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汉】搜索到相关结果 377 条
-
文学视角:生态翻译学指导公示语翻译
-
作者:
邬玲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基地
选择论
陶瓷生产
文学视角
指示语
瓷都
汉英翻译
旅游城市
园林城市
公示语翻译
-
描述:
公示语指的是路牌、商店招牌、主题标语、警示语,景点简介等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指示语。景德镇是江西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历史上以陶瓷生产为主,素有"瓷都"之称,如今还是中国重要的航空器生产基地。景德镇作为1982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官方授予多项荣誉称号,如:"文明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
-
艺术设计中汉字形态的美学功能
-
作者:
任远
来源:
好家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字
美学
艺术设计
-
描述:
艺术设计包含的范围广,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汉字作为我国语言的存在形式,其结构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艺术设计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艺术设计中汉字形态的美学功能,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
从汉字字体造型看图书馆室内设计的艺术创造
-
作者:
陈永春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汉字造型
图书馆
室内设计
-
描述:
图书馆是人们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实现图书馆公共服务价值,提高人们的阅读品质,优化图书馆室内设计,就显得更加必要。而在图书馆室内设计的时候,将汉字字体造型应用其中,不仅可以丰富室内设计形式与内涵
-
从汉字字体造型看图书馆室内设计的艺术创造
-
作者:
陈永春
来源:
科学与财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汉字造型
图书馆
室内设计
-
描述:
图书馆是人们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实现图书馆公共服务价值,提高人们的阅读品质,优化图书馆室内设计,就显得更加必要。而在图书馆室内设计的时候,将汉字字体造型应用其中,不仅可以丰富室内设计形式与内涵
-
简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
作者:
方建
戴建平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汉
文化差异
颜色词
-
描述: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其所表达的含义具有独特的魅力。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文化、历史、民俗等方面所存在差异,造成一种颜色词在两种不同语言当中所包含的意思既有相同的意思,也有不同
-
军御文化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
文化
景德镇
新品种
磁州窑
汉代
釉下彩
定窑
-
描述:
绿釉最早见于汉代,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元代景德镇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
-
顺应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邵毓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选择
英汉翻译
顺应论
-
描述:
本文从语用学顺应论视角出发,探讨英汉翻译中语言的选择过程、标准及其策略,提出英汉翻译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语言结构与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
-
浓妆淡抹总相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瑾访谈记
-
作者:
刘定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综合装饰
汉语字典
浓妆淡抹
陶瓷艺术家
接天莲叶无穷碧
陶瓷文化
人如其名
工艺美术大师
千呼万唤始出来
-
描述:
"瑾"这个字,在汉语字典中有"美玉"之义,亦喻美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瑾就是这个"瑾"字。人如其名,在景德镇这个陶瓷艺术家"工厂",曾瑾是块不可多得的"美玉",曾瑾之美,在乎她的外表,气质高贵而又
-
冯 沫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综合装饰
汉语字典
浓妆淡抹
陶瓷艺术家
接天莲叶无穷碧
陶瓷文化
人如其名
工艺美术大师
千呼万唤始出来
-
描述:
联系电话:15207083111 网址:www.xinbochina.com 冯 沫 1969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西部画院副院长,助梦人艺术中心主创,景德镇市新大博信陶瓷艺术中心签约艺术家,师从著名花鸟画家秦天柱先生。注意传统承接,对宋元精品多有临习、体悟。
-
邓希平:中国陶瓷高温颜色釉第一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大学
科学研究所
高温
中国陶瓷
江西兴国
轻工部
化学系
景德镇市
景德镇陶瓷工业
颜色釉
-
描述:
邓希平1942年出生,江西兴国人。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6年在轻工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师从聂物华、陈鸿高两位著名大师学习陶瓷颜色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