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锂瓷石在超低温玻化砖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周健儿   刘昆   汪永清   胡海泉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结温度范围   多元复合熔剂   锂瓷石   超低温度  
描述: ,在配方中形成K2O-Na2O-Li2O多元复合熔剂,将产品的烧结温度范围拓宽为50℃,保证坯体可在超低温度烧结,满足生产需求。
《景德镇陶录》探析
作者: 卢家明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gF2   抗折强度   体积密度   75氧化铝陶瓷   低温烧结  
描述: 《景德镇陶录》探析
略述明代青花瓷器的外销
作者: 张浦生   程晓中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蓝花   芙蓉手   青花瓷器   透明釉   明初   御器厂   浙料   江西景德镇   高温烧制   艺术特色  
描述: 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直接在坯胎上绘画,然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白釉蓝花瓷器,它是我国富有民族传统和艺术特色的优美产品。由于具有色调明快、纹样生动、经久耐用的特点,深受国内外各阶层人们
略论高温颜色釉在现代陶艺装饰中的应用
作者: 付启宇   谢枧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金属氧化物   现代陶艺   影响深远   釉里红   陶瓷艺术   陶瓷装饰技术   高温煅烧   颜色釉  
描述: 世界上也影响深远。高温颜色釉作为陶瓷装饰技术的一种,它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它是以天然矿石和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胚胎上装饰成色,然后经过高温窑火,令其自然流动,形成有色的陶瓷,好的高温颜色釉,拥有光亮如镜的色泽,明艳亮丽的色彩,它所赋有的艺术效果是多
戴雨享:出泥入画
作者: 施文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工艺美术系   色彩应用   吹制   器型   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陶艺   陶瓷釉   高温烧制   泥性  
描述: 这一创作手法——他像画油画一样铺开装满数十种釉色的吹釉筒,将不同的釉色进行厚薄吹制和重叠,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随后在陶瓷作品上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这种经验的积累,对戴雨享之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彼时还以使用单色釉为主的景德镇同行对此都觉得新奇不已。
瓷器
作者: 古禾   来源: 月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元青花   温度差异   表施   青釉   越窑   烧成温度   商周   海上丝绸之路   冯先铭  
描述: "中国"英译为"China",而在英文里,"china"即瓷器。据说,这个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可见景德镇瓷器对中国、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影响和意义。瓷器是一种用高岭土等矿物在窑内以高温
Ba_2Ti_9O_(20)微波陶瓷在贴片式介质滤波器上的应用研究
作者: 吴坚强   胡飞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介质滤波器   Ba2Ti9O20微波陶瓷   低烧结温度  
描述: MnCO3和ZrO2的Ba2Ti9O20陶瓷材料可把烧结温度降低到1260℃,微波介电性能较好;当ZrO2的加入量为0.1wt%且MnCO3加入量为0.15wt%时,其介电性能最佳的致密化烧结温度
浅谈高温颜色釉与浅堆雕技法的综合装饰
作者: 操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单色釉   陶艺家   技法   烧成过程   表现形式   偶然性   人造宝石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描述: 高温颜色釉是景德镇陶瓷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人造宝石",有"千窑难得一宝"、"寸金窑烧寸金瓷"之美誉。古代颜色釉多以单色釉为主,现代的颜色釉却有了众多突破,创新出多彩的釉瓷
中温玲珑釉的缺陷改善
作者: 洪琛   冯涛   曹春娥   沈华荣   卢希龙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参数   中温   玲珑釉   釉面缺陷  
描述: 针对玲珑釉"鱼眼"和"凹眼"这两大常见缺陷,在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配方改善研究,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采用烧硼酸钙取代方解石,并严格控制玲珑釉的工艺参数,可获得良好的中玲珑釉。
斗彩八宝大盘
作者: 李咏咏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泉窑青瓷   高温烧成   釉上彩   制瓷工艺   卵白釉瓷   景德镇窑   品鉴   釉下彩   八宝纹   八吉祥纹  
描述: 瓷器一直是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所需及品鉴赏玩之物,其高贵的地位、显赫的声望,绝非其它器物可比。正是由于瓷器在历代皇家中的这种特殊性,所以帝王的审美、喜好以及宗教信仰,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瓷器的发展。清朝,瓷器的生产达到了又一个高峰,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于鼎盛,进入了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的
< 1 2 3 ... 101 102 103 ... 106 107 10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