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
作者: 李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汉字   艺术化   工作人员   陶瓷绘画   书法艺术   文字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是世界文字史上使用最悠久的文字。同时,它又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作为艺术品的文字。我们中华民族,直到今天,还在沿用着这一古老的文字,也还在继承和发展
自主创新的汉王实践
作者: 张辉   来源: 瞭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科技   中日韩   创新产品   自主创新   景德镇瓷器   实践   海外媒体   汉王  
描述: 寻求中国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的DNA,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经验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日韩科技部长会上,中国科技部长万钢分别向日韩两国代表赠送一份国礼,不是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也不是锦绣乃至书法字画,而是中国自主创新产品——全世界第一款可以手写的电纸书。有海外媒体对此评价说,将此产品赠予以电子产业闻名的日本、韩国,其意义之重大已超越国礼之本义,暗示作为电子技术后来者的中国,在自主创新上正在积极向日韩发起挑战。
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出现在什么时期?
作者: 柳合青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仙镇   景德镇   人民版   新课标   古代商业   中国   汉口镇   人教版  
描述: 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四大商业名镇。”从以上文字不难发现,人教版认为四大名镇从宋代就开始兴盛。
在青花瓷器中书写款识始于何时?款识都有那些内容?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东汉时期   景德镇   纪年款   款识   书写   内容   基金会  
描述: 在瓷器的底部或其他部位,用刻、画、印、写等方法表明时代、产地、人名、堂名、诗文、吉语、商业铭文的文字或图案,被统称为“款识”。东汉时期青釉瓷器上就出现了“王尊”刻款。最早的纪年款是三国吴青瓷虎子上
屯溪老街:“文章”锦绣烁古今
作者: 张衍荣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仙镇   景德镇   屯溪老街   与时俱进   “文章”   汉口镇  
描述: 没有想到,路过徽州地面时,由于错选一个路口,竟让我们误人屯溪,但"误游"老街却又令人感慨万千.
易乐平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   设计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   设计作品   美术学院   学士学位   公共艺术  
描述: 易乐平(1971-),男,1994年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湖北省美术家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制陶术调查与影像记
作者: 陆斌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稻草   技术   西南少数民族   烧成温度   民族文化   贵州   制陶术   燃烧   汉族  
描述: 前言文化是识别民族的标志。西南部的中国是少数民族群居最密集的地区,有近三十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孕育出独特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在讨论"中国文化"的多数场合,少数民族文化都被淹没在"汉族文化"的概念之中,在讨论传统陶瓷文化时尤甚,所围绕的主题多是以景德镇
吴先生的中国外贸说
作者: 游殿书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内   政治学   出口   景德镇   汉堡   华人   中国外贸   四川绵阳   德国   中国瓷器  
描述: 在德国进修期间,我曾应邀访问了久居汉堡的华人吴孝行先生一家。一进入他的客厅就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气氛:右边墙上挂着一卷轴,书写着张继“寒山寺”的诗;茶几上的茶具出自景德镇;组合柜上摆满了中国的工艺品
汉阳出土的北宋瓷器
作者: 张吟午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景德镇   外底   白瓷器   汉阳   青白瓷   南宋墓   釉色   卷枝   北宋  
描述: 1965年武汉市汉阳十里铺一座北宋墓中出土了一批青白瓷器(俗称影青),现介绍其中三件盒与一件壶。这几件器皿,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自中泛青,纹饰均为阳纹印花。“蓝记”交枝花卉盒高4.5,口径
文言文教学浅析
作者: 邵道良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实词   文言文教学   汉字   兴趣   现代语   巧练   引伸义   虚词教学   学生学习   “每”  
描述: 现代中学生平常接触文言文比较少,常有学生对之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不知所云。表面看来文言文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与生活、学习联系不够密切。由于存在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够,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探讨一下文言文的教学,以便帮助学生端正认识,并且掌握一定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
< 1 2 3 ... 268 269 270 ... 285 286 28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