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汉】搜索到相关结果 377 条
-
莲花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学院
主题创作
江汉大学
文史研究
美术家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武汉市
国画作品
研究生班
-
描述:
魏康祥(康翔)1946年生于武汉,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授教于武汉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现为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美术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长期生活工作在长江
-
陶艺人生:评陈烈汉近年的陶艺
-
作者:
周思中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
陈烈汉
人生
-
描述:
烈汉可以做一些他自己认为的纯粹"陶艺"。这不能视为一种自娱自乐,而应该视为一种挑战陶艺表现极限的艰苦劳动,而这种劳动又是认真的、严谨的。而这些认真、严谨的创作一旦出炉,成为物质的外现时,这种转换也是烈汉的快乐之一。
-
充满童趣的拼音教学
-
作者:
李园香
来源:
大东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识字
教学
童趣
一年级
汉语拼音
课外阅读
孩子
-
描述: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学好汉语拼音,为将来的识字、阅读、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拼音教学尤为重要。为了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活起来
-
美称 九省通衢 代称 八达之衢 习称 七省要道 汉口以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商业市镇名驰古今
-
作者:
吕新
来源:
中国地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仙镇
明朝
景德镇
汉阳
汉口
代称
湖北省
地理位置
明清时期
武汉市
-
描述:
汉口,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居我国四大名镇之首。在武汉三镇中,汉口作为集镇,形成最晚,但是发展最快。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使汉口成为当时同临两江
-
有感莫言不称“大师”
-
作者:
刘火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善施
莫言
现代汉语词典
讽刺意味
本土作家
热爱祖国
文学造诣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艺术界
-
描述:
作家莫言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面对媒体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永远不敢称大师。大师这个称谓有它内在的含义。谁要叫我文学大师,我会觉得暗含讽刺意味。我觉得自己远不够大师。"对大师,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
-
从王步“粉彩罗汉图”谈起
-
作者:
刘禄山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综合装饰
景德镇
长湖
重要影响
美术成就
陶艺创作
罗汉
竹溪
粉彩
-
描述:
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王步的陶瓷工艺美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等等,他都有独到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步用贵重的舶来颜料"西赤"创作了许多《罗汉图》
-
瓷都醴陵的前世今生
-
作者:
农夫
来源:
绿色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东汉时期
彩瓷
景德镇
陶瓷生产
清朝雍正
瓷都
陶瓷业
瓷片
瓷器
-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在欧洲带来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荣耀。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外收藏者趋之若骛的藏品,也成就了两地瓷都的美誉。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
-
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院校(专业)名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试与招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艺术院校
山东艺术学院
参照执行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
描述:
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
-
水点桃花三十年
-
作者:
江生元
来源:
大武汉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咖啡馆
景德镇
桃花
水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枫苑雅阁是武汉大学珞珈山庄里的一个颇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咖啡馆,机缘巧合,在一个初春的午后,我走了进去,邂逅了闻名遐迩的7501瓷。隔日,在咖啡馆主刘新奇(绰号“老小”)的盛情邀请下,我有了一次750l瓷的寻根之旅,结识了景德镇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生元老师。
-
漫议传统瓷上肖像画的源与流
-
作者:
雷毅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要课题
汉画像砖
景德镇
传统
摄影术
十九世纪
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步探讨
肖像画
-
描述:
的专家学者仍很少,一些问题远没有厘清。笔者从事传统瓷上肖像画多年,试对传统瓷上肖像画的源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自已的看法,以起抛砖引玉之功,希望更多的学者能投身其研究之中。1 传统瓷上肖像画探源1.1 陶瓷肖像画肇起——汉画像砖肖像画早在汉代,在陶瓷制品上绘制肖像画已初见端倪。
<
1
2
3
...
17
18
19
...
36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