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斗彩考
作者: 赵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传   景德镇   佛教   轮廊线   釉上彩   汉藏关系   象征意义   成化   青花   宣德  
描述: 斗彩考赵宏(故宫博物院北京·100009·)斗彩是明清彩瓷中的重要品种。当今对斗彩的解释基本趋同,如“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胎上用青花画好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拼斗,又复入窑炉...
关于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地域界定的研究
作者: 夏淑萍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经济协作区   地域界定   长江中游经济区  
描述: 武汉自古就是华中地区的核心城市,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商业中心.武汉在南北分界线上,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心:以武汉为圆心,1千公里为直径的圆域内包括18个省4个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200
关于克服罗汉汤碗变形的试验小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强制脱模   试验   含水率   泥料   合格率   主要产品   罗汉   克服变形   一级品  
描述: 罗汉汤碗是我厂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去年下半年质量曾一度下降。一级品波动在1.92~9.5%,合格率仅30~46.34%。其缺陷主要是变形,占18.4~62%。如何克服变形缺陷,是当时一个急待解决
民间瓷绘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
作者: 毕克官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者   战国秦汉   原始彩陶   美术发展   艺术特色  
描述: 几千年前的原始彩陶和战国秦汉的陶器彩绘且不去说。仅以瓷器的釉下彩绘而言。是始于唐代长沙铜官窑。也就是说,瓷绘历史整整延续了一千多年。磁州窑和景德镇在历史上的影响更大,尤其青花,少说也有600余年
陶瓷艺术作品汉英翻译技巧探析
作者: 刘燕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技巧   陶瓷艺术作品   汉译英  
描述: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对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的汉英翻译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提出针对作品创作题材的特点和内容,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
肖像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作者: 李振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西方文化   清代   中国产   汉代   传教士   肖像画  
描述: 陶瓷肖像画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盛行厚葬之风。现出土的墓葬品中,精美的画像砖便是最早的陶瓷肖像画前身。但是就陶瓷肖像画而言,正式对中国产生影响是在清代。清代大批的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只是西方物质上的丰富,更多的是将西方文化的带入。
彭卫青佛像瓷艺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电话   江西省   罗汉   佛像   工艺美术   颜色釉  
描述: 彭卫青佛像瓷艺
武汉海山金谷名瓷艺术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经纪人   金谷   武汉市武昌区   艺术馆   艺术家   合作交流   海山   艺术品   陶瓷艺术   现当代  
描述: 武汉海山金谷名瓷艺术馆于2012年11月26日开馆,本艺术馆由武汉海山集团和武汉金谷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合力打造,本艺术馆由湖北知名艺术经纪人、现当代陶瓷艺术鉴赏家付国荣先生操作运营,艺术馆面积
建设“四品”佛山:专访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
作者: 向继贵   来源: 时事报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级城市   专访   广东省   经济总量   佛山市   市委书记   汉口镇   明清时期  
描述: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的广东佛山,早在明清时期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数百年后的今天,佛山市以全国地级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成绩,依然站在时代前沿。
四省非遗亮相武汉 民族文化惊艳登场:第一届湘赣鄂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纪实阳市
作者: 陈丽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派建筑   民族文化   土家吊脚楼   景德镇瓷器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实   武汉   雅俗共赏  
描述: 黄梅调、花鼓戏一起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徽派建筑与土家吊脚楼相映成趣,湘绣、绣与景德镇瓷器各领风骚,剪纸与年画雅俗共赏,傩面与漆器传递着古老的信息……
< 1 2 3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