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温】搜索到相关结果 1075 条
-
熠熠窑辉 浅论祭红釉的工艺及特征
-
作者:
樊友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调
烧成条件
高温
祭红釉
景德镇
烧制工艺
宋元时期
氧化铜
铜红釉
着色剂
-
描述:
能够烧造出高温铜红釉(如钧红),但因材质,釉料配方及烧制工艺的局限性,红釉色调效果不甚理想。祭红釉属于以氧化铜(CuO)为着色剂的高温红釉的一种,因其釉面发色宝光内敛,汁水莹厚,色调庄严肃
-
低温无光釉的研制
-
作者:
刘阳
周晓文
高继海
顼君伟
庄晔辉
韩云涛
蒋玮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温
摩尔数
快速烧成
无光釉
-
描述:
通过调整釉式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摩尔数,制备了一系列在较低的温度(1180℃~1220℃)下快速烧成的无光釉.采用扫描电镜对釉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无光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釉层中存在微细的晶体,从而造成釉面无光.
-
温度均匀器不同安装间距对辊道窑窑内温度场的影响
-
作者:
童剑辉
冯青
汪和平
潘小勇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均匀器
辊道窑
温度场
数值模拟
-
描述:
为了进一步研究温度均匀器之间不同安装间距对辊道窑窑内温度场的影响,对某辊道窑烧成带内气体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均匀器之间不同间距对窑内温度的均匀效果不同,适当增加均匀器之间的间距可以获得更好的均匀窑温效果。
-
陶瓷窑炉测温技术的发展
-
作者:
郑乃章
苗立峰
曹春娥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
陶瓷窑炉
测温技术
-
描述:
综述了陶瓷窑炉测温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这些测温技术在陶瓷技术史上的贡献和不足,展望了可能应用于陶瓷窑炉测温的新技术,指出研究陶瓷窑炉的测温技术对陶瓷窑炉乃至陶瓷材料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梭式窑测温误差的分析与减小误差的措施
-
作者:
冯青
张振刚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测温误差
传热
梭式窑
-
描述:
梭式窑炉是间歇性窑炉,在烧制陶瓷产品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测温仪表显示的温度与实际窑炉的温度有较大的误差。本文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及传热理论,对上述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测温误差的一些实用措施。
-
瓷石尾砂外墙砖的研制
-
作者:
刘属兴
仇圣明
熊春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石尾砂
外墙砖
低温快速烧成
-
描述:
以贵溪瓷石尾砂为主要原料,外加红粘土及助熔性原料,研制出一次低温快烧的外墙砖,烧成温度1110°C,周期60分钟,性能达到国标要求
-
高铝质匣钵试验报告
-
作者:
王庆龄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铝质
高温荷重
江西省
贵州
匣钵
熟矾土
景德镇市
白土
试验报告
使用温度
-
描述:
前言近年来我厂生产的堇青石——莫来石质匣钵,使用温度和高温荷重等主要性能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当窑温高于1350℃就会出现软化变形甚至倒塌现象,无法满足油烧隧道窑对匣钵的质量要求。以往的试验证明,往堇
-
高温陶瓷红色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作者:
曹春娥
洪琛
熊春华
沈华荣
郑乃章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料
陶瓷色料
高温色料
结构
应用
-
描述:
对陶瓷工业中使用的高温红色料做了全面综述,讨论了传统红色陶瓷色料的种类和结构,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特别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新型高温红色料,同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输液过程中生化检验采血时间的选择
-
作者:
潘达慧
来源:
中国新医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料
陶瓷色料
高温色料
结构
应用
-
描述:
在内科临床医疗活动中,特别是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要及时和不断了解病人的有关生化指标水评价病情,判断疗效和权衡治疗方案。然而这些病人又在连续不断的输液过程中,输液对生化指标有什么影响,对哪些指标有影响,什么时候采血没有或很小有影响,临床医师和化验空之间经常争论不休。我们认为,单凭经验和推导是片面的,必须进行求征。为此我科护理部对18例急重症病人进行了输液过程中采血时间和生化指标变化的观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验二则
-
作者:
邵继棠
来源:
中医杂志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逆
寒湿阻络
脘痞
力竭
吴茱英
温胃散寒
神疲
治验
中汤
六君子
-
描述:
例一:青年女工付××,1981年夏初生难产,入产房两天两夜,胎儿未能娩出,周身大汗淋漓,神疲力竭。当时产床置于电扇之下,凉风直吹,及至胎儿娩出后,始觉凉意。因腹中饥饿,急食冷鸡汤两碗,即感胃脘痞塞不畅,胃中发冷,犹如冰块阻塞一般,且全身骨节酸痛,曾服温胃散寒之方药,诸如香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