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1 条
-
汪晓棠新粉彩文人瓷画赏析
-
作者:
吴泉明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中国近代史
商品化生产
市场经济观念
清末民国时期
瓷画
粉彩
文人
-
描述:
清末民国时期的文人瓷画烧造年代虽不久远,却身价不菲,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市场价格往住与清中晚期官窑不相伯仲,这有其历史缘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曾经强大的大清帝国日益没落,风光不再
-
过渡期青花瓷之概念与分期研究(二)——过渡期瓷业的生产转型与工艺进步
-
作者:
谢小铨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分期研究
社会发展
青花瓷
景德镇
工艺进步
物质积累
过渡期
新兴市镇
市民阶层
-
描述:
一商业驱动社会发展到明末清初已具备相当的物质积累,这时期生齿繁密,商业发达,百工之属,无所不备,新兴市镇不断涌现,市民阶层形成并壮大,景德镇当时就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工商业城市。明王世懋《二委酉谭
-
明末清初景德镇陶瓷外销路线的变迁与福建平和县窑址的发现
-
作者:
薛翘
刘劲峰
来源:
福建文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景德镇
清代
明代
考古
瓷器
-
描述:
明末清初景德镇陶瓷外销路线的变迁与福建平和县窑址的发现
-
珠山遗址有望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景德镇挖地三尺找“古窑”
-
作者:
吕庆华
产大海
胡卫华
来源:
大江周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陶瓷研究
古遗址
景德镇
御窑厂
元明清
秦始皇陵兵马俑
江西
世界文化遗产
考古工作
珠山
-
描述:
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珠山遗址,在我国考古界已被公认为考古价值和文化地位几近于敦煌莫高窟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但在我们江西,了解知道这一点的人并不多。3月13日,景德镇古陶瓷研究所所长、著名古陶瓷研究学者刘新园的一席话,令我们对即将于4月份开始发掘的景德镇珠山遗址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们忍不住问道:江西真有如此重要的宝库吗?
-
历史中的景德镇瓷业之三——康、雍、乾三代:盛世成就的官民窑高峰——景德镇瓷业的兴盛期
-
作者:
王馨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相结合
新品种
康熙年间
清代瓷器
发展与创新
明代
成就
瓷业
民窑
-
描述:
明代末年,政府昏庸、饥馑频发,明王朝很快为清王朝所取代。后者做为新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怀柔政策,如农业上注重兴修水利,并减免一定的赋税;而在手工业方面,清政府废除了明代匠籍制度
-
论徽商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发展
-
作者:
李晓
张天羽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景德镇
婺源县
徽州
明清时期
商人
安徽省
-
描述:
徽州商人,简称徽商,是指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旧徽州府包括安徽省属的歙、休宁、祁门、黟、绩溪五县和江西省属的婺源县。《徽州简志》记载徽商起源于东晋,成长于宋元,明末清初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
-
即墨县衙旧址明清瓷器坑发掘报告
-
作者:
林玉海
杜义新
彭峪
陈宇鹏
韩尊成
郑禄红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即墨县衙
明清时期
-
描述:
都是产自景德镇的民窑青花瓷碗,时代从明万历时期延续到清康熙时期。该灰坑对本次发掘划分地层及断代具有重要作用,灰坑内出土的瓷器对了解当时县衙起居生活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
中国藏家再探“过渡期”瓷器
-
作者:
陈硕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历史
发展史
景德镇瓷器
17世纪
中国瓷器
-
描述: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17世纪的明末清初之际,官窑停烧,民窑瓷承担起了中国瓷器发展史的桥接,也成就了景德镇制瓷一段旷古未有的辉煌。这段历史引起了欧美学者与藏家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将这一时期的景德镇瓷器
-
浅论清代御窑厂的生产制度
-
作者:
李吴冰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烧制
清代
御窑厂
艺术风格
生产制度
艺术品
-
描述:
清代御窑厂是专门烧制皇宫内府使用的御用瓷的窑场。御窑厂烧制的瓷器除了由皇帝赏赐之外,即使是王公重臣也不能直接从御窑厂中得到。这些珍贵的皇室艺术品,以其出类拔萃的优秀品质、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传世稀少
-
明清景德镇民窑兔纹研究
-
作者:
曹建文
徐小娇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明清
兔纹
-
描述:
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吉祥寓意,是古代陶瓷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兔纹从成化以后开始出现,至崇祯一朝亦有非常精细的兔纹产品,但至清康熙以后,景德镇瓷器上的兔纹装饰就很难看到了。明清两代兔纹装饰经历了一个由繁至简,又由简复繁的过程,这与宫廷对十二章纹饰的使用管理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