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汉】搜索到相关结果 377 条
-
跨学科视角下的英汉新闻编译:问题与对策
-
作者:
林扬欢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汉新闻编译
跨学科属性
《参考消息》
马航
-
描述:
英汉新闻编译是一种重要且有价值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融合了翻译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多学科特点。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时间有限,容易产生错误和疏漏。本文以《参考消息》官网上有关马航事件
-
陈师曾印文特点简析
-
作者:
黄书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篆法
陈师曾
艺术思想
艺术生涯
秦诏版
吴昌硕
人生态度
汉印分韵
印文
朱布
-
描述:
在陈师曾的整个艺术生涯中,印章是其除绘画外最富有价值的部分。陈师曾的印文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深刻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和人生态度,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说是他从事艺术和为人的座右铭。然而至今为止他的印文价值还远远没有被挖
-
试析篆刻的临摹与创作
-
作者:
陈维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篆刻
汉印
创作
临摹
-
描述:
篆刻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实临、意临、模仿创作和独立创作四个步骤。实临就是与古人对话,以临摹历代古印和流派印为主,临其神,亦临其形,做到形神兼备。意临是实临到一定水平的提升,临其神,而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模仿创作指的是以古印为参考进行篆刻创作。独立创作是经过前三步的积累和探索,形成较为成熟的个人风格。
-
从汉藏文化融合看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藏瓷的定制——以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展展品为例
-
作者:
徐杰妤
吕子青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瓷
汉藏文化
景德镇官窑
-
描述: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资料及对照所拍摄实物图片的方法,研究得出,"梵式和汉式相结合"[1]是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藏瓷的主要特点,体现出浓厚宗教色彩和神化的艺术审美特征,形成藏瓷特有的梵式艺术风格。
-
景德镇瓷都之说盛于清
-
作者:
王成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巨额财富
于汉
南雄
大名镇
瓷都
浮梁县
昂特雷
确凿证据
瓷业
陶阳
-
描述:
的事,它的发言权受到质疑。但编者聪明,只说模糊概念:"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只8个字。而疑问则远远超过8个字:这里的新平,是指浮梁,还是景德镇?谁也不敢断言。"汉世"是指西汉,还是东汉?亦为模糊。至于"陶"是指陶器
-
大国工匠陶瓷文化系列之 景德镇瓷录
-
作者:
陈海澄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产品
景德镇
日产量
陶瓷文化
高岭土
罗汉
工艺要求
-
描述:
常白釉脱胎专门生产白胎小件产品,碗类为工碗、汤碗、饭碗,盘类为五寸、四寸、三寸,盅类为大缸盅、二缸盅.器型多为罗汉器和正德器,经红店加彩后销往外地. 所用原料为中级南港不子、星子高岭和釉果.每只利坯的日产量为16板,工资单价约为双造脱胎的八折.窑位以"扶窑"为好,有时也满在"包墙""表上""现火".
-
从贲巴壶看清汉藏文化对景德镇陶瓷的影响
-
作者:
张菁
刘嵘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贲巴壶
藏传佛教
汉藏文化
瓷器
-
描述:
通过对贲巴壶瓷器的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分析,并联系丰富的史料,力求对清代汉藏文化艺术交流及其对景德镇瓷器艺术的影响等进行更广泛的探讨。
-
景德镇快乐日子
-
作者:
毛欢喜
邱衍庆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罗汉肚
标志建筑
烟囱
老窑
-
描述:
1.4月15日,到达景德镇的当天晚上,我们开始了对景德镇的探访,在新罗汉肚这个老巷子,我们找到了至今留存的烟囱,这是景德镇老窑厂的标志建筑。 2.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一位老瓷人用一根木长条搬运瓷坯大碗,表现出高超技艺。
-
江西景德镇地区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
作者:
孔祥薇
李咏兰
陆舜华
郑连斌
李玉玲
顾捷
国海
陈琛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相关性
不对称行为特征
汉族
-
描述:
对江西景德镇地区381例(男226例,女155例)汉族学生扣手、利手、交叉臂、交叉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景德镇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中,男女合计右型
-
中国四大名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朱仙镇
景德镇
观光旅游
汉口镇
中国风
-
描述:
我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地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这些具有浓郁中国风晴的地方中,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和广东佛山镇更是名扬中外,在明末清初就被并称为“四大名镇”。本期的《文化小窗》就带大家领略一下中国四大名镇的风采。
<
1
2
3
...
10
11
12
...
36
37
38
>