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山东安丘汉墓人像柱艺术
作者: 李黎阳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生殖崇拜   象征   画像石刻   石刻画像   汉墓   升仙   汉画像   画像石墓   高浮雕  
描述: 山东安丘董家庄汉墓是1959年发现的一座大型画像石墓,整座墓室满布题材多样、技法各异的石刻画像,宛如一座收藏宏富的画像石博物馆。在众多画像石刻中,安置在墓室中轴线上的三根周身雕刻画像的石柱尤为
巩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
作者: 傅永魁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朱雀   浅浮雕   画像石刻   残石   汉墓   公社   汉画像石   巩县   条石  
描述: 巩县境内有许多汉墓,出土有画像石、空心画像砖。现分别加以介绍。一、芝田公社稍柴村采集的画像石近年米在芝田公社稍柴村发现画像石十二块。批说这批画像石刻是解放前出土的,出土地点不详。现介绍如下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的艺术特色
作者: 孙照金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禄   艺术风格   汉代   辟邪  
描述: 南阳汉代雕塑天禄、辟邪这对雕塑艺术瑰宝历经沧桑,记录了从唐代至今天对它们的研究保护过程。本文对它们的传承渊源、造型特点、审美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河南陶建筑明器简述
作者: 杨焕成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角铺作   实物资料   斗拱   汉代   建筑明器   明代   建筑体系   民居建筑   出土   河南省  
描述: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历代王朝多在此建都,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其中,陶建筑明器即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研究古代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以及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河南是我国出土陶建筑明器较多的省份之一。
巩县黄冶窑唐三彩玩具的艺术特点
作者: 刘建洲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汉时期   黄冶窑   新石器时代早期   唐三彩   陶塑   原始社会   二里头   商周文化   巩县  
描述: 的陶人头、陶猪、陶羊,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塑艺术品。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周文化中,均有不少陶塑艺术品。到了秦汉时期陶塑艺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始皇陵的兵马涌、汉代的舞乐杂技涌等。晋代青瓷谷仓上
东汉青铜天鸡羽人炉
作者: 李国灿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构严谨   东汉   道家思想   南阳地区   青铜   造型   物资回收   雕塑艺术   铸造工艺   鸡羽  
描述: 一九七八年三月,河南省文物商店在南阳地区物资回收仓库,拣选一件东汉早期造型美观、做工精致的青铜天鸡羽人炉。因系收购得来,故出土地点不详。但它对研究汉代的铸造工艺、雕塑艺术以及道家思想有重要的价值
梁孝王墓地宫的建筑艺术
作者: 刘永信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壁画   考古材料   梁孝王   画像石   汉画  
描述: 越来越多的考古材料告诉我们:汉代的建筑物(指石祠、石阙和砖、石墓)上保留有大量的画像、雕塑艺术品,同时在画(指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塑(指墓中明器)中也可以看到丰富的建筑图象,这为探讨和了
试论河南战国青铜器的画像艺术
作者: 张英群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三个时期   楚文化   琉璃阁   艺术风格   汉画像   河南   古代青铜器   制作工艺   商代青铜器  
描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史中的瑰宝。其铸造工艺溶汇了装饰、书法、绘画、雕塑艺术,形成了中国式的金属工艺学。青铜器的工艺成就,为中华民族美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以后各艺术部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青铜器艺术是古代艺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中,通常以河南的商代青铜器、陕西的西周青铜器、湖北的楚文化青铜器作为三个时期的代表。一般认为,青铜器到春秋以后就衰败了,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其实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不仅在器形种类上、制作工艺上均有空前的新成就,而且在花纹装饰上出现了繁
鲁迅与龙门石窟
作者: 杨盛云   来源: 中州今古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鲁迅日记   研究成果   龙门石窟   龙门二十品   历史沧桑   鲁迅   汉画像   鲁迅研究   民族败类  
描述: 鲁迅与龙门石窟杨盛云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一千多年来,龙门石窟饱经历史沧桑。尤其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分子多次勾结中国一些民族败类对龙门石窟进行野蛮的盗窃破坏。宾阳中洞内著名的"皇帝皇后礼佛图"浮雕,就是在1934年被美国人普爱伦贿通北京琉...
破译河图
作者: 艺辛   来源: 中州今古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颉刚   《史记》   《汉书》   司马迁   《论语》   河图洛书   流沙河   黄河   《汉书·五行志》   河洛地区  
描述: 生长在河洛地区,关于河图和洛书的故事自小就听到了不少。稍大出入洛阳,知道在洛阳东有孟津县境内的负图寺、巩义境内的演易台;在洛阳西有洛宁县长水境内的洛出书处残碑。心想古代传说,大多与古代史实有关。虽然沿袭千年,会有一些走样,但也走样不到哪里去。负图寺、演易台、出书处,不管怎么说是历史遗迹,现在听人凭吊是理所当然的了。王城公园西门进去那尊巨石雕塑,给我们再现了河图洛书奇诡奇幻、绝无仅有的原始形象,谁见了能不怦然动容、心驰神往呢?作为一个文学编辑,心中所想之事,总是免不了左拉右扯地看一些书来印证,而且越是感兴趣的问题越是要看。看来看去看出一些门道,禁不住大吃了一惊:原来河图与洛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且最早也并没有什么神圣和神秘之处。历朝历代的文人们添枝加叶,附会成文,把河图洛书说的神乎其神。看来这些前辈同行们虽无害人之心,却在不经意间给后进者们留下了难解的谜团。按照通常的说法,河图与洛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洛阳人对自己身处河图洛书的诞生地深深感到自豪。这个“中华文化的源头”据说是充满神性的“龙马”和“神龟”送来的,“龙马负图,神龟驮书”,几千年的文明昌盛都是龙马和神龟的赐与。对于当代的我们,这样有着浓厚迷信色彩的...
< 1 2 3 ... 211 212 213 ... 245 246 2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