霉、治霉,防虫、治虫的双重目的。尤其在我国南方,夏季太阳光的直射温度可高达50℃,不但能大量蒸发水分,使药材充分干燥,而且太阳光的紫外线又具很好的杀菌、治虫作
-
历代定窑白瓷的研究
-
作者:
李国桢
郭演仪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白瓷
烧成温度
反射率
唐后期
莫来石晶体
瓷胎
定窑
化学分析
化妆土
-
描述:
生产的定窑白瓷进行了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1)早期白瓷质量最差,并施有化妆土;唐后期至金,以北宋最佳,其他次之。(2)唐后期至金的瓷胎中 Al_2O_3含量均较高,在31~35%之间;胎内还含有
-
婴儿闷热综合征20例报告(摘要)
-
作者:
郁建国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婴儿闷热综合征
体温不升
高热
主要症状
血管扩张剂
报告
月份
临床资料
呼吸衰竭
母乳喂养
-
描述:
我院近九年来收治婴儿闷热综合征共2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年龄1~6个月,2~4个月占16例。12月至昱年4月份发病最多计18例。母乳喂养16例。病前均有衣被过暖史。主要症状、体征:大汗或衣服湿透20例,面色苍白或土灰色16例,不哭不吮奶15例,高热或体温不升13例,双目凝视13例,周围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