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二里头】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泥条拉坯成型技术”读识
-
作者:
彭小军
来源:
三代考古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条
城子崖
见下文
研究成果
二里头文化
制作工艺流程
拉坯
民族志
中国考古学
泥片
-
描述:
陶器是考古学家所面对的最丰富的古代遗物之一,对其制作工艺流程的观察与分析更是古代陶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意图在介绍中国古代陶器制作技术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民族学、考古学资料的梳理,为中国古代可能存在的"泥条拉坯成型技术"(见下文讨论)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撑。迄今为止,考古学上所能识别的陶器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制备、坯体成型、修整、装饰、烧制等环节。除此之外,民族志资料表明,陶器坯体在操作台成型之后至入窑烧制之前的生产过程中,还会经历至少数次搬运以及稍长时间的阴干等工序。坯
-
中国三彩·陶瓷之源
-
作者:
郭爱和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陶瓷
二里头文化
上釉
陶艺家
三彩
黑釉
蓝釉
青花
瓷器
-
描述:
"中国三彩·陶瓷之源",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为何要讲这个题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把三彩提高到中国的高度。二是要把陶瓷之源定格在中原。如果大家听完后记住了这两个关键的概念,我们的这个讲座就有意义了。关于陶和瓷,相信很多人对它们的概念都有一定了解,能说出来一、二、三。尤其是"陶",大家更为
-
郑 清艺术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陶瓷
二里头文化
上釉
陶艺家
三彩
黑釉
蓝釉
青花
瓷器
-
描述:
1991年出生于湖南汩罗2010年师从李岸学习陶瓷绘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非遗促进会会员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专注于当代青花的探索与研究,被誉为90后最具代表性画家之一。
-
论肖家屋脊玉盘龙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
作者:
朱乃诚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盘
玉器
中原地区
二里头文化
屋脊
年代
长江中游地区
二里头遗址
晚期
石家河文化
-
描述:
一肖家屋脊玉盘龙(W6:36),是目前已确认的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件早期龙文化遗物。这件玉盘龙为黄绿色,表面有灰白斑。龙体首尾相卷,成玦形。上颌尖凸,下颌短,口微开。额部有一道横凸棱,额顶到顶后部有长角形浮雕,似为鬣的初形。尾为钝尖形。外径3.8、体侧宽1.2、厚0.8厘米(图一)。1988年出自湖
-
南阳独山玉器
-
作者:
胡焕英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伏牛山
偃师二里头遗址
仰韶文化早期
文物考古
南召县
河南南阳
南阳市
新石器时代
独山玉
-
描述:
河南南阳北倚伏牛山,南临汉水,寒暖宜人,物产丰饶,人文之脉源远流长。南阳先民从杏花山猿人始,繁衍生息,他们从南召小空山旧石器洞穴走出,把远古文化播向南阳的灵山秀水。历经夏、商、周,在丹江流域孕育了雄浑的楚文化,在以南阳宛城为中心的区域孕育了灿烂的汉文化,绵延不绝,历代传承。南阳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因
-
含英咀华 百宝争辉——谈中国镶嵌艺术
-
作者:
马未都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博物馆
二里头文化
镶嵌
螺钿
唐代
艺术品
绿松石
文物
错金银
-
描述:
中国的镶嵌艺术产生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非常好的镶嵌艺术了。比如夏代二里头文化的镶松石兽面纹的铜饰牌,具体用途不是很清楚,但做得非
-
试论山东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兼与《丁公遗址龙山陶文质疑》一文商榷
-
作者:
方酉生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子崖
陶文
室内整理
山东龙山文化
二里头遗址
文化遗址
划记号
岳石文化
下颌骨
社会性质
-
描述:
试论山东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兼与《丁公遗址龙山陶文质疑》一文商榷方酉生山东龙山文化因1928年发现于山东历城县(今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以漆黑发亮、薄胎的陶器最具特色。从1930年、1931年城子崖遗址发掘开始,迄今已有60余年。在这60...
-
狗年说陶狗:河南古代雕塑中的犬
-
作者:
王蔚波
来源:
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二里头文化
古代雕塑
文物考古
灰陶
红陶
出土
河南省
研究所
-
描述:
陶狗在河南南阳、灵宝一带古墓中多有出土,反映出世人爱狗的习俗。恰逢狗年之际,仅择数件河南古代雕塑中的犬,简述于下。二里头文化时期立姿红陶狗(图1),高5.5厘米、长14.7厘米,河南陕县西崖村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泥质红陶。体形稍长,双耳略向后斜垂,尾巴已残缺,腿部粗矮,
-
巩县黄冶窑唐三彩玩具的艺术特点
-
作者:
刘建洲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汉时期
黄冶窑
新石器时代早期
唐三彩
陶塑
原始社会
二里头
商周文化
巩县
-
描述:
唐三彩玩具属于陶瓷雕塑艺术品。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陶器生产开始,人们就以粘土为材料,在制作陶质器皿的同时,就开始制作陶塑艺术品来美化生活了。密县莪沟、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陶人头、陶猪、陶羊,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塑艺术品。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周文化中,均有不少陶塑艺术品。到了秦汉时期陶塑艺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始皇陵的兵马涌、汉代的舞乐杂技涌等。晋代青瓷谷仓上的堆塑人物、禽兽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瓷塑。不过这些陶瓷雕塑品都是作为生活器皿或明器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提高了,便出现了供人观赏的陶瓷玩具。巩县黄冶唐三彩窑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